陈仕姣 方 明(通讯作者) (南华大学 421001)
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策探析
陈仕姣 方 明(通讯作者) (南华大学 421001)
当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发展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该承担重任。而艺术类专业有着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双重优势,更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艺术类专业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包括:音乐、舞蹈、语言、文学、礼仪、习俗、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人”而存在,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使广大群众得以认同和尊重。非物质文化为教育提供大量的知识来源,同时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得以实现。社会和学校大力宣传和普及,文化传承人对外界的授课等都是一种教育。
2.高校艺术类专业:高校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广电、影视、戏剧类等专业。其中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专业与非物质文化关系紧密。在专业教育上许多高校追求西方教育模式,对传统的、民间的艺术传承教育应该引起重视。
1.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每个时代审美标准不一样,是否能让当今社会认同,这就需要艺术教育去评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的时代价值及探讨其艺术结构,寻找其与现代社会及现代艺术的联系,并让大众产生认同感。高校艺术类专业有着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双重优势,应该在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中发挥其重大作用。中国的艺术要走向世界必须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有利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创新
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明确目标,高校教育应该也要与时俱进。增设非物质文化教育课程,探讨其教育模式等工作势在必行。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理想信念、人文情怀,对高校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提高个人的道德情操,个人修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也可以锻炼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帮助。
近年来,我国有少部分高校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教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创办的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其中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研究人才,还开设了非物质文化相关课程。中山大学的“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硕果累累。通过学习各个高校的经验,现把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策主要三个方面即专业设置、课程安排、队伍建设总结如下。
1.专业设置
结合学校的原来艺术门类专业,增设非物质文化分支非物质文化专业,如美术类可增设民间美术专业或原生态美术专业等。或根据本土文化或家乡文化特征设置相关专业。例如地方戏曲是中山大学的优势,他们利用了这方面的优势建立非物质文化专业。我们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前瞻来调整学科结构,比如有西藏文化研究者认为可以把西藏的藏毯、藏纸、藏式金银器等制作技术作为人类文化等系统地纳入大学教育,专业的设置也应该与时俱进。
2.课程安排
课内学习方面,课程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间文化概论、民间文学、中国民间艺术、民俗学等课程作为相关艺术类专业的公共课。也可以设置选修课,选修课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学质量和趣味性上有所加强。比如重庆文理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外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舞蹈这样的传统课程跟非物质文化课程关系密切,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方面可以引导往非物质文化方向研究。
课外学习方面,可以在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的活动宣传普及工作。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实地考察、调研,理论指导实践,并可以建立非遗研究小组等。
3.队伍建设
可以跟民间艺人合作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专门的教学研究人员。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校内校外联合。比如说重庆文理学院与重庆文化广播电视局创办了重庆文化遗产研究学院,建设了重庆非遗研究基地,形成了非遗研究的“重庆模式”,取得很好的成效。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2]牟延林,谭宏,王天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名族艺术研究,2011,06.
作者信息:
陈仕姣(1988.11-),女,汉族,湖南衡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方明(1979.07-)(通讯作者),男,汉族,湖南衡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地域性景观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衡阳市科学计划立项课题(2014KS20)、2015年衡阳市社科联立项课题(2015C008)、2016年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XJK016BGD06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