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娟,杨林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探索
李国娟,杨林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简单、思政课教学不被重视等一些列问题。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必须深化改革。本文将试图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思政课课程教学体系,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思政课;改革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之一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使思政课教学改革跟高职不同专业人才目标和学生所学专业特殊性、学生自身特点结合起来,提高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路。
1.思政课普遍受轻视,教学时间被挤占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所需能力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积极改革,在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受到普遍重视,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却被忽视。由于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对思政课的不重视,加上学生的错误认识思政课被认为是无用之课,思政课教学时间被挤占,开设的教学时数不足。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思政课教师队伍师资储备不足,授课任务重,大部分教学采取合班教学授课,教师缺乏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性和各专业学生个性特点的研究,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大部分教师还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而学生对这种单纯的理论说教比较排斥和反感,因此在思政课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低头族现象比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考核评价方式简单、内容单一
开设高职思政课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目前高职思政课大多还是采取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不能反映学生思想认识的变化、行为表现的变化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也不能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虽然一些高校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考核范围,但仍存在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的问题。
国发〔2014〕19号中强调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1]这就要求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从对我院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研结果上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列出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例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纪律观念、爱岗敬业、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具有对工作中的规范和标准的坚守能力、具有创业和职业可迁移能力等。在对学生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高职思政课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高职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专业技能的发挥与他们的职业素养是紧密相联系的,学生的职业素养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岗位上的工作效果和质量,甚至影响着一个学生未来发展的后劲。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人格素养是同等重视,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更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因此,高职院校各级领导、教师、学生不仅要重视思政课,而且要通过加大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使其能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以及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改革,真正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培养出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整合、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在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前提下,要不断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实用性、职业性理念,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整合,在教学中将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有机整合在一起。
首先,要以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岗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以及对高职学生群体职业素养进行调查反馈的信息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在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钻研业务、乐于奉献的职业品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从意识和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及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有特色的职业道德培养和教育,例如: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强调: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而文秘专业学生更侧重强调忠于职守、严守机密。对数控专业的学生可能更加强调认真与一丝不苟。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可能更加强调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即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特征,在课程导入、教学案例的选择上选取具有鲜明企业、职业特色的资料,让学生感知行业、职业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增加就业形势教育、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高职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变化冲击或者是工作中面临挑战如就业压力受挫折能力更差,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文化、专业、心理等特点,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或是通过聘请企业中的成功人士给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前沿动态、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上人才供求信息,让学生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
再次,思政课教师应下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将更多的产业、行业、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在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让学生提早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从企业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
2.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支撑性
高职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是否有一批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适应高职教育新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时代发展的变化,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可聘请行业、企业中一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模范人物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通过这些成功职业人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感染、感悟学生,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3.创新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考评体系,突出实效
思政课教学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因素比较多,对其考核不能简单采取“一考定终身”的方式,而应该采取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考核。主要对学生上课是否迟到、旷课、上课纪律情况、课堂互动情况、日常行为养成等方面进行考核。这部分考核可以由学委来评价,期末汇总后交给任课教师。(2)小组成果作品考核。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递交调查报告、相关社会热点的ppt制作、读后感、手抄报等。这部分考核评价可依据各小组递交上来的成果质量由各组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完成。(3)实习、实训期间的行为表现考核。思政课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优势,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结合起来,将实习、实训期间的表现(纪律意识、工作态度、抗挫折忍耐力、对工作中的规范和标准坚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纳入考核范围,重点把跟踪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作为观测目标。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操行表现可由任课教师、实习单位领导以及单位负责人予以评定,通过用人单位对学生操行的评定,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与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差距,不断提升自己。总之,思政课评价方式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职业素养、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以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
在最终考评过程中可以将思政课考核成绩与学生的评优评奖、学生干部任免、学生党员发展、就业推荐等结合起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制定一个日常行为量化表,把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政课成为高职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用”的课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课程体系,使思政课真正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R].国发[2014]19号
[2]梁英平.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4]1号文件
[4]刘绍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