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24]
重新解读日本电影《入殓师》
⊙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入殓师》是一部温暖沉静、引人深思的电影。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传达出的生死观念,对入殓师职业的诚挚尊重以及朴素动人的人文情怀都深深地撼动着观众的心灵。关于《入殓师》电影的解读也不胜枚举:关于生死主题的分析、美学内涵的阐释、从入殓师这份职业切入着手研究、叙事视角的探析,还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入殓师》中渗透的日本文化。本文从温情的叙事主题、双重的叙事策略、情感转变以及两位入殓师“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着手,试图重新阐释这场“生命终点的无声礼赞”。
关键词:《入殓师》生死观叙事策略“诗意栖居”
“入殓师”这个职业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功于日本泷田洋二郎导演的电影——《入殓师》。2008年该影片在日本上映以后,外界的赞许之词便纷至沓来。该片不仅荣获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还在2009年夺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导演从入殓师的视角出发,剖析了生死的主题,展现了人性的温存。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大提琴演奏家——小林大悟,在完成了一场堪称华美的演奏后,陷入了演奏乐团解散的尴尬境地。面临失业的小林大悟决定携妻子返乡另谋职业。在一次偶然的阅报经历中,他发现一个“NK代理商”公司招聘新人。小林大悟欣然前往,应聘成功后,他带着“三分恐惧,七分无奈”,便和师父佐佐木开始了一段入殓师的职业之旅。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融合的影像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样式,还是最普泛的大众传播媒体,有“人类的第七种艺术”之称。不仅是时代和社会的传声筒,承担着反应整个社会和群众思想动向的使命,还发挥着娱乐教化的双重功能。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不断演变的同时,也向人们输出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展示着社会群体和生命个体的悲欢离合。
《入殓师》便传达出了一种人性化的生死观。影片将叙事主题上升到了思考生与死的美学观念层面,并且以小林的视角展开叙述。导演用无数个镜头捕捉了人的生死存亡。例如,小林因为生存而被迫选择了入殓师这个职业;河水中逆流而上的与死亡抵抗的鱼;以及在入殓场景中出现的那些逝者:“男儿身女儿面容”的止夫,因车祸身亡的叛逆女孩,脸上印满晚辈唇印的老爷爷,过世后心愿是穿长筒袜子的奶奶,为了方便邻里坚持开澡堂的老板娘以及最后出现的小林大悟的父亲……这些生命并没有以一种华丽优雅的方式陨落,但是在入殓师的帮助下,以最美丽整洁的方式与亲人作别。是入殓师让他们获得了逝者的尊严,也安慰了亲属的悲伤情绪。这种维护尊严的行为,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死亡的虔心敬畏便是影片传达出的独特生死美学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影片死亡气氛笼罩下的悲凉,多了一层视觉上的审美和心灵上的宽慰。最后影片通过火化师傅之口道出了一种生死观:“死可能是一扇门,逝去也并不是终结,而是一种超越,就像门一样,走向下一程。”影片就是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让人们逐渐看透死亡,有所参悟。
电影中入殓仪式的场景出现了不下十次,成为整部电影的重头戏。入殓场面也拍摄得肃穆庄严又不失真实,尤其对两位入殓师的入殓手法进行了精细的展现。小林不仅动作娴熟地完成了净身、换装、理容、入棺等一系列工作,社长的入殓手法也老道稳重,优美庄严,师徒二人在自身的工作中为入殓仪式赋予了神圣化的色彩。“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不仅是小林的工作使命,也是每一位入殓师的职责。因为他们不仅是逝者的送行人,也让逝去的人在下一段旅程中能够绽放生命的荣光。
除了庄重入殓场景的特写以外,影片还穿插了一些幽默的片段。例如影片开始的几分钟,小林和师父参加第一个入殓仪式,发现被他夸赞美丽的女子竟然是男儿身后,镜头中小林的尴尬表情,让人感到些许喜剧色彩。另外,小林去“NK代理公司”应聘时,因对入殓师工作的不知情而产生的误会,也通过一系列镜头和小林丰富的面部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小林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为逝者入殓,而是作为入殓师工作教程宣传片的模特出现。他在扮演一名死者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再配以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幽默的画面便完整地呈现出来。此外,小林第一次接触老太太的腐尸后,归家途中先去澡堂冲洗一番,小林的搓洗动作用快镜头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样产生了夸张的喜剧性效果。这种严肃与幽默并进的叙事策略,使观众在为死亡叹息的同时,也舒缓了悲伤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观影的效果。
发生在小林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也是电影的一条线索,这种“人际冲突”便是他者对入殓师这份工作的排斥和质疑。因为亲人朋友的不理解,小林几次试图放弃,在选择的边缘游移不定。首先是妻子的不理解。在电影中,小林的妻子以温婉贤惠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即使小林瞒着她借了一千八百万购买大提琴,并且因为乐团的解散而失业,美香都原谅了小林,并且毅然地陪他返乡。再比如,即使小林当初求婚时的浪漫承诺在现实面前被击打得落花流水,美香依然和他生活在一起,从不抱怨。但是,矛盾在美香得知小林做入殓师的那一刻迅速被激化,美香在劝丈夫放弃这份工作未果的情况下,一气之下离开了他。
其次是朋友山下的冷言相劝。澡堂老板娘的儿子山下在得知小林的工作是入殓师以后,拒绝让妻子和孩子向他打招呼。山下还奉劝他找一份体面正经的工作,不要再做入殓师。最后是逝者家属的鄙视态度。一位逝者家属因为小林和佐佐木迟到五分钟,便气愤地指责二人。同样,在一位车祸女孩的葬礼上,家属甚至以入殓师这份工作为例,让车祸中幸存的男孩为已故女儿赎罪。这种言语指向,就是从心底传达出的对入殓师这份工作的不敬,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他们的工作是“赎罪行为”。但最终妻子和朋友的不理解在一次亲身经历的入殓仪式中化为乌有,这些人被小林大悟的工作态度所感染,对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而葬礼上那位家属的恶语相迎更是在当天的入殓仪式结束后就消弭殆尽,事后还送给他们自己做的丸子以表歉意。其实,亲人朋友和陌生人对于小林的赞许,便是对入殓师这份职业的认可和尊重。人们的情感转变也是影片的主要线索,观众对入殓师的态度自然也会与演员的情感有所暗合。
海德格尔说:“一种栖居之所以能够是非诗意的,只是由于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①
其实并非只有作诗才是“诗意的栖居”,如果人们能找到其他情感输出的方式,使自己成为天地神人四维中的一维,那便是一种“诗意栖居”。“海德格尔说,只要人栖居,他就不断地赴死。常人规避死亡,以一种遁离死亡的方式逃避自己的有限性,其结果是,人在自欺中成为无限者,人成为一切尺度的尺度。而秉有诗性的人却直面死亡,在了悟到自己有限性的同时采取外在的尺度测度自己生存的阔狭。”②
入殓师们并没有因为这份职业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反,他们反而在工作之余为自己寻找着情感的输出路径,过着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坦然地面对生死,从容地承担着使命。或许他们也是有“诗性”的人。
社长佐佐木在殡葬公司的楼上设计了一处桃花源式的隐居之地,里面种满了各式绿植,陈列着不同种类的鲜花。而他也会定期到那里享受美食,品尝撒上盐的河豚白,给自己一个心灵的归栖地。另外,社长还和小林一起在这里谈论生死,感悟生命。小林在逐渐熟悉了入殓师的工作以后,重拾大提琴以抒发内心的情愫,寻找灵魂的“桃花源”。在母亲留给自己的房子里独自一人回味童年的幸福时光;在空无一人的旷野上伴着悠扬深沉、浑厚宁静的琴声思考人生;以富士山为背景,一个人在马路边奏出自己浪漫唯美的生命旋律。最让人难忘的场景便是三个人第一次在一起度过的圣诞节,几个人忘我地吃着热乎乎的鸡腿,小林在一旁拉着圣诞歌曲助兴,室外的寒冷和屋子里的其乐融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此时的大提琴伴奏自然把这次圣诞节装饰得更加静谧和谐。无论是社长的“世外桃源”还是小林的大提琴,都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诗性”的生活。
独特又敏感的选材,另辟蹊径的叙事视角,温情厚重的美学风格,优雅唯美的音乐旋律,庄重神圣的入殓场景,这一系列的特色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让人们经历了一次生命的沉思。这部电影传达出来的对入殓师职业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朴素敬意,早已深入人心。
①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3页。
②张海涛:《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4页。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苏茜茜.《入殓师》的生死美学[J].电影评介,2014(4).
作者: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案牍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