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山西大学,太原 030006]
《坎特伯雷故事集》赏析
⊙焦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摘要:《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代表作之一。其叙事形式别具一格,各个小故事体裁多样。作者节选原著中的部分片段进行赏析,中世纪英国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跃然纸上,作品洋溢着热烈虔诚的宗教气息,但也有生动鲜活的人性描写,而有些观点却有待读者甄别,如唯上帝论的倾向、对异教的排斥以及男女不平等的思想。
关键词: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赏析
杰弗里·乔叟(1340—1400)生活在中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享有“英国诗歌之父”的美誉。作者所生活的14世纪的英国,中世纪的各种体制式微,但仍有一定的生命力。以市民阶级为代表的新兴势力虽已生气勃勃,但新旧交替的时代仍未到来。
乔叟的作品内容及风格与其生平经历关系密切。青年时期,他曾在法国度过一段时间。他将《玫瑰传奇》的一部分译成英文,写了《公爵夫人书》、三篇“怨言诗”以及一些按照法语三节联韵体写的短诗。约三十到四十五岁之间,乔叟数次出使意大利,接触了意大利语和文学,并受到很大影响。翻译了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大哲学家波义提乌的《哲学的安慰》并写了大量作品,包括《百鸟议会》。乔叟生命的最后十几年在英国度过。《坎特伯雷故事集》融汇了其一生的体验与收获。乔叟的家庭背景和丰富的个人阅历得到不同文化的滋养,使其作品多元而包容。
作者采用了大故事里套小故事、第一人称的叙事技巧:中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一个小旅店里聚集了三十个(包括诗人在内)的朝圣者。他们要去肯特郡的坎特伯雷朝觐圣徒马斯·阿·贝克特的圣祠。店主建议他们在去坎特伯雷来回的路上每人讲两个故事,以打发路上无聊的时光。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响应,他决定与大家同行并充当裁判,评选出最佳故事。《故事集》由一篇长达八百多行诗的总序、二十四个故事以及穿插于故事之间的精彩小插曲组成。
1.新颖多样的形式特点
作者通过朝圣活动把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集聚在一起。他们的形象、经历和诉求以及讲述的故事组成了中世纪社会的全景画面。“朝圣”被赋予这样的象征意义:灵魂在漫长、艰难的路途上跋涉,向自己的归宿——上帝回归。诗人成功运用了中世纪文学中几乎所有重要的体裁:典雅爱情传奇、粗俗的滑稽故事、圣徒传、道德训诫故事、动物寓言、布道以及这些体裁的混合体等。除了不同的体裁,还有四种不同的诗体。使用最多的是十音步的英雄偶句。而每节七行的君王诗则更能表达严肃的语气。中世纪英语传奇中常用的尾韵体也被作者使用,每节六行,韵脚为aabaab或aabccb。法语三节联韵体的变体每节八行,韵脚为ababbcbc,但并非三节联韵。
多种体裁与诗体的使用使每个故事都有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如恪守骑士传统的骑士用典雅爱情传奇的形式讲述高贵的派勒蒙和阿西达的爱情悲剧;对基督教准则身体力行的乡村牧师讲述的故事实际是一篇严肃热忱的布道;第二个修女的圣徒故事是中世纪最流行的虔诚文学的形式,内容包括:生平、神迹和殉难;而磨坊主的故事则是粗俗、直言不讳的民间滑稽故事。
2.千姿百态的生活画卷
乔叟在“总序”中展示了众香客一张张惟妙惟肖的画像。这些肖像是中世纪讽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但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卖赎罪券的——相貌好似阉人,随时会用假冒的圣徒遗物诈人钱财的恶棍;见习骑士——衣装绚丽,一个热烈追求骑士理想的涉世未深的青年;磨坊主——蛮横的下层人,一言一行都很粗俗;巴斯城的妇女——一个颇具女性魅力、见多识广、敢于反叛传统的富裕女工匠。
3.浓烈虔诚的宗教气息
宗教对中世界的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在作品中,浓烈虔诚的宗教气息处处可见:对耶稣基督和圣母玛丽亚的深深的信仰、对他们的善举及睿智的热烈讴歌。如在《军官的故事》(The Sergeant-at-law’s Tale)中,命运坎坷的女主人公Constance和孩子被狠毒的婆婆遗弃到大海中。在漂流中,又遇到歹徒想强暴她。而就在她在绝望中挣扎的时刻,圣母玛丽亚让歹徒翻船溺死,从而挽救了这位虔诚的基督徒,使她免受玷污。
“The wretched woman was in great distress;Her child cried out;and she cried piteously But the blessed Virgin helped her none the less She fought,and as she struggled desperately,Overboard went the scoundrel suddenly,And drowned;which retribution was his lot,Thus Jesus Christ kept Constance without spot.”
在《女修道院院长的故事》(The Prioress’s Tale)中,天真无邪的小基督徒因唱赞歌而被犹太人杀害。可怜的母亲望眼欲穿,苦等一夜却不见儿子的归来。翌日一早,她苦苦寻找而一无所得。绝境中,上帝帮助了她:在离他儿子被遗弃的深坑附近,上帝让他呼喊儿子。
“But they said no. Yet Jesus in His Grace Put into her head,before too late,That while there she should call for her son Near to the pit in which he had been thrown.”
4.生动鲜活的人性描写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出身、地位不同的人讲述了风格各异的故事,其中有恢宏壮烈的悲剧故事,如《骑士的故事》《军官的故事》和《女修道院院长的故事》等;也有幽默滑稽的喜剧故事,如《磨坊主的故事》《管家的故事》《厨师的故事》和《船长的故事》等。
在爱情悲剧中,表兄弟Palamon和Arcita为了赢得Emily的爱情,决定以比武的形式决一胜负。激情澎湃的文字数次出现:“If I’m with her,what matter if I die?”(如果能和她在一起,我死了也在所不惜。)“如果能取悦于你,我的痛苦与忧虑将贱比稻草。”
“He’d either lose his life Or else win Emily to be his wife.”“From one look of your eyes,O Emily I perish;and because of you I die. All the rest of my misery and care I’d count as nothing,as not worth a straw If I could only please you,Emily.”
除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场面的描写,书中还有作者对人生真知灼见的感悟。Arcita死后,人们悲恸不已,一位长者有感而发:“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悲哀的大道,我们是圣徒,你来我往。所有尘世的烦恼都随着死亡而了结。”
“This world is but a thoroughfare of woe And we are pilgrims,travelling to and fro All earthy troubles have an end in death.”
在《军官的故事》中,Alla国王与他漂泊多年的妻子Constance团聚之后大约一年却被死神夺去了生命。作者评价道:“没有哪种尘世的欢乐可以永恒。时间不会为谁停留,而是像波涛一样,不舍昼夜。”“谁会整整一天都很快乐,而不被负罪感或良心煎熬?抑或不被恐惧、激情或嫉妒心所羁绊?还是不会被愤怒、骄傲、欲望或怨恨所俘虏呢?”
“No earthy joy will last;time will not stay,But change like the tide;night follows the day”“Whoever lived in happiness for a day Without being irked by guilt or by conscience,Fear of some sort,by passion or envy Anger or pride,desire or resentment?”
即使是粗俗诙谐的故事也蕴含着做人立世的道理与道德训诫。在《管家的故事》中,那位自作聪明的磨坊主意欲欺人却终被人欺:“A cheater shall be cheated,soon or late.”在《厨师的故事》中,作者讲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And since there is never thief without a mate Ready to help him swindle fleece or cheat Anyone he can rob or sponge upon He quickly sent his bed and baggage on To a boon companion,one of his own sort As fond as he of dice and other sport.”
1.唯上帝论
上帝在书中作为超自然的力量而无处不在。当主人公身处绝境或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上帝便是指点迷津或救苦救难的救世主。上帝被人们顶礼膜拜,被认为无所不能。
2.对异教的排斥
在《军官的故事》中,遭遇坎坷的女主人公Constance是个被作者赞美的基督徒而加害于她的婆婆则被刻画成一个狠毒、狭隘的异教徒。在《女修道院院长的故事》中,天真无邪的小基督徒被犹太人残酷地杀害,而最终犹太人也被绳之以法。
3.男女不平等的思想
在《军官的故事》中,Constance从命嫁给了Barbary的苏丹。对于这场包办的婚姻,她没有反抗,而是把这看作上帝的安排。“上帝是为拯救我们而献身的,为了实现他的旨意,我们要在所不辞。”她还认为女人生而受束缚,身受男人的统治:
“It is to Barbary,the heathen nation That I must go,who perished for our salvation Give me strength His commandments to fulfill Though I die,wretched and miserable!Women are born to bondage,suffering To live beneath the dominance of men.”
诗体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展现了14、15世纪英国的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画卷,市井百态跃然纸上。书中不乏真善美的亮点,值得读者细细品读,但中世纪封建思想的烙印却需读者甄别。
参考文献:
[1]The Canterbury Tales[M]. Geoffrey Chaucer,Granadilla Press,2016.
[2]纪晓云.《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实”与“虚”[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73-175,193.
[3]汤玲,张小号.乔叟反犹太主义思想辨[J].湖北社会科学,2012(6):143-145.
[4]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2004(6):93-98.
[5]杨林,张辉.论《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人文主义精神[J].学术交流,2012(10):198-200.
[6]张德明.朝圣:英国旅行文学的精神内核[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59-166.
作者:焦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商务沟通。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影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