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明
(泸州市江阳区农林局植保植检站 四川泸州 646000)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及其应用
张根明
(泸州市江阳区农林局植保植检站 四川泸州 646000)
随着越来越多植保工作者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如何把技术集成的思想运用到具体的病虫防控生产实践中来,如何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基本原则、过程和实现形式加以科学把握和理解,成为了目前植保工作的重点。
本文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遵照的基本原则出发,重点阐述了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基本过程以及实现形式。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技术集成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各种负面的环境因素与极端天气状况交互作用、使农作物病虫灾害较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突发性、大面积、致病性强的(迁飞性、爆发性)病虫灾害时刻威胁着本已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结构单一、抵御性弱的农作物生态系统。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传统技术手段的传统病虫害防控方式已经很难奏效,既无法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也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要求。我国农业部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防控技术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的形式形成统一、完整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不断增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其他高新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及其应用的扶植力度,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力量核心,成为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力源泉。
1.1 病虫害综合治理基本原则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必须以病虫害综合治理为基本前提,综合治理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要求:①以作物健身栽培为出发点,并围绕其来对农业栽培措施进行配套和组装;②以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充分提高农业系统抵御病虫灾害的内生能力;③以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为具体途径,充分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通过采取人工增殖或外部引入的方式来保护天敌种群,增强天敌种群的规模,利用生物防控的办法来有效应和控制对病虫灾害;④在不得不适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时,应充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以及使用强度,杜绝高毒副作用、高残留、难降解、高污染农药的使用,最大程度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1.2 轻便简单原则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遵循轻便、简单的原则。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推广,而在实际中,一般的农业劳动者其自身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如果新技术过于复杂,则十分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因此,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该在研发上对这一点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熟练的技术开发、组装配套,使整套技术集成技术形成简单易行的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模式,使复杂的技术落地为简便易行的操作实践,从而,降低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门槛和投入成本,提高绿色防控新技术采用比率。
1.3 必须遵循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制定离不开有标可依、有章可循的指导原则,技术配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集成的效果。例如,在生物防控方面,如果没有把握好人工释放天敌数量和防控区域面积之间的关系,则可能导致两种不良结果:①释放过少而难以起到防控效果;②释放过多造成了生态系统物种种群之间的数量失衡,人工释放的天敌种群最终可能发展为新的虫害来源。由此,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就是规范和标准形成的基础,如何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佳的防控效果就是规范和标准制定的主要目标。
2.1 技术选择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是以农作物为中心开展的,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要依据当地生态环境与目标作物的特点来定。一般绿色防控技术的选择涉及以下几个步骤:①是通过实地调查,标的农作物取样以及病虫害史研究来确定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基本参数,如标的作物的种植制度、种植规模,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对当地种植农民的病虫害防护意识与防治习惯进行了解;②应进行实验室环境下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一般是在实验室中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具体的绿色防控技术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具体实验来查找农作物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对可能导致病虫害爆发的条件进行反复的探寻,并不断缩小其范围,初步制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控、农业生态环境规制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案;③在试验田中对在实验室中取得的有关结论进行实践检验,在真实环境下对选择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实地测试,最终确定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实施方案。此外,在技术选取过程中,要坚持生物防治为主,物理和生态调控优先,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为辅的原则,要重视技术的简便、有效和安全,确保所选择的技术能够真正对作物、环境、人畜和农产品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2.2 应用技术研究
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势必要对各种不同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试验与检测,应用技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所选择的技术进行田间的实践检验。根据研究的适用范围,应用技术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适应型研究、探索性研究与示范性研究。适应型实验研究一般用于新技术引入的过程中,即对从外部引入的防控技术进行本土化实验,以确定其是否能够起到预期效果;探索性研究指对实验室环境下取得的结果进行田间检验,以更加全面的对所选择技术的具体参数与指标进行明确;示范性实验研究适用于大面积的绿色防控技术效果检验,其目的是对所选择技术的应用效果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做最终准备。
2.3 技术组装配套
技术组装配套是指根据技术应用研究的具体结果,对现有的各种技术进行横向的比较、评价,并进行纵向的选择与整合,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防控技术集合,并把所选择的绿色防控技术与其他农艺措施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简便、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产品与技术模式。绿色防控技术的选择与组装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治理效果,也不应单单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只重视部分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控,而是应能够对病虫害产生可持续的治理效果,应满足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的最优化,应从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视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从整体出发,追求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追求农业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农产品质量的合理提升。
2.4 技术标准化
技术标准化是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落实的关键一步,是指通过对技术的进一步精炼、筛选、组装与配套形成便于种植农民实地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化的技术产品。由于不同的作物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组成技术,而解决不同靶标病虫害的技术组成也不相同,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涵盖了包括农业、生物、物理、生态、化学等多方面的防治技术,如果不对技术集成进行标准化,则其几乎无法被种植农民所掌握和应用。在实际中,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标准化的形成往往要在示范区内经过数年的实验研究,在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得到了充分验证和检验的前提下,通过技术集成的标准化,确定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农民能够方面的掌握与使用,进而使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3.1 以作物为主线
以作物为主线进行技术集成、组装关键技术产品,就是要重点考虑不同生态区的条件和不同生育期的病虫害发作以及危害特点。目前已经作为成熟的技术有,以水田种植为条件基础的稻鸭共育、灌水灭螟;以果树、茶树等木本植物为条件基础的清洁田园、人工防护等。
3.2 以靶标病虫害为主线
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组装也可以以重要的靶标病虫害为主线,例如针对玉米螟的趋光性特点,在其越冬关键期内安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并有效减少其幼虫数量;又如,针对小麦锈病病害的特点,重点防治病原菌气流对小麦的侵害,采取“播前药剂拌种,秋苗期“一喷三防”和春苗期统防统治”的技术集成模式。
3.3 以技术产品为主线的途径
以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或投入品为主线,在食诱剂、性诱剂、人工释放的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方面,形成绿色防控产品应用技术模式。如市面常见的大螟迷向、果瑞特实蝇诱杀剂等。
绿色集成是多种绿色防控技术的组装过程,并且这种组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当地农作物特点、生态环境基本情况以及病虫害程度进行灵活调整的,因此绿色防控技术集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多样化的技术模式的有机组合。目前,我国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还没能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技术集成评价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集成的防止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各植保部门一定要对上述问题予以重视,在遵循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绿色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1]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10):4~7.
[2]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2015,30(10):5~9.
[3]张迁西,毕甫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J].江西植保,2015,32(4):186~187.
S471
A
1004-7344(2016)20-0193-02
2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