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妍妍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100081)
浅析骨盆运动对舞蹈动作幅度的影响
杜妍妍(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100081)
摘要: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当前的舞蹈表演越来越追求高超的技术技巧水平和身体动作幅度的表现。本文从舞蹈解剖学的角度阐述了骨盆的运动形态以及对下肢动作幅度的特殊影响,进而在训练中,加强骨盆与身体运动关系在动作处理中的应用,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舞蹈训练;骨盆运动;动作幅度
在舞蹈训练中,“骨盆”运动极具特点,它是建立在舞蹈独特审美原则下的运动方式,不同于单纯的身体运动。合理利用骨盆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舞蹈动作的舒展度,还会提高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及机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人体运动学特征分析,骨盆既处在身体的核心部位,又是身体的重心所在处,任何动作的完成都与它息息相关。
骨盆是躯干与下肢的连接“桥梁”,传递、分散着人体负荷和压力。从整体结构来看,骨盆由两侧的髋骨、骶骨、尾骨以及连接它们的韧带组成,主要连结是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1骨盆前方的耻骨联合借助于纤维软骨连接,活动度很小,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关节,故又可以称为“半关节”。2骨盆后部两侧的髋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这个关节虽然有完整的关节面,但活动度依然很小,属于典型的“微动关节”,在力的传到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人体结构上来看,脊柱是躯干的中轴支柱,在运动中可传递压力和张力,当人体受到外力时,外力先从脊柱传至骶髂关节,在通过髋关节分散到人体下肢两侧的股骨直至脚底。所以说,骶髂关节承载了传递人体垂直力量的重要任务,而从结构上来看,骶髂关节处于力量传递的核心部位,舞蹈中各种跳跃动作的落地都会触及到骶髂关节,此时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会通过脚底依次向上垂直传递,又因为骶髂关节属于微动关节,所以说为了避免关节关节面之间的冲撞,必须要重视跳跃落地后的缓冲动作。
骨盆是下肢运动中大关节,也是大肌群集中的地方。作为人体“承上启下”的运动中枢,以骨盆为附着点的肌肉很多,并且围绕骨盆前、后、侧面、向上及向下延伸,附着于脊柱或大腿骨甚至到小腿骨。如骨盆前侧的腹直肌、骨盆后侧的腰大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还有附着在股骨上的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这些肌肉就好像骨盆运动的“发动机”,骨盆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都是依靠这些肌肉收缩来协力完成。
骨盆上联腰椎,下接股骨,除了骨性结构及附着肌肉,还要靠周围的韧带进行加固,包括连结腰椎与髂骨翼的髂腰韧带、连结骶骨与坐骨结节的骶结节韧带和连结骶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而这些强有力的韧带不仅有利于骨盆的稳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骨盆在不同方向上的活动幅度。
从空中的流转,到地面的移动,从静态的造型,到动态的旋移,运动时人体各部位的重心是经常变化的,其躯干和下肢之间的运动衔接和来自下肢的动力源的传递都必须依赖于骨盆的动作才能得以实现。3骨盆上端通过髂骶关节与脊柱相连,下端通过左右髋关节与股骨相连,因此骨盆的运动总是和躯干、下肢运动联系在一起,使整个身体运动幅度得到调整和增大。由于受解剖特点的制约,我们常说的“骨盆运动”主要指的是骨盆绕髋关节相对于躯干与下肢的运动。
(一)骨盆相对于下肢的运动
正常状态下,固定下肢不动骨盆则可以伴随脊柱的运动而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与脊柱一致。骨盆前倾可以增大脊柱的前屈幅度,芭蕾舞port de bras中的“下前腰”就是骨盆绕髋关节额状轴前倾并带动脊柱前屈完成的动作,要求双腿伸直转开,在下前腰的过程中,重心垂直向下,躯干要从髋关节处向下“弯折”,但要保证躯干不能出现驼背、耸肩、缩脖子的错误形态。4则骨盆后倾可以增大脊柱的后伸幅度,古典舞中的“板腰”就是骨盆绕髋关节额状轴后倾并带动脊柱后伸完成的动作,要求在下肢固定的基础上,躯干呈板状向后下腰,重心放在两条腿上。若脊柱侧屈,同样可以连带骨盆绕髋关节矢状轴侧倾,古典舞中的“旁腰”就是利用骨盆侧倾来增大躯干向旁的倾斜幅度。若脊柱左右旋拧,同时也会带动骨盆绕垂直轴的左右旋动,典型动作为拉丁舞中的恰恰和伦巴中的原地换重心。还有就是骨盆的环动,如古典舞中“涮腰”,动作要求在固定下肢不动的基础上,手臂带动躯干以骨盆为轴心沿水平面做平圆运动。所以从动态表现上来看,以上这些动作都是骨盆与脊柱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方式。
(二)骨盆相对于躯干的运动
提起下肢运动,人们习惯性想到的是以髋,膝,踝三大关节为轴的运动方式,而殊不知骨盆也是参与下肢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下肢的动作幅度是舞蹈动作中的突出特点,优美的下肢动作,使人感受到静态的造型美,动态的韵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力度美。而舞蹈演员常常以超过人体正常活动范围的下肢舞姿动作和技术技巧作为舞蹈表现中的点睛之笔。在骨盆相对于躯干的运动中,骨盆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下肢的动作幅度,而腿部连带骨盆的运动,还要根据不同动作的规格要领来具体判定。
古典舞中的“探海”,就是骨盆绕支撑腿髋关节额状轴的前倾运动,这个动作里的骨盆前倾不仅可以增大动力腿后伸的幅度,还可以使动作更加舒展,保证身体平衡,达到更高的视觉效果;由于骨盆可以绕髋关节额状轴前后运动,那么与骨盆前倾对应的就是骨盆后倾,在动作表现上,古典舞中的“踹燕”,就是利用了骨盆后倾来增加动力腿前屈的幅度。“探海”与“踹燕”这两个动作的骨盆运动是恰恰相反的,在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这两个动作进行交叉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骨盆运动的灵活度,还能保证骨盆前后群肌肉力量的相对均衡。而在一些“抬旁腿”的动作中,同样是利用了骨盆侧倾来增加抬腿幅度,例如芭蕾舞中Ecarte的经典舞姿,就是下肢外展连带骨盆的侧倾的运动,此时躯干顺着骨盆侧倾的方向延伸出去,身体在额状面内形成舞姿,这样的动作不仅顺应了人体的形态结构,还符合人体骨杠杆的力学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肢在舞蹈语汇中的表现力。所以说,在符合舞蹈审美标准下的骨盆运动不仅可以调整动作幅度,还会提高舞蹈肢体表现的丰富性。
骨盆作为人体稳定重心的关键,一直是舞者训练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人体直立时,骨盆并不是呈水平位,而是向前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骨盆上口与地面约呈60°夹角。从解剖学上来看,人体正常站立时,脊柱存在四个生理弯曲,即颈弯、胸弯、腰弯、骶弯。而舞蹈训练中的体态则要求抬头、立颈、挺胸、拔背、收腹、提臀,这是有意克服了身体的生理弯曲,让自然状态下的脊柱垂直地面,同时在腰腹肌的作用下骨盆上口也会恢复到水平位,脊柱垂直中正,这样的站立姿态不仅有利于脊柱在垂直方向的重力传递,同时也加强了腰骶及骨盆的稳定性,使舞者在训练时上体轻松,下肢活动自如。
(一)骨盆运动在单一动作中的分析
“胯”是舞蹈训练中经常提及的身体部位,主要由下肢两侧的盆带骨——髋骨构成。幼年时,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部分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三块骨骼之间的软骨逐渐骨化愈合成一块髋骨,人体两侧的髋骨又是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训练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胯正”“断胯”“送胯”“坐胯”“掀胯”等专业用语,“胯”在舞蹈中的运用,实际上指的是骨盆的运动方式。
在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中,从头至尾老师都要求学生“胯正”,“拎住”骨盆是老师常用的课堂比喻,要求学生利用自己腰腹及臀部肌肉的力量固定骨盆,克服自然状态,使骨盆处于水平位,此时骨盆就像一盆满满的清水,只有端平才能防止溢出。基本站位时骨盆拉直端正,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重心、转移重心、便于运动。从起跳到落地,从旋转到腾空,“胯正”可以说是完成所有动作技巧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解决了“胯正”问题,才能保证人体重心的稳定,在人体运动中起到传到力量,发力、减力的作用。
从下肢运动上来分析,骨盆又是必不可少的运动环节。从舞蹈表现上来看,既要求稳定骨盆,又要求增大下肢活动幅度,单从这一点来看,舞蹈训练中就必须要处理好骨盆与游离下肢的具体关系。在前、旁、后腿的训练中,“断胯”就是处理骨盆与游离下肢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下肢运动时骨盆与大腿骨的粘连,使骨盆与大腿骨在髋关节处拉开距离,增加髋关节处的活动范围。在下肢屈、伸、外展、内收的动作中,若髋关节灵活度不够,就会造成抬腿连带骨盆的复合运动,这样不仅破坏了人体重心,还会影响动作技巧的完成水平。例如在“抬前腿”的动作中,若髋关节活动幅度不够,自然就会影响到前腿的活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舞者就会以骨盆的运动来代偿完成动作,也就是说没有“断胯”,动力腿前屈就会连带骨盆后倾并伴有旋前,进而造成“送胯”现象的出现。而在抬前腿的过程中“送胯”不仅会使重心偏离人体中轴,还会影响动作的稳定性。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抬后腿”中的“掀胯”,这也是由于舞者不能充分“断胯”而出现的连带问题。尤其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单一后腿训练切忌“掀胯”,错误表现就是动力腿髋关节灵活度不够,后伸腿时髋关节不能主动拉开,没有“断胯”意识,而是利用骨盆主动前倾并旋后来增大动力腿后伸幅度,以腰椎运动代偿完成动作,这样虽然能够明显增大后腿的活动幅度,但是却不符合舞蹈动作的规格要求,长期错误训练还会造成腰椎劳损。
所以说,“断胯”是下肢动作训练的基础,也是稳定身体,避免下肢错误动态表现的重要因素。一般在基本功训练的课程中,“正”是对于单一前、旁、后腿的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正”即骨盆放正,只有固定骨盆水平中正,才能避免下肢连带骨盆的运动,在单一抬腿的动作中避免“送胯”“掀胯”问题的出现,提高对于下肢活动幅度的训练效率,确保训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对于一些腰腹肌及臀部肌肉力量不足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能够明显发现一些学生不能主动控制自己的骨盆,动作松懈,变形。尤其在下肢动作中,力量分散,中段不稳定,主力腿髋关节处不能主动拉开,而是把自身重量全部“堆”在主力腿上。这样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完成一些大幅度的下肢动作,但会影响动作的舒展度和表现力,由于躯干腹背部肌肉没有参与工作,还会增加下肢主力腿的支撑负担,从动作表面上来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坐胯”。而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学中老师通常会以骨盆“拎”,大腿“拔”,脚下“踩”来提醒学生主力腿的用力方式,增强学生腰腹及背部肌肉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提胯”,从而避免“坐胯”错误形态的出现。
(二)骨盆运动在舞姿动作中的分析
在一些特殊舞姿中,又会充分利用“送胯”“掀胯”的骨盆运动形态,例如古典舞中的“踹燕”和“掀身探海”,这两种具有风格性的动作都是在抬腿的基础上,利用骨盆倾斜来完成的特殊舞姿,虽然是动力腿主动上抬,但它们的核心在于骨盆,骨盆倾斜的角度大小,直接影响着舞姿的准确性及审美水平。
“踹燕”是中国古典舞中的经典舞姿。从运动解剖学来看,它是上、下身协调配合完成的舞姿动作,既符合了身体的运动特点,又具有古典舞的意蕴特征。“踹燕”从外在形态上可分为“硬踹燕”和“软踹燕”。这里我们以“硬踹燕”为例。这个动作要求在抬前腿的基础上,躯干向后“躺身”与地面基本平行,骨盆处于后倾状态,而前腿也会利用此时骨盆后倾时的“送胯”来增大幅度,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从动作整体来看,躯干向后,腿部向前,在腰腹及背部肌肉的作用下,骨盆充分后倾确保“躺身”与“抬腿”同时完成时的身体平衡。
中国古典舞中的“掀身探海”是一个难度很大,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舞姿动作。从身体结构上分析,这个动作同样涉及到躯干与下肢两个部分,即所谓的“掀身”与“探海”。动作首先要求躯干与动力腿往斜后上角“圈”起来,动力腿一边要掀身,掀胯,形似一个斜着的椭圆形。5从运动解剖学上来看,“掀身”主要包括躯干脊柱的旋拧及骨盆的前倾、旋后;“探海”主要包括自由下肢的后伸及骨盆的前倾、旋后。由此看来,躯干与下肢的姿态都离不开骨盆的运动,骨盆的前倾与旋后不仅有利于躯干姿态的形成,还增大了后腿的活动幅度。而动作要领中的“圈”则是靠骨盆“旋后”幅度来决定的。所以说完整的“掀身探海”是躯干连带骨盆与下肢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运动,高规格的“掀身探海”就如同一牙新月,弯而流畅,曲而自如。
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骨盆的运动形态包括前倾、后倾、侧倾、旋动及环动。结合舞蹈动作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骨盆是参与舞蹈表现的重要身体环节,由于骨盆还处在人体运动的核心部位,它既是稳定重心的关键,也是增大躯干与下肢活动幅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在不同动作的规格下,正确处理骨盆运动与身体各环节之间关系依然是舞蹈训练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舞蹈动作的完成过程中,骨盆的位置,方位极为重要。作为舞者,了解身体的运动方式,表演时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提高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而在训练时则要严格规范,把握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效率,这样,在舞台上才能够控制身体,自如发挥。
凡舞必动,不动则不能成为舞。人体作为舞蹈表现的物质媒介,自然对舞蹈这一表情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舞蹈训练中,合理利用骨盆的运动特点,不但顺应了人体的生理结构,还有利于增加肢体表现的灵活性,在舞蹈语汇的呈现中,挖掘人体运动潜能,提升舞蹈运动极限。
注释:
1.高云.舞蹈解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5.
2.半关节:骨与骨之间借软骨组织连结起来,软骨内有狭小的腔隙,连结骨只能做微小的运动.
3.纪玉娣.髋部运动的正确形态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及训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4):54-56.
4.张玉萍.古典芭蕾基础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92.
5.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57.
杜妍妍,北京舞蹈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科学训练。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