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莲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323000)
活态传承丽水鼓词的创新做法
徐金莲(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非遗保护中心323000)
摘要:丽水鼓词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及周边地区流传的一种汉族说唱艺术。丽水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采取“两条腿走路”的保护传承措施,从而使丽水鼓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2012年丽水鼓词被列入浙江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关键词:丽水鼓词;制度;创新;传承
丽水鼓词为浙江省曲种之一,是丽水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不仅承载着当地百姓的审美智慧,服务着当地民众的精神思想,也反映了当地民众特有的观念意识与思想追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丽水鼓词有近200年的历史,旧时代的从艺者多为盲人,代代口耳相传,口传心授,延续至今。上世纪50年代,丽水当地鼓词艺人有上百人,而且均是盲人从艺;80年代初有60余人,现今不足30人,且年事已高,虽有新生代艺人从艺,但为数稀少,后继乏人。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其作为表演艺术形态演出活动,逐渐处于消亡状态。观众大量流失,由于缺乏日常演出,人们对丽水鼓词尤其是年轻人对之缺乏了解,演出活动即使举办也很少有人光顾,曲种确实处于濒危的状态,亟待抢救性保护,创新性传承和发展。唯有一部传统长篇曲目《陈十四夫人词》,仅仅在民俗民间信仰活动中有演唱。但其演唱形态与曲艺的表演艺术相差甚远。
为避免“人亡艺绝”的事件和“非遗项目”的消失,丽水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采取“两条腿走路”的保护传承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其做法可归纳为三点:
莲都区文化部门先后制定了《丽水鼓词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丽水鼓词八个一保护实施方案》《丽水鼓词五年保护规划》,建立了丽水鼓词省级首席专家指导组,落实资金保障措施,扶持艺人传承,明确传承人的权力和义务,实施政府津贴,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有了制度的保驾护航,我们根据丽水鼓词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开展保护传承工作。
1.“静态保护”。在全区范围内对演唱丽水鼓词艺人进行普查登记;采访多位名老艺人,将濒于失传的丽水鼓词经典传统曲本进行挖掘、录音、录像、记录、整理;编印出版了丽水鼓词主要曲目《陈十四夫人传》书籍;对老艺人的各种打鼓技巧、表演形式、唱腔曲调进行抡救性录音、录像、记谱;对部分名老艺人拿手的传统曲目进行录像保存,共制作了10多部视频资料、录音录像100多小时;建立丽水鼓词艺人档案制度和较完整的词目数据库。现丽水鼓词已写入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浙江绿谷》(八年级)教科书。目前,莲都区非遗保护中心将撰写出版图文并茂的系统《丽水鼓词》专著,以备查考和文本传承。
2.“活态传承”。在园林管理部门等大力支持下,我们开辟了丽阳门公园鼓词场(室外)、大港头鼓词场(室内)活态传承保护载体。为两个鼓词场地专门购买了字幕机、话筒等专业音响设备,落实了鼓词场所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激励鼓词艺人传承演唱和带徒授艺。全区鼓词盲艺人自愿轮流演唱。每周演唱2次(周日下午和周五下午),每次安排1-3个鼓词艺人演唱丽水鼓词传统短片或长篇选段,吸引了周边众多的居民听众,还吸引了一些年轻人跃跃欲试,现已有20多岁、30多岁的男女青年加入到鼓词的演唱队伍中来。丽水鼓词自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遗”名录以来,我们还先后举办了4次“丽水鼓词”演唱会,开展了莲都区“丽水鼓词”传承人技艺展示展演、“名师寻徒——让非遗传承动起来”网络寻访活动,在丽水电视台“绿谷采风”“聚焦莲都”“老白谈天”等群众喜欢的栏目,陆续播出了丽水鼓词专题节目,还在“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文化礼堂、乡村(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广场上展示展演丽水鼓词,确保丽水鼓词活态的传承与弘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的道理,只有对丽水鼓词进行创新,适合大众的欣赏品味,曲艺才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为改变丽水鼓词上演曲目贫泛,从艺者以盲艺人居多的特殊情况,在继承本曲种本质特征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我区非遗保护中心选择其中较年轻又是亮眼的民间曲艺艺人,为其“量体裁衣”,创作改编了新编曲目《诸葛亮招亲》,演唱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改变传统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及鼓、六轮板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还创新性地培养激励年轻的女青年加入演唱队伍。我们就请老艺人从最基础的5个步骤学起,然后把老艺人演唱的视频发给她学唱曲调唱腔,再把老艺人敲打鼓点技巧视频发给她练习,请老艺人面对面的教她演唱打鼓技巧,最后,还邀请省有关专家多次手把手的辅导提升曲艺舞台表演艺术和设计完美的音乐唱腔,瓜熟蒂落,当她第一次走上丽阳门鼓词场演唱时,效果反映良好。现场一些中青年观众拿出手机录音,带回以继续欣赏。
在新编丽水鼓词《诸葛亮招亲》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我们将传统艺术风貌与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相适应,不但增添了曲种的艺术元素,还在渲染舞台效果,服饰道具、灯光设计等方面作了大胆的途求时代感的创新。丽水鼓词新编曲目《诸葛亮招亲》于2015年9月29日,进入“非遗薪传”浙江省曲艺展演展评,荣获了铜奖,丽水鼓词在中断了半个多世纪后,再次重返杭州,献演于省级曲艺舞台,并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省级曲艺活动中得奖,扩大了丽水鼓词影响力,也鞭策、鼓舞了我们对丽水鼓词的保护、传承和对曲艺的创新改革,树立了更大的信心。
保护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关键。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激励措施,让民间老艺人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老艺人,抛弃传统的固守之见,开门授艺,广收门徒,让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在农村的爱好者中间发扬光大。这样,即便优秀民间艺术失去了实用功能,仍然能在众多的爱好者中得到传承。为此,建立了丽水鼓词省、市、区三级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3人,区级9人。我们通过关心善待传承人、发放传承经费、开展“服务传承人月”系列活动,营造尊重传承人、支持传承人、服务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并通过非正规和正规教育两条路径传承丽水鼓词。在传承过程中,结合乡土教育,举办专题培训,确保后继有人。我们现有经常性开展传承活动的盲老艺人有10多人,他们带出了一支有30多人的丽水鼓词艺人队伍。我们规划在丽水学院音乐系开设丽水鼓词选修课,由我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章永金、黄景农等到学院授课,较为系统全面地传授丽水鼓词演唱与敲打鼓点技艺,还邀请专家定期做客指导。建立传承基地、培训基地、研究基地,建立传承者群体,增进学生对丽水鼓词的了解和认识,广泛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参与丽水鼓词保护、传承与弘扬,使丽水鼓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桦.丽水鼓词异同梳理探析.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1).
[2]张敏桦.松阳鼓词研究.音乐创作,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