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慧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530006)
在“对话”中实现共鸣
——电影《美人鱼》的生态解读
王宇慧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530006)
生态批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类摒除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倾听自然和其他物种的声音,并学会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与自由。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既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哲学理念,还可以作为一种人文关怀。在电影《美人鱼》中,拥有各自价值观、彼此平等的意识在一起碰撞、诘难之后,最终形成了共鸣,确定了人类对自然关怀的观念,并履行爱护自然的道德义务。
对话;复调;生态;《美人鱼》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紧紧和他的“复调性”理论结合在一起的,要想了解“复调性”理论的基本内涵,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复调性”的对立面——“独白性”。
在巴赫金的两本著作《托斯陀耶夫斯基创作问题》和《托斯陀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对“独白性”的解释为:“(同度齐唱的)主调音乐”。在巴赫金看来,托斯陀耶夫斯基之前的全部语言创作,特别是欧洲和俄国的长篇小说大多数都是“独白性”的,在这类小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作者一人的意识,书中的全部人物的出现,都是为了凸显作者的主张和意图。独白性“这类小说只有作者声音是独立的、具有充足价值的,而其他人物声音则没有这样的地位,只是屈从于作者声音的,以巴赫金之见,它们便是(同度齐唱的)主调音乐式的‘独白主义’小说,或‘独白型’小说”1。独白性凸显的是作者和人物之间的不平等,强调作者声音的权威以及作者意志的绝对化。而复调性凸显的是作者和人物之间的平等地位,他们能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既然作者和人物具有的同等的地位、意识和声音,那么这些各自独立的声音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在巴赫金看来,正是由于作者和人物的声音、意识处在同一个层面,他们之间得以使用“对话”这种方式。
对话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我们使用语言进行问候、问答、反驳等,从而达到沟通或者理解的目的。在巴赫金看来,对话理论中的“对话”,通常表现为“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通过这种对话突出表现了平等和民主的文化意识。复调性强调世界是多元的、复杂的、差异的,这种多样的元素虽是矛盾的、对立的,但是它们在尊重彼此独立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多元共存、相互作用。
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影片以刘轩(邓超饰)和李若兰(张雨绮饰)疯狂举牌买青罗湾这块土地的场景为开头,两个人开的价格一路高涨,最后刘轩以惊人的价格拍下了这块土地。但这只是刘轩的第一步棋,在庆功宴上,他拿出获得青罗湾土地填海的权利的通文——这样,他的项目利润就会翻倍。
刘轩因经济利益而做出的填海这一决定,直接危害了人鱼族的生存环境。姗姗(林允饰)在刘轩豪宅的游泳池递给他联系电话后,一路蹦跳着去市场买了消毒水、食盐等各种食物后回到自己的家——一个填满水的、废旧的破船,当她脱掉她的裙子时观众恍然大悟——她是美人鱼。她把买回来的食盐和消毒水撒到鱼缸里,鱼缸里躺着浑身是伤口的人鱼。水库中的人鱼得知她已把联系方式递给了刘轩,他们欢呼:复仇要开始了。影片播放到这里,两种不同利益、价值观的“声音”出现了:为了金钱利益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的刘轩和被海底声纳逼得无法回到深海的人鱼族。
刘轩虽出生贫寒,但片中他住的豪宅、喝的1990年的康帝、随手一挥开出几百万的支票,或是他:“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的台词,都凸显了他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美人鱼姗姗作为一只尾巴被改造的人鱼,她的终极使命就是杀掉刘轩,为人鱼族报仇。在人鱼族看来,刘轩所进行的填海项目,是对她们毁灭性的冲击。为了把鱼类驱赶出那片区域,开发商通常会采用投放声纳的方式,让鱼类感到不舒服后自动退出那片区域,因此依靠声纳定位的鲸鱼和海豚会成群地搁浅在海滩,而人鱼则只能躲避在那艘声纳传播不到的破船里。影片中一只古老的人鱼的一席话,说出了他们对立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在远古时代,人鱼和人类应该和平共处,谁知道,他们越近步就越暴戾,人类是邪恶的。”为了阻止刘轩的邪恶,姗姗死缠烂打跟着刘轩,而最开始反感姗姗的刘轩却在和她相处的过程中爱上了她的单纯,像一只海胆被拔掉了浑身的刺,刘轩开始像姗姗示好。姗姗成功将刘轩带回了人鱼族的基地,在八爪鱼(罗志祥饰)准备用触角勒死刘轩时,陷入爱河的姗姗出手相救,给刘轩留了生路。
刘轩和人鱼姗姗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但二人却能够平等对话、共生共存。姗姗对视金钱为一切的刘轩说:“如果有一天,我们连一口干净的空气,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即使我们再有钱,也是死路一条。”在从人鱼基地死里逃生之后,刘轩的善心被“唤醒”,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决定保护弱势群体。
在了解人鱼族的处境之后,刘轩去实验中心体验了最低级的声纳,他痛苦地叫停并说:“声纳太强屎都喷出来了”。于是他决定关闭海底声纳,放弃对青罗湾的填海工程。影片中播放了海豚湾的大规模屠杀,湛蓝的海豚湾泛起了一片片猩红,这片猩红冲击了刘轩的心,他查找了大量关于海洋破坏的资料,所掌握的资料越多,他越能体会人鱼所说的空气和水的重要性。
通过两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对话,导演其实是将人们的思考引入了一个更深刻的领域——生态。“对话倡导在保持各自的差异和特殊性的前提下,多元共存、相互作用,而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亦不是机械地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它反对对抗,主张对话,强调每一种理解只不过是对话链环上的一个环节。”2通过对话,导演向我们传递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就像老人鱼所说的:“四十亿年前,海洋孕育出最早的生命体,再慢慢变成鱼类,再进化成各式各样的生物,所以我们的祖先都是鱼。”既然我们拥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就应该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看到所有自然物的内在价值,肯定一切生命的平等性。通过对话,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自然面前,人只是其中最小的一部分,就像美国生态文学家雷切尔•卡森曾说过的:“我们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我们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我们只是巨大的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巴赫金的“复调性”作为哲学理念,“其精髓乃是‘不同主体间意识互动互识的对话性’,其根源乃是‘人类生活本身的对话性’。巴赫金从‘复调性’与‘对话性’出发,考察作为主体的人相互依存的方式,考察两个个体的相互交往关系,进入他那独具一格的哲学人类学建构。”3在电影《美人鱼》中,对海洋的保护、对生态的重视存在于刘轩和人鱼族的对话中,并且因为他们的对话而释放出共鸣和一致。
注释:
1.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50.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03.
3.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53.
王宇慧,广西民族大学2014级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与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