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 (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 714000)
歌唱中情感体验的培养
张浩(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714000)
歌唱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时一种音乐性的表达。声音的技巧是歌唱的基础,情感的丰富与否决定了音乐的深度。必须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表现音乐。
歌唱;情感体验;培养
情感是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人的内心有了感情,就要有所表达,于是就有了“说”的表现方式,当“说”这种表现方式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时,就有了“长言”即唱歌,所以说歌唱是情感表现的方式之一。
“情”是主宰歌唱的灵魂,因为歌唱原本就是人类表现情感所需的产物,人的情感丰富多彩,不同歌曲便是根据人的不同情感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如悲伤、欢乐、忧愁、自豪、激愤、豪迈、甜蜜、赞颂等等。不同的人物因其“性情”不同,有坚强、细腻、温柔、怯懦、大方、吝啬、开朗、内向、热情、冷漠等等不同性格类型。人有多少种情感,多少种“性情”,歌唱就应该有多少种表现方式,一定是以歌唱的情感为依据的,即以情带声。
(一)更完美地表现作品
曾经给一个童声合唱团排练,发现小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大部分唱得没有感情。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不够丰富,对歌曲的内容以及背景理解不够深刻,歌唱积极性不够等因素造成的。首先让学生明白有感情的歌唱才能感动观众,歌声才具有生命力。同时让孩子们进入歌曲的意境,例如:在歌唱《小鸟小鸟》这首歌曲时,启发学生想象小鸟在枝头窜来窜去的情景,并运用动画投影演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促进他们对歌曲意境的理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情感体验,更好的表现歌曲中的跳跃感和活泼感。在歌唱《小白船》这首歌曲时,启发学生想像自己划着小船在湖中荡漾,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歌唱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
(二)以情带声
“以情带声”的含义是用感情带动发声,主要强调情感对声音的重大作用。古人云:“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由此可知在演唱声乐作品之前首先要重视“情”的培养,接着对声乐技巧加以训练,二者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情带声”。
以情为先,根据歌曲情感表现的需要,使歌声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最大发挥,歌唱才能充满活力,充满艺术魅力,感动人心。歌唱的目的就是要表达情感,也就是说,没有或不去表现情感,或情感表现不充分的歌唱,其表现形式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歌声的审美价值要依托歌曲情感来实现,歌声的表现形式是以歌曲情感的需要来展现的。歌唱不能表现歌曲情感,不能以情带声,就是没有艺术价值、缺少艺术魅力、不成功的歌唱。
(三)感染观众
当听众听到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欢快的作品时,听众自己的心情也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愉悦乐观起来;当听众听到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悲伤的作品时,听众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悲伤的眼泪。这种悲和喜的情感,正是由于歌唱家把情感传达给听众,使听众直接受到了演唱家的感染,从而产生了相同情感的共鸣。歌唱家要注意艺术情感的反馈,从反馈中判断自己的艺术再创作是否引起观众的共鸣。一位歌唱家在谈到他的演唱经验中说到:“唱歌不唱情,观众不欢迎。”在一次音乐会中,他所演唱的《不能尽孝愧对娘》这首歌中,观众的反映并不是很好,经过认真的分析,最终认识到了我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声音以及技巧,忽视了歌曲的内涵和思想以及音乐的风格、灵魂等。”由此可见,歌唱家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还必须感动自己。若是歌唱家自己不动情,就不能创作出歌曲的艺术形象,进而感动观众。
(一)情感在练声时的运用
练声是歌唱训练的基础,比较单调,很容易产生单纯技术训练的观念,其实则不然。要在练声过程中注入情感因素,借助发声练习,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愿望,抒发内心的情怀。可以柔情细语地诉说;可以坦然诚恳地表白;也可爽朗奔放、激情满怀……实践证明,这种给练声赋予情感和思想的做法好处很多:(1)它可避免歌唱者因只想技术方法所造成的心里紧张,养成有声必有情,声情并茂的良好歌唱心理。(2)它可以很好地训练乐感,增强声音表现能力,使练声时所训练的技术方法能更好地运用到表达歌曲的内容中来。
(二)准确理解作品
准确理解作品是培养歌唱表演中情感体验的基础,有了认识理解,就会有所感受。这种感受是对歌曲理解后所引发的内心的情感波动,有了这种感受,就会有感而发,从而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歌唱通过歌声表现出来的就是因歌曲情感引发的内心感受。对歌曲认识理解的越是深刻,多引发的内心感受越是细腻丰富,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也就越能准确到位。
(三)生活积累
源于生活的情感积累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感受是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如民间音乐家华彦军(阿炳)患上眼疾之后,由于生活贫困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双目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这样的卖唱生活使他饱尝了生活的煎熬和辛酸,后来写出了二胡经典之作《二泉映月》,音乐悲凉哀婉,抒发了阿炳对悲苦身世的感叹和愤懑,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还需要培养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的能力。间接的情感体验是从他人的直接感受中获得相似的感受。如歌唱家李双江在《〈再见吧妈妈〉有感》一文中说道:“在一个前沿阵地凯旋归来的三百多人的医疗团队庆功会上,我问这些英勇的战士,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想什么?这时,只见一个年轻的小护士,低头把脸藏在手帕后面,天真的说:“想妈妈”,顿时,全场寂静无声。战士们为了自己的祖国,没有时间陪陪自己的妈妈,正是他们的英雄业绩丰富了我的感情,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首歌曲的精髓。
(四)充满想象,勇于创新
联想是通过将已有的情感积累激活,使其鲜活生动起来,并以此去激发歌唱情感的表现。如歌唱家郭兰英出演《白毛女》喜儿一角时,就曾运用联想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引入戏中。在喜儿被黄世仁糟蹋以后,独自一人来到白虎堂这场戏中,喜儿悲愤交加,向苍天倾诉着满腹的冤屈和仇恨的怒火,此时的郭兰英联想到自己的“二哥到太原警署告状失败,回家悲愤身亡……郭兰英当时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有苦不能诉,有冤不能伸……在台上,她突然身不由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这个跪的动作是用情所致,与剧中人物内心情感十分吻合,得到导演舒强的肯定和赞许:“你那个跪的动作,十分真实生动,而且做得恰到好处,以后演出就按照这次的动作演,记住。”郭兰英在表演中丰富真实的情感,是她创造性地调动了自己的情感积累,与剧中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因此她扮演的喜儿鲜活真实、血肉丰满,也因此,她成为迄今为止这一人物角色最成功的扮演者。
歌唱中的情感即歌唱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和体会,并且恰当地表现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只有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才能将音乐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大海.《演唱艺术家郭兰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张浩,男,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青年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合唱指挥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