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俩”折射下的社会契约
——《奇幻森林》中的隐喻解析

2016-07-12 12:23卢文超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隐喻

卢文超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210000)



“小技俩”折射下的社会契约
——《奇幻森林》中的隐喻解析

卢文超(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210000)

摘要:电影靠隐喻而生存。隐喻在电影中随处可见,无处不在。电影《奇幻森林》虽然是改编自《丛林之术》,但是迪士尼动画已经不在简单的呈现儿童世界的纯真简单故事,而是充满了隐喻性的表达,其中背景设定,虽然是处于自然环境中,却隐喻现实社会;角色的设定有隐喻;故事情节设定有隐喻。本文对这些隐喻的解析,探究隐喻下“小计俩”折射下的社会契约。

关键词:隐喻;社会契约;“小技俩”

隐喻作为电影的艺术,其自身的独特性,不仅使得隐喻之间相互阐释与影响,加上电影独特的背景设定、人物设定、情节设置等,不仅给观者带来视觉及心理上的震撼,更为电影的主题带来丰富的阐释空间。“小技俩”,在影片中指小男孩毛克利运用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的方法,在老虎谢利的意识里是超过其自身能力的隐喻。

一、背景设定的隐喻

《奇幻森林》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森林之中,展现的是百兽在森林里的生存状态,但是所展现的不是一个原始的自由状态,而是一个具有社会隐喻的森林世界。存在着正义,行动被赋予了道德性,动物有一定的义务与权利,且行事都要按照原则行事,需请教于自己的理性,因而是一个人类社会契约的隐喻。影片通过原始、直接和深层次三个方面的隐喻来整体架构出整个背景。

社会契约最为原始的体现——弱肉强食。动物之间遵循着弱肉强食的原则,雨季时期,动物繁多,弱肉强食,枯水时期,和平岩出现,杀戮停止即休战时期,一切为了生存,必须遵守规则。这一规则可以说是社会契约最为原始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社会契约文明的源泉,是理性的最原始的表现。但是这一最原始契约,在影片中是隐喻着一个“异化”的社会契约,即老虎残暴、独裁所制定的“异化”社会契约,即为了消遣而杀戮,为了统治而使用暴力。从而使最原始的法则也赋予了隐喻

社会契约最直接的隐喻——法则至上。“本法则是森林法则,向上苍一样古老正确。遵循的狼将繁荣昌盛,违反的狼必招致灭绝。似匍匐植物缠绕树干,森林法则也左右不离。群体之力汇聚自孤狼,孤狼之力来源于群体。”这是狼群不断重复的口号,是整个影片中社会契约的最直接隐喻。于人类的社会中,就是社会公约的体现,即如卢梭所定义的“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老虎的统治之下,这条丛林法则的社会契约却是被其制定的“异化”社会契约所抛弃。因而在情节的设计上,影片的开端、高潮、结尾等部分均在不断地重复、强调出现,丛林法则的反复的出现也是这条社会契约由“抛弃”最终回归“正常”的过程,即社会契约恢复的过程。隐喻着政治社会中社会契约的不可更改与不可替换。

社会契约的深层隐喻——主权在民。《奇幻森林》中老虎对自由与权利的异化剥夺,所带来的暴政,最终被其他动物以强力夺回,森林恢复到一个民主、自由与平等的和谐状态,其所遵循的着森林法则正是隐喻着一个主权在民的社会契约。即隐喻着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阐述,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影片隐喻着“暴君的位子靠暴力维持,而要推翻它,必须同样使用暴力”,暴政、专制独裁的结果最终终将被人民所推翻,主权在民的社会契约一经公意协定就如法律,必须遵守。

二、角色设定的隐喻

老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影片中,老虎被赋予“可汗”的地位,为了消遣而狩猎,为了暴力而统治。使得其它动物在听到其名就生畏惧,利用其它动物对其恐惧来进行统治。因而放在社会生活之中,是一个强权、专制的统治者的隐喻。

狼群——自由民主的群体。狼群,以族群生存,狼群每天都要背诵口号,遵循着亘古不变的丛林法则。狼群内有自己的首领,但是族内的事情一般通过群体的议会商议而决定,有首领而无专权,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更像是一个自由民主群体的隐喻,是法则、社会契约的忠实拥护者。

大象——世界的缔造者。影片中的大象是丛林的缔造者,其用牙齿挖出了河道,创造了森林,森林里其他的动物见到大象都要敬畏的低头趴在地上。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神明或者是宗教的隐喻,如同宗教中人类或者是自然的缔造者。

熊——自由主义的个体。熊世界里遵循着利益交换的法则,只求饱和乐。像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没有被统治和奴役。在人类的社会中像是一个商人,追求自我的自由与利益,整体而言是自由主义个体的隐喻。

巨猿——走向毁灭的路易王。巨猿,作为众猴的统治者,本已拥有绝对的权威与众猴的忠心臣服,但是欲望的不满足,为了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利与疆土,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不择手段,最终将自己送上毁灭的道路,是暴君的隐喻。

三、故事情节的隐喻

第一个故事,种族分歧最直观的隐喻。这个部分是影片的主体故事,是让本体和喻体重复出现以此在观众脑海中强化二者的关联。即老虎与小男孩的冲突,是影片的集中讲述和展现。在这一主体故事当中,将人与动物放在一起,人与动物种族的不同所带来矛盾的激化成为整部电影的主线,种族分歧因而成为影片最为直接的隐喻。

第二个故事,政权垄断独霸行为的隐喻。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和画面介绍了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的展现,是隐藏在第一故事中回忆画面的部分,是老虎对小男孩父亲射杀的画面。在第二故事中,老虎把人杀害,从而将会毁灭整个森林的人类之火熄灭掉。老虎对于“火”的恐惧与防范,是老虎对超过其自身能力的人类技术的恐惧与防范,是对其可汗地位和其强权、专制的维护,更是对其所制定的异化社会契约的维持。因为“人与动物之间极其明显的一个区别:自我完善的能力”,即人会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自我的完善、总结经验。使自我不断地强大。而动物只会不断地重复,因而动物的社会状态会一如既往的保持不变。在这个不变的社会状态中,隐喻着法则和统治者的地位也处于一种“永恒”的不变之中。

“火”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技术的象征,小男孩正是“小技俩”即人类技术的隐喻,因而小男孩的出现,对老虎可汗的地位与威严再次构成了挑战,因而老虎与小男孩的冲突是老虎对超过其能力的防范扼杀,政权垄断独霸行为的隐喻。

第三个故事,社会契约不可更改的隐喻。与第一第二故事情节不同,第三故事是由隐喻建构起来,但是隐喻的建构是在上述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形成。当小男孩将人类的火把扔进河里的时候,便是将这人类的“小计俩”彻底抛弃,将自己归属于森林的社会契约之中,而此时老虎对小男孩的攻击,变成了“异化”社会契约对真正社会契约,即森林法则的抗衡。影片的最后,森林法则的再次被喊起,是一个健康合理的社会契约被恢复与强调的体现。隐喻着社会契约的不可更改。

隐喻是电影的本性,对于隐喻的解析将扩大和丰富影片的空间。《奇幻森林》的制作者亦是通过隐喻的赋予,折射社会契约的重要性,描绘出他心中的理想国,而对隐喻的解读也扩大影片寓意的纬度。

参考文献:

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 .商务印书馆,2015 (12).

猜你喜欢
隐喻
法律的空间隐喻研究
爱的隐喻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牡丹亭》:回归礼学的一种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一滴水里的隐喻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