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紫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310053)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韩紫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310053)
现代民族声乐作为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是西洋美声同我国传统声乐的有机结合,对于这样的一种声乐形式,其不但是中西音乐交流和对话的产物,而且还是我国声乐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体现。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现代民族声乐在我国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并在西方美声的借鉴之下,将具有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风格展现了出来,并且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中,人们将更加具有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以及艺术性等特征的现代民族声乐形式创建了出来,并且在使传统的民族声乐歌唱手法得到保存的基础上,将新鲜的歌唱技巧引进和发扬了。因此,文章将围绕现代民族声乐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必要性
建立于传统基础上的民族声乐,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汇聚,因而对于现代民族声乐来讲,其不但需要满足传统民族声乐所具有的民族性,而且还需要同西方美声这一歌唱艺术相契合。
(一)关于民族性
实质上,现代民族声乐在结合中西方声乐文化之时,还借鉴了其所具备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其是“民族性”的鲜明体现,也是我国本土文化特征的重要展示。
1.关于技巧和风格
传统的民族声乐虽然丰富多彩、复杂纷繁,然而实际上各个民族声乐之间毕竟是艺术的整合,因而都具备了同样的艺术共性,并且人们对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能够通过民族声乐得到展现。传统形式上的民族声乐重视的是“调、声以及字”,如:平日里所说的行腔、吐字、润色以及咬字等均是声乐技巧的一种,并且整合过后的现代民族声乐更加注重“声情并茂、吐字收声以及字正腔圆”的技巧表达要求。
2.关于重字与重情
歌唱不仅是单纯的人声艺术,更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因而要求表演者将语言和音乐融合为一个整体。可见,语言是歌唱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歌唱的效果会直接受到语言使用好坏的影响。单就我国来讲,是倾向于“重字”的,如:传统的民族声乐所强调的是“字领腔行、以声圆字、字正腔圆以及以字行腔”等,可以看出先辈们始终围绕着“字”来将相关的审美标准制定的。因而可以说字是歌唱声与调的前提及关键,并且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民族声乐起都需要通过“字”来将相应的情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真情实感歌唱出来。
3.关于歌唱技巧的创新
虽然历代前辈的才智和热情被吸纳、综合、演化以及推进到了传统民族声乐之中,但是却长时间被限制在平庸、保守、狭隘以及封闭的尴尬境地上,显然其的进一步发展是受到严重阻碍的。然而现代的民族声乐就将这一封闭状况打破了,西方美声的引进,在其歌唱技巧以及优点的合理借鉴下,自成一家。实质上,作为唱法或风格的一种,现代民族声乐并不意味着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全部,而是处在曲艺唱法、戏曲唱法以及民歌唱法的同一个水平线上,均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关于现代性
现代的民族声乐不仅仅囊括了传统民族声乐基本的特性,而且还对西方美声的歌唱技巧和风格进行了吸收和借鉴,显然其是具备一定现代性的。
1.普遍共性的存在
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虽然是引用和借鉴了美声有关的技巧,但是毕竟是两种不相同的文化背景,因而无论是在技术要求、歌唱方式方法,还是在审美规范、艺术特征等方面均是有差异存在的。但又因为二者均包括在声乐艺术之中,因而是具备普遍共性的。
2.方法和观念的借鉴
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受到美声的影响和启发,对发声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并在艺术规律的遵循下,将独具特色的声乐表现技巧探究了出来。在美声整个歌唱共鸣性的引用和借鉴之下,现代民族声乐还将表情单调、口型单一等问题解决了,科学化的在传统的民族声乐中融入现代化表达模式,对于这样的一种“中西结合”的民族声乐现当化歌唱形式是极具现代性特征的。
3.直面差异
无论是怎样的借鉴西方美声,由于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在歌唱表达上始终会有差异性存在,针对这样的差异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事实上,我国的民族声乐远不像西方美声那样是将生理学以及医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更多的是注重歌唱语言和呼吸。
(一)理性思维的创立
现代的民族声乐是在美声的借鉴下演变而成的,其主要是通过吸收和实践来探索更加科学的发声方式和技巧,以便使歌唱的训练以及教学能够取得理性感知的境地。另外,在科学借鉴的基础上,将重声声乐艺术之中的普遍规律以及艺术共性探求了出来,并且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能够客观的将这一共性体现出来。
(二)民族性的展示
现代的民族声乐不再是封闭的、自足的,其经过一定的发展和积淀将具有开发性特征的民族性展现了出来。整个民族的生命力、文化精神以及文化意识等均在民族性中得到了展现,其是一种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对于这样的一种声乐必须是具备开放性特征的,以此才能够将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给别人。
(三)艺术表现力的强化
艺术性是现代民族声乐所具备的,其不仅是表现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还表现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反映方面,长久以来,现代民族声乐在我国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欢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其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反映,因为其能够将强有力的表现力展现出来。
(四)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现代的民族声乐来讲,虽然能够将其理解成传统民族声乐对西方美声吸收和借鉴的衍生物,但是实质上,形成于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同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之间还是有着紧密关联性的。若是对这样的一种具备时代性的现代民族声乐追根溯源的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很明显其所具备的本土文化特征还要丰富一点。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民族声乐而言,无论是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特征,还是重要的价值体现,都能够将其在中国民族声乐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展现出来,而这也正是其在我国长久发展历程的重要表现。因而要求我们无论是时代怎样的发展,都必须在将传统的民族声乐有关的审美观念保留的基础上,才能够放眼于民族文化之林,将优秀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吸收和借鉴进来,不断进行创造发展、继承革新,从而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推到更加辽阔、更加宽广的位置之上。
[1]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
[2]刘毅飞.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必要性探索[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3).
[3]同飞.论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戏曲元素之沁润[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姜泓宇.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杨柳,刘辉.浅谈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与传承[J].通俗歌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