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 曼甘肃省迭部县教育局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例题教学
则曼
甘肃省迭部县教育局
小学数学由于其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等特点,例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蕴含的基础数学知识都基本由例题承载,数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通过例题作桥梁连接的。如何正确地利用例题教学,建立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培养其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究的课题。本文就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开展作浅要分析。
小学数学;例题教学;有效开展
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对于小学生而言直白理论性强的概念式教学方法是不适用的,运用例题灵活具体的讲解知识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例题通常能数学问题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案例中,学生掌握例题不仅仅是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被充分调动。新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教学的素质化,如何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例题教学上有所革新,提高例题教学优质高效性。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展开需要我们打破传统“填鸭灌输式”例题教学模式,注重对教材的二次加工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笔者就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措施做简要阐述。
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是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我们教师在选择编排例题时不能为了借助例题讲解数学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凭空捏造出案例,这样不仅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容易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产生误导,那样得不偿失。传统教材由于其严肃单一性在编排例题时往往注重了知识的搭载而与生活实际贴合不紧密,因此我们教学者应该借助常见的生活情境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与编排。
例如,我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小数的性质与内容”时,由于教材对于小数的引入过于突兀可能会对学生初次接触小数这一概念时遭遇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在讲解小数之前为了让学生对小数的基本概念有一定得认知,我通过日常生活了一些比如物体的长度和宽度,超市的商品售价这些用整体不方便表达具体数目而用到小数的地方来引入小数这一概念,在讲解有关小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前,学生对于小数的存在意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常言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对于例题的解题方法不能仅仅由教师单独完成,如果我们一味的自己在讲台上一气呵成的完成对了例题的解答,在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自信心受挫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在讲题例题时除去一些必要的步骤,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自我探索问题的关键并尝试解决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参与教学法相比而言往往具有最好的教学效果。在例题讲解时候通过对学生的点拨指导,让学生们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不仅仅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在自我完善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我在给同学们讲解这样一道例题时:
已知小明身上的零花钱比小红的零花钱多百分之40,那么请问小红的零花钱比小明的少百分之几?
上述例题的关键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把握每个百分比标准量,显然前后两者的比较的标准量是不同的。于是,我就给学生们点明了这一核心问题,他们就很顺利的通过设小红身上的零花钱为单位量1,利用第一个条件计算出小红的零花钱,然后利于第二个条件将小明的零花钱作为标准量计算出正确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我只是给他们点名了核心问题,他们大部分都能自主的找到正确的答案,事实证明他们通过这次自主完成例题之后再面对类似习题时基本都能完成正确的解答。通过这样一种引导式的参与教学法,相比“填鸭灌输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重要培育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例题讲解上利用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通过观察自出总结出相应规律。在例题讲解中这样的延伸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也给例题讲解的方式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行性。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有关“商的变化规律”的讲解时引入了这样一组数据:4÷2=2;40÷ 20=2;400÷200=2;并且让同学们猜想和总结相应的规律然后让他们给出4000÷2000的答案。经过非常积极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他们一致的告诉我答案还是等于2,在他们对这种除法性质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我给出结论:除法运算是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倍数时候商的结果不变即“商不变性质”,在这之后我又给出40÷2=20;400÷2=200;4÷2=2几组数据让他们去总结规律。他们有了“商不变性质”分析方式的迁移,很容易告诉我结论即被在除法运算中除数变,商随着被除数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且倍数一致。正是利用了这种学习迁移的理论,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能自主发现蕴含在数学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除了上述一些运用在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上的方法之外还有许多途径可循,只要多加强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多多参与例题的讲解,让他们学会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例题在教学上作用便发挥的淋漓尽致。
例题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对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多大作用完全取决于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有针对性地处理例题,遵循以生为本,教师为辅的教育原则,重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只需要适当的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就能通过对例题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三部曲中获得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限于数学知识本身,这符合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1]孔企平著.小学儿童如何学习数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李晓玲.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素质化途径[J].期刊论文-东方青年(教师).2012.7.
[3]万玲.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例题教学要在“多”上做学问[J].中学数学.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