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中的生态学配色研究

2016-07-12 12:23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信息技术系221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自然色彩生态

王 菊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信息技术系 221000)



建筑色彩中的生态学配色研究

王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信息技术系221000)

摘要:色彩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颜色在特定文化语境中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性和内涵,建筑中的色彩更不是例外,本文探究在建筑同质化的现代,为了满足人们的求异性和适意性的追求如何进行可持续的生态学配色设计。

关键词:生态;自然;色彩

受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的理性主义和极简主义影响,灰白色建筑充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单调且沮丧氛围,不仅在色彩上出现大量的同质化在建筑制式上也出现了形式单一的“方盒子”现象。毁灭建筑个性,模糊了国家、地域的界限,激发了人们对建筑的求异性,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与建筑相适应。对于建筑色彩来说,因为国家、地域、风俗等应存在差异性。特别对于现在世界建筑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建筑色彩应从生态学上努力凸现差异性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于匈牙利举行的国际色彩学会(AIG)上,对于色彩的配色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和流派,分别为生态学派、心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它们分别主张从生态学角度和自然环境中捕捉色彩;从心理和感性上思考色彩;从安全和效率上把握色彩。

在建筑色彩中,生态学的配色方法主要体现在要忠实当地的风土与材料,适应当地的环境.象其它仿生工作者一样,以自然为师,学习事物的内在规律,生态学的配色就是凭直觉从自然环境和生态学角度去捕捉配色方法。

一、基于人文环境的生态学配色法

1.社会生态环境

建筑是人为产物,它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人提供舒适宜居的环境,因此生态建筑色彩配色应考虑人文和社会的生态环境。

色彩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色彩工作,可以传达全新的信息,且能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联系起来。

对于色彩的使用,人们会受到风俗习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瑞典人喜欢不饱和的色彩,认为不饱和色彩更雅致,日本人则主张无意识、无为的设计,尊重自然,因此更喜爱木头、天空等自然色彩,热带的印度因为物种的丰富和热带气候的影响则喜欢艳丽的色彩。

中国作为瓷器的原产国,对瓷器有着天然的喜爱,有着悠久的文化。天津的瓷房子因为外观和用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被美国《赫芬顿邮报》评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上榜的博物馆。

2.经济生态环境

建筑色彩是典型的设计产品,“设计产品时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生态的建筑色彩也是如此。社会需要以及经济生态环境是建筑色彩发展的很重要的动力和源泉。

当选“2004年的世界市长”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长Edi Rama在21世界初期由于财政预算不足,但又想改变破败杂乱的城市环境,吸取了现代主义画家蒙德里安利用抽象画改造城市的想法并付诸实施,获得了震撼的艺术效果,又大大的节省了资金。

二、基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学配色法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因为建筑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要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进而去改造环境,不同环境遇到的问题不同,解决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

自然生态的差异为人类提供了不同的物质基础,比如,欧洲建筑大多以石头为基材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城堡、神庙、雕塑等等,而中式建筑则主要以木材为基材建造房子和宫殿,也因不同的土壤、矿物资源,各地产出颜料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用色习惯。

1.色彩对比明显的开放型生态配色

开放型生态一般在沿海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受自然条件的局限,在对外交流和贸易上有便利条件,会呈现多元化的开放性特征。

以海洋为重要自然资源的地区,其配色也具有明显的海洋特征,另外,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色彩的选择不仅具有本土化审美特点,还可以看到受到融合外来配色的影响。

古希腊德用色我们可以在雅典卫城的废墟上,考古学家挖掘出的一尊骑士像的彩绘上窥见一斑,“马鬃处的凹陷曾经是红色的,编带的镶边则是绿色的。由此可见,色彩的选择不是写实而是具有装饰趣味的。外套的边缘装饰着蓝色的回形纹,上面部分为红色、绿色和蓝色;下面的菱形图案则是绿色、黄色、蓝色和红色。这些颜色可能是采用了矿物质颜料,色彩的纯度很高,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海洋文化的生态配色受到大海的影响,较为洁净、明亮。色彩对比明显,比如现代希腊的爱琴海的建筑用色,白与蓝的强烈对比,再加上一些海洋元素的装饰形成了独特的用色。

2.本体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生态配色

与开放性不同,更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极为明显的本土性特征,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顽强的保存着本体特征,注重适应本土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配色地域和地域文化个性非常突出。

日本在建筑色彩的使用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色彩规划的前期采用Lenclos调研法,主要针对自然环境色、大规模建筑物色彩和当地的季节性与地域性影响进行调查。在日本的札幌市,为了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魅力,非常注意生态色彩的调查取色和应用。为了突出札幌的地域特色,调查了70种札幌原产物,且将色彩提取出来,并且对颜色的特殊性和使用要点进行具体研究和描述。

另外,埃及依托于尼罗河的滋养建立了独特的文化,它较为独特的色彩主要来自代表丰饶再生的土地色彩黑色和源于孔雀石磨制而成的绿色,以及因为太阳崇拜的金黄色和对生命崇拜-血液的色彩红色。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需崇敬和珍惜自然,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基于自然的生态学配色不仅向自然学习配色形式,更要学习配色形式下掩藏的自然配色规律,从而使色彩设计作品更适应设计目标和设计目标存在环境。

三、“和谐”是生态配色基本原则

1.多样性的统一原则

“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斐安),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曾提到:一个孩子把石子丢进水中,形成了层层扩散的水波,看起来很美。在平静的水面上,逐渐扩大的同心圆是和谐的,相似的圆和大小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形式。这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可以看出多样性的统一是个整合概念。

在建筑的配色上,统一色相不同明度和纯度之间就是多样性统一的表现,这其中既有统一内在相互联系协调元素,又存在明度和纯度的微小差异。使单调的丰富起来,对立的协调起来。

2.统一的多样性原则

以同是棱椎体建筑为例,四棱椎体被认为是“天然和谐”的一种集合体,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印度马哈巴利普兰岩凿寺再到贝律铭设计的罗浮宫金子塔,统一在这里有了各不相同样式。

3.持久性原则

“从建筑角度的观点,提出色彩经验金字塔的Mahnke认为应该停止在色彩极端之间的变动,而是寻找更为持久的不会导致停滞的中间方式”。建筑不同于服饰,在色彩上不可能轻易的更换,因此,在建筑色彩的配色上要注意色彩的持久性问题,避免因为色彩而造成建筑外观的早衰。

四、功能领先的生态学配色

自然的一切是物竞天择进化的结果。因为功能的需要,生物有了缤纷多彩的色彩。在生物界,变色龙为了躲避天敌,传情达意,通过不断的进化,于是有了随心所欲融入不同环境的变色能力;有着良好视力的公性鸟类为了吸引异性,炫耀健康,有着无比美丽五彩斑斓的羽毛,比如孔雀、鹦鹉、中华雉等。由此可见,对于自然界的色彩其存在的依据是功能为前提的。

丹麦的扬·盖尔认为,人是一切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建筑生态配色色彩应该是能够赋予人正能量的,在考虑配色设计时应尽力避免消极、负面、绝望的色彩面貌。

合理的建筑生态配色应该能提升整个建筑的质量及艺术水平和美感,具备严谨的结构、特色明显且具有精彩耐看的细节,色彩柔和温暖亲切,层次丰富与周边环境能完美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生态配色设计应考虑建筑风格特征,而建筑风格是本土的还是外地的还是外国的,风格的确定在色彩的选择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色彩是否与材料相和等因素。

对于生态性建筑色彩来说,单一的学派配色是不能完全诠释建筑的魅力,它应是三种观点的完美融合,以形象为媒介,让建筑融于自然环境,能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籍,且具有经济效益,这是色彩配色工作中应该考虑的。

参考文献:

[1]寻找古希腊失落的色彩.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b4c070102vv7y.html.

[2]变色龙.(爬行纲避役科动物)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sdDRteyptVDbRi4_Wr4xdsy_gDGNeNJzUxVdRtWw3F8EZ hQBHxzpPdnX2hxAduiaA8u3xMkUM0ct33P74NoKzzJvGlAjavZzJP9-X7lLN_.

[3][日]吉田慎悟著.胡连荣,申畅,郭勇译.环境色彩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英]汪涛著.郅晓娜译.颜色与祭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诸葛铠著.设计艺术学十讲[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6]苟爱萍.从色彩到空间街道色彩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菊,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现任职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信息技术系。

猜你喜欢
自然色彩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神奇的色彩(上)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