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郝经诗歌艺术特色

2016-07-12 07:08:44韩维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诗青城诗歌

⊙韩维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浅析郝经诗歌艺术特色

⊙韩维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摘要:郝经是元初著名的理学家、文臣和诗文作家。由于后人对元代诗文的忽视,对他的研究和关注就很少。近年来随着对元代诗歌的深入研究,对郝经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郝经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诗歌创作以被羁留仪真馆为界,前期的诗歌受李贺影响较大,表现出奇崛警拔的特点。因生活环境的巨变,他后期的诗风也变得多悲慨沉郁、含蓄细腻,其代表作品是《和陶诗》。研究郝经诗歌的艺术特色,还原郝经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对元代文学研究的全面性有所助益。

关键词:郝经奇崛警拔和陶诗

郝经(1223—1275),字伯常,泽州(今山西晋城)陵川人。元代名臣、学者、诗人、书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史学家、哲学家。《元史》记载:其家世代业儒,曾祖父弟兄七人都“经力学,教授州闾”,其中曾叔祖郝震(号东轩老人)名声最大。祖父郝天挺是颇有名望的教育家,是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老师。其父郝思温仍以教书为业。郝家几代人均以讲究礼法受到乡人尊重。在顺天时,他即以年少博学为地方官张柔、贾辅所敬重,被礼聘为家塾馆师。有机会饱览各种典章书籍,终于成为博古通今的著名学者。本文主要撷取郝经所著的若干诗文,浅析其诗文特点,并试图从中感受郝经文韬武略的政治才能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郝经诗歌《陵川集》收14卷,计781首,古体、歌行、律绝无所不包,或写避世、山水,或写纪史、怀古、述志,题材广泛。郝经诗歌可分为两个时期,使宋之前为前期,仪真期间为后期。前期之作最为人关注的是他的纪史之作,见有《白沟行》《青城行》《化城行》《居庸行》《古长城吟》《三峰山行》等,皆为歌行,主要探讨金亡原因,以史带论,反映他的历史观、民族观,表达他对历史与时局的看法。

一、使宋之前的诗歌特点——奇崛警拔

受李贺和韩愈的影响较大,郝经前期诗歌多为奇崛警拔的长篇歌行,顾嗣立在《元诗选》郝经小说传中说“其文丰蔚跌宕,诗多奇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称郝经“文章雄健,无宋末肤廓之习,其诗亦深思神秀,天骨峻拔,与其师元好问可以雁行”。如《白沟行》《入燕行》《听角行》《贤台行》《青城行》等。他推崇李贺,至有“人间不复见奇才”(《长歌哀李长吉》)之叹。叙述亡金之痛的《青城行》最能体现他前期的诗歌特点。

郝经出生于金国,对金国还是有感情的,他对金国的灭亡充满同情,但又能从理性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他主要倾注于王朝易代之际的百姓身上。《青城行》专写亡国之痛,“坏山压城杀气黑,一夜京城忽流血”,汴京城破后被一片杀气笼罩,然后写到金廷贵族不分男女老幼被驱赶到青城受死,“当时筑城为祭祀,却与皇家作东市”,这本来是皇家祭祀之地,却成了他们的埋骨之地。作者对这些被杀的贵族充满同情,诗文又从另一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天兴初年靖康末,国破家亡酷相似。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寻常事”,当年金国就是如此对待北宋的,今天遭到同样结局也是正常的。郝经还更深切地体会百姓的痛苦:“君不见二百万家族尽赤,八十里城皆瓦砾。白古更比青城多,遗民独向王孙泣。”连年征战之中,伤亡最大、受难最深的还是广大的人民。这首诗摆脱了一般抒写亡国之痛的作品戚戚哀哀的感情氛围,而是冷峻地描写亡国时的杀戮,并融入深重的思辨色彩,层层深入揭示亡国的悲惨教训,有类于李贺《金洞仙人辞汉歌》的写法。

《化城行》这首诗,写的是一次海市蜃楼出现及消失的过程。海市蜃楼这一题材在古诗中极为少见,郝经这首诗写了一座壮观的城池出现在海市之中,城池内似有百万雄兵。然而这么一座城池却经不住一场大风,“长风忽来一扫清”,大风一过一切化为乌有。郝经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海市蜃楼的描述上,而是通过这一现象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当年秦始皇耗费无数民力修筑的坚固的长城,现在大多已经与地平了,江南人守城如同铁瓮一般(尤指南宋固守的襄阳城),可惜不敢到城外去耕田,通过这些例子郝经证实了修筑坚城以求长治是行不通的。与此相对,西北少数民族在一片广漠之中从来不筑一座城池,但却能够纵横驰骋、往来自如。实际上,这首诗是针对蒙古和宋朝之间对峙形势所发的感慨,其中对蒙古军队的力量充满信心,对南宋苟且偏安、不图进取的现状进行了批评。总体来看,《化城行》选材奇特,写景壮丽,联想丰富,说理透彻,现实意义很强,作者的思路、眼界、驾驭题材的技巧、写景状物的功力,实在不同凡俗。

如此之类,可看出作者有意于体现警策之神、纵姿之力、郁抑之思和骇愕之奇。

二、被羁留仪真馆期间的诗作特点——悲慨沉郁,含蓄细腻

最能体现郝经后期被羁心怀的是他所写的两卷《和陶诗》。这两卷《和陶诗》集中抒写了他在仪真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可以说是他的诗歌的精华所在。这两卷诗既是他在被羁的平淡生活中对前期生活的回忆,又是他在被羁生活中对人生世事的深刻体悟和清醒的认识。

郝经的《和陶诗》在《陵川集》中有两卷,共100多首,均写于他被羁仪真馆时。现引其序文如下:“赓载以来,倡和尚矣。然而魏晋迄唐,和意而不和韵。自宋迄今,和韵而不和意,皆一时朋俦相与酬答。未有追和古人者也。独东坡先生迁谪岭海,尽和渊明诗。既和其意,复和其韵。追和之作自此始。余自庚申年使宋,馆留仪真至辛未十二年矣。每读陶诗以自释,是岁因复和之得百余首。……顾予顽钝鄙隘,踯躅世网,岂能追还高风,激扬清音。亦出于无聊而为之。去国几年,见似之者而喜,况诵其诗,读其书,宁无动于中乎?前者唱喁,而后者和,讹风非有异也,皆自然尔,又不知其孰倡孰和也。属和既毕,复书此于其端云。”从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郝经甚是推崇苏轼的《和陶诗》,而他自己也是“每读陶诗以自释”才和得百余首《和陶诗》,是借和陶来抒发自己胸臆的,是对《和陶诗》的发展。

郝经的《和陶诗》更多地体现了其悲慨沉郁、含蓄细腻的特色。他无故被羁,其不可遏制的愤怒之情在严酷的现实中又不得不深埋在心中,表现在《和陶诗》中的艺术特色就转为悲慨沉郁,感情也变得含蓄细腻。

郝经奉命议和本负有使元、宋两国暂时息战的重任,但其不仅因贾似道的谎报战功而告失败,而且自己也被羁留于仪真馆中,这种情况使他在内心感到非常痛苦。虽然如此,但郝经对于这次议和的失败,却并没有将痛恨的矛头指向南宋君臣,或者归罪于贾似道,而是从其自身的角度在寻找原因。对此,《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已有所载:“康庄驭轩车,岂能适江湖。挟山已超海,过计元自疏。忧违付顺适,乐地尽有余。天运谁能逃,忿懥将何好。”诗中既说“轩车”不能“适江湖”,又用了《孟子》中“挟泰山以超北海”的典故,表明此时的郝经,已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奉命议和之事,乃是一件不可为而强为之事,因此,其之失败也就势所必然。这完全是一种“律己式”的自责。由自责而深感“内耻”,是郝经对议和事件所做的更进一步的反思。如《饮酒》其十八云:“我本醉乡人,弓旌招我仕。自此樽俎疏,漠然忽丧己。醒治夸了了,枯槁成内耻。况复拘厄途,不得归田里。”在“漠然忽丧己”的情况下,郝经已“枯槁成内耻”了,他本欲如陶渊明一般“归田里”的,但却又因被南宋所“拘”而不能。因议和事件而造成的心灵创伤,使得曾经写下了“自谓人胜天”(《原古上元学士》)的郝经,在这时已痛苦到了极点。尽管这样,“归田里”仍然成为了郝经在极度痛苦中的一种心理渴望,而《拟古九首》其四之所写,则正是对这种心理渴望的具体反映。全诗为:“十年不归山,衡麓皆榛荒。风雨秋草深,芜没读书堂。鸟道常矫首,天宇青茫茫。赐田在河阳,经始筑圃场。黄流经中天,太行面北邙。痛饮登平嵩,醉眼高昂昂。厄风堕江边,欲去还无方。辱井俗死人,顾影独自伤。”虽然极度希望能够“痛饮登平嵩,醉眼高昂昂”,但这毕竟只是郝经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残酷的现实是不可能允许他“痛饮登平嵩”的。

清人袁翼《论元诗六十首》曾对郝经的《和陶诗》感慨不已。“才气原推第一流,南来万里作累囚,凄然我读真州咏,独占空庭望女牛。”这首诗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郝经在元初北方诗坛上的地位。在元初力与江西诗派奇僻之风、晚唐诗歌纤巧之习相抗衡,却又平实流于肤浅、豪迈近于粗粝的北方诗坛上,郝经《和陶诗》悲慨沉郁、含蓄细腻的艺术特色可谓独树一帜、卓然独立。郝经可谓是元初北方诗坛之翘楚,是元代诗歌史上之先导,所以,清人袁翼所言的“才气原推第一流”当为不谬之语。

参考文献:

[1]秦鸿昌.郝经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秦雪清.郝文忠公陵川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吴凤霞.论郝经的君主观念[J].北方论丛,2008(2).

[4]申维辰.山西文学大系.第四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5]王辉斌.元初诗人郝经诗歌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 (10).

作者:韩维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陶诗青城诗歌
诗歌不除外
青城秋色
金秋(2020年16期)2020-12-09 01:41:46
我爱家乡青城美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9:06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天中学刊(2020年3期)2020-01-09 00:35:14
咏青城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2:56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速读·中旬(2017年3期)2017-05-06 21:22:17
青城道味
中国三峡(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