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元代文学整体的民族性与理学审视
⊙何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元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受着民族性和理学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个文学断代史的民族性特征影响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促进形成了文学接受中的民族偏见。基于民族差别的元代文人身份差别,伴随着元代士人的特殊心态,影响及于元诗、元曲的整体文学风貌。另外,理学也是影响元代文学整体特色的重要因素,主要在于诗文风貌及主于性情的文学精神,且体现于文人的文论思想中。
关键词:元代文学整体民族性理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断代分划中,元代文学很多时候处于一种单薄的、被夹带研究的地位。我们常说宋元文学,或者辽金元文学,或者元明清文学,而单称元代文学时,则感觉有些薄弱。元代文学自身也不能与先秦、魏晋六朝、唐宋、明清文学相并立而存在。而在元代文学中,似乎又只是元曲主导着一切,元代的其他文学体裁,诗、文、词、小说,则少被关注。相对于其他朝代,除了元曲,元代文学似乎还是一块文学的荒地,我们往往还没有多少底气去将其单独彰显出来。当然,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存在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处于大的发展趋势中,它也必然带来一些反拨。近年来,学界越来越关注于元代文学的研究。2014年8月在内蒙古通辽召开的“元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元代文学学会(筹)成立大会”,聚集全国数百位专家学者,研讨元代文学研究中的学术问题,筹备成立了元代文学学会。可以说,这是元代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断代史研究,取得其独立性,获得与唐、宋、明、清等断代文学相并立的地位的标志。而元代各体文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查洪德先生《元代诗学通论》全面梳理了元代诗学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填补了元代诗学的相对空白,这是一个大的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而关于元代诗文,则还有许多具体的论题亟待深入。
所有这些现象,元代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它的薄弱,它的研究反拨,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元代文学本身做一个整体的思考。元代文学的整体特色,包括导致其接受现状的,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元代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整体的民族性问题、理学的问题,这是研究元代文学绕不过去的大的背景。这些背景问题,也是基础性问题,决定了元代文学的整体特色、风貌、风格趋势,也影响了其接受状况。我们有必要从民族和理学这两个大的方面来重新详细审视元代文学本身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民族和理学的视角,来进行关于元代文学整体审观,并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是有必要的。
第一,民族性对元代文学的影响是根本的、巨大的。这首先就体现在元代文学的接受上。民族性作为一个根本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基础上所生发的王朝、地域问题一起,影响了元代文学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位列。这使得元代文学具有区别于其他朝代文学的时间和地域特色,即:元代文学总是在宋、辽、金、元四个有着历史时间的朝代交叠中存在,而且,元王朝在历史推进、朝代交叠过程中的南北分界变化也使得元代文学具有浓厚的南北地域分野的特色。而伴随时间朝代交叠、地域分野和地域的交叠,这又使得元代文学与宋、辽、金文学一起,具有相融通的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时仍然占领着文化霸权的汉族士人所代表的宋学共性。不管宋辽金元这个纷繁的历史时段,其民族性的特色被以怎样的程度凸显出来,体现在朝代更迭、政治、地域分界上,在文化和文学领域,宋学依然是占统领地位的,这是元代文学的基本特色。而民族性主导下的南北分野的大的地域特色,也使得元代社会内部,元代文学的自性生发中,更加呈现出地域的差别,以及多民族共在的情况下,元代社会中生存状态相对自由的文人的个性张扬。
民族性对元代文学接受影响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后世的民族偏见对其接受和研究的直接影响。首先,元代文学在后世接受相对较缓,其价值相对不被认可,这尤其体现在明清两代。近现代虽然民族偏见有所消除,然元代诗文研究仍然滞缓,人们仍习惯将元曲作为这个朝代的文学主体,而无意中却在整体上俗化和贬低其他文学题材和元代文学整体的价值。具体到当下的研究中,则体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元代文学被附属于其他朝代和地域的研究;二是研究中的大量重心于散曲和戏剧,而诗文研究则相对薄弱;三是元代文学思想研究中仍然不离王朝和民族的差别对待或说是偏见。
具体到元代文学内部,则可发现,民族性首先对文人身份差别有所影响,这由于元代士人的心态。蒙元的统治带来中国版图地域、王朝的变更,同时带来元代文人构成的民族差别和元代文学的异族征候,且在纵向历时的过程中,产生遗民身份主导的遗民文学。这种文人身份的整体构成,影响于元代文学,使其呈现出杂糅多体的图景,使得元曲为代表的叙事文学得到长足发展,而诗文抒情也有了更自由和个性的解放。在元代初期,北方文人,包括少数民族文人,也在元王朝建立之初,社会重整的大趋势下,自然地走向儒家用世的情怀。而南方文人则在社会大纷乱、大变革之时,以南方汉族士人的悲观失落情绪,呈现出杂糅诸家思想和流而为文的趋势。而在整个元代历史中,由于民族性带来的整个社会风气的自由大气,使得元代中后期文人心态和价值取向普遍走向现实和个人利欲关注。文人的基本情感回归于直接的利欲心理,或者走向佛、道思想,以求安乐自慰,或者干脆走向纵欲。
不仅文人身份和心态,民族性更是具体地渗透并影响于元诗、元曲的整体文学风貌。最为明显的是少数民族作家及其所带有的民族本色的融入,比如他们游牧、游商的“游”的视角和本色,他们学习汉族士文化人和文学的诸多“学”的痕迹。其中,萨都剌是一个代表。民族性影响于元诗整体,则体现为一种整体的民族性征候,即元诗的大气和主情的趋势。元诗的一个普遍特色,是诗情的相对大气,这与元诗的异族融入及整体的民族特色有关。元代有代表性的馆阁文人和盛元诗风也有民族性主导下社会风尚影响的原因。而元代诗坛整体宗唐得古的诗学取向,也与其尚大的民族性选择有关。这是一种崇尚直接和厌弃伪饰的民族性格,即使对于生命愁怀的抒写,也以一种直接的抒情性而有别于其他朝代,因而赋有元代的民族大气特色。在元曲中,民族性的征候则表征为关于利欲问题的世俗抒情。元曲的“豪放”,其关于利欲的主题,是标志元曲的特色,其内在仍与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影响下的整体社会风尚休戚相关。
第二,除开民族性,理学是影响元代文学的又一重要因素。理学的影响主要在于诗文,在于元代文学作为正统的文学传承(这多是在诗文等主流和统领性的汉族士人雅文学的意义上,而非戏曲小说一类非文人主流的文学样式上)中不可缺少的,延续而非断裂的一环的基本风貌和流脉。理学对元代诗文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性情抒写。元代有许多理学家文人,然除开这些有特定身份标志的文人,其他文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理学影响。至少,理学作为宋代以来对整个社会文化和文人圈子影响最大的一种思想,作为一种大的背景性思想,元代的文人对理学总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理学中讲求真的、自然的性情,而元诗中的性情书写正是在理学的影响下,具有了求真与自然的特点。同时,理学影响于诗人,也对诗人心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求真的特点使得元代诗人不屑掩饰情感,大胆而直接的思想情感表达使其具有了个性突出的一面。而理学中追求自然自发境界的特点又使得元代诗人的心性更趋向平和。所以在元代诗歌中,我们总能看见个性突出、直抒性情的书写,也能看见自然恬淡的诗风。以具体的诗人为代表,梳理元代诗歌发展流脉,可以发现元诗经历了由前中期北方文人的约情归性到中后期南方文人性情张显的发展过程。比如前期刘秉忠诗风的通达萧散,胡祗的以真为尚和“深心”“自得”,后期杨维桢诗文中的个性突出。
另外,理学影响于元代文学,也在于元代的文论思想,这仍然主于元人文论思想中关于性情的问题。郝经和方回,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理学家文人,郝经是元代北方文人的一个杰出代表。元代北方文人受理学影响较大,他们的文论思想也体现出浓厚的理学色彩,有着较多的关乎的性情求真的文论思想。而作为元代南方文人,特别是文论家的典型代表,方回的文论思想则更体现出元代南方汉族文人的文论特点。学界对于方回的文论思想研究较多。以方回研究中涉及尚少的论诗诗为例,可理清方回文论中所谓“活法”的性情内涵。方回讲求性情与法度结合,也是理学“自然”之尚的影响,而方回的儒家情怀,他的尚“朴”的诗学理想,无不体现了儒家,特别是理学家的自然求真的性情影响。在方回的论诗《诗思》十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诗论体系,看到方回主于“意到”和骚雅清新的诗评取向,其中无不体现着理学自然求真的性情取向。
总之,元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其方方面面都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那就是民族性和理学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是构成元代文学整体特色的最根本的因素。民族性和理学性情影响及于元代文学的接受、文人心态、文体构成、文学风格、性情书写、发展趋势、文论思想等各个方面,而共同形成了元代文学的整体风貌。民族与理学问题,是元代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基本的背景性问题,它不仅是一种研究视角,更是深入认识和整体把握元代文学的依托。我们有必要深入探掘民族与理学因素与元代文学整体的必然联系与影响,从整体上审视和认识元代文学,也从整体上对于元代文学的基本风貌、根本特征,其作为元代文学的“元代”性独特朝代标志,进行了一个整体的阐释、求证和把握。
作者:何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青年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