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燕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论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化》中的问题意识
⊙ 胡燕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阿尔君·阿帕杜莱主编的《全球化》所收录的十八篇论文汇集了多个国家的十余位知名学者针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自其问世以来,该选集被许多国家的各类著述与文章反复引述与阐释,可谓评价颇高。由此,本文通过考察该选集所涉及的全球化的概念、维度以及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等问题,探讨其在理论观念、批评范式与撰著方法等方面所呈现出的诸种特征。
阿尔君·阿帕杜莱 《全球化》 特征揭示 当下意义
近年来,全球化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相关研究可谓成果辈出,其中当代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家阿尔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主编的《全球化》堪称是其中的翘楚。该选集的英文原版出版于2000年,身为美国印度裔学者的主编阿帕杜莱既秉持独特的全球与本土交汇视野,又通晓人类学文献,且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深有研究。该选集收录了诸多学者围绕着全球化的诸种热点问题而撰写的文章,突破了既有研究的限域,广涉全球化的概念、维度以及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等问题。
在编纂该书之前,阿帕杜莱曾出版专著《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Arjun Appadurai,Minneappolis,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其中重审了既有的有关全球化的观点。例如,已故加拿大传播学家,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将人类生活的世界予以理论化考察,并称其为“地球村(global village)”,此种观念在全球化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阿帕杜莱批评类似理论高估了新媒体秩序下的社群主义意涵,进而指出:如今的世界似乎是根状茎式的,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一方面召唤出理论去解说无根、异化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一方面营造着电子媒介下亲密感的幻想或噩梦。由此,“我们现在明白,由于媒体的存在,每当我们想说地球村时,必须要记得媒体创造的社群是‘无地域感的(no sense of place)’。”①基于此,选集对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理论观念与操作实践进行了梳理与阐述。
一方面,依据基础研究而言,该选集厘定全球化的概念指向。基于该选集的编撰理念,“全球化”不是空泛的术语,也不应该是含混的概念,因而亟待予以梳理,从而划定其涉及领域、厘定其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由此,该选集中的《全球化的史前史:变化中的切尔卡西亚身份》一文指出:“无论全球化这个概念有多五花八门,逐渐达成的共识是,全球化是这个概念指向的各种进程。不管是阐释现代性、文化混杂、商品流通、跨国移民,还是政治身份,全球化理论大部分指向未来,试图预示新的千禧年,同时避开线性、目的论与可预测性这些概念。……全球化代表了一种当下的理论。全球化强烈地表达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已有的世界/一个未知的世界’,把握了总处在新生前夜的世界的间性本质。”
另一方面,针对实践研究来看,该选集关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指出,全球化的来源诸多,“社会科学家们,尤其是经济学家们担心市场与管制失序会产生更多的财富,但以增加不平等为代价;政治科学家们则担心,如果全球化真的能够造就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他们的研究领域会随着他们最在意的研究对象——民族国家——的消失而消失;文化理论家们,尤其是文化马克思主义者们担心的是,即便他们确信自己对资本所知道的一切,仍然会有一些新的、令人尴尬的‘平等的可能性’藏在资本的运行机制中;历史学家们曾经担心‘新’的问题,现在则意识到全球化可能不属于他们所熟悉的关于大尺度历史转折的文献。”基于此,该选集基于全球化的诸种发展领域展开了具体阐释。其中,《草根全球化与研究的想象力》一文针对“草根全球化”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走向指出:草根全球化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其核心行动者对于全球化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致力于建构一个跨国网络以推进其利益的草根全球化运动还没有看到,这种草根全球化或许可以产生区位上的、信息化的和政治化的弹性(flexibility),后者目前正被全球公司及其国家—市民(state-civic)同盟所垄断”。
该选集所收论文的作者来自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多个国家,他们身份多元,包括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文化评论
家、艺术家、摄影师以及制图师等。他们的研究对象各异,规模与形式也不尽相同。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他们的研究以及相关论战都是基于不同层面针对有关全球化的若干前沿论题而展开的。与之相应,该书依据全球化多维度的结构模式与发展进程,广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历史、地理、心理与社会等诸种学科与研究领域,涵盖了全球化问题的诸多层面,例如,领土争端、主权政治、地图制作、媒体言说、未来伦理、表象经济、世界音乐以及妇女权利等。
与之相应,该选集编者阿帕杜莱区分了全球化语境下诸种组织或扰乱全球潮流的想象景观,即:种族景观、媒介景观、技术景观、金融景观以及意识形态景观等。与之相应,该选集其他作者普遍认为阿帕杜莱理论化了一个综合且复杂的全球互动体系,进而并未将全球化视为是一个同质化、均质化或无差异的现象或论其优劣,而是将其看作一种组织异质化的方式,对此予以了回应与深入探讨。比如,荆子馨在其收录该选集的论文《区域全球化,全球区域化:晚期资本时代的大众文化与亚洲主义》中指出:“在全球化下,这些潮流绝不是中心化的或统一的。”基于此,该选集数篇文章论及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所日益呈现出的多元景观,针对全球化的多重维度进行了阐释。
以全球化文化维度的研究为例,在阿帕杜莱看来,“当今全球文化的核心特质,在于相同与差异相互作用、彼此吞噬,从而各自声称自己成功操纵着耀武扬威的统一性与恢复活力的特殊性这一对孪生启蒙观念。”②由此,该选集运用翔实而生动的诸多范例展现了全球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认同,而在另一方面则又扩散了文化身份等双重效用。例如,该选集中的《经济现代性的矛盾性发明》的作者让-弗朗索瓦·巴亚尔基于文化的本质问题指出:“无论如何,文化不是一个既定的东西。它是被发明甚至被借来的。以至于任何试图定义正宗的、土著的或传统的东西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荆子馨则依据全球语境表明,“文化的全球化明显属于全球交流和全球市场的巨大扩张和延展。事实上,人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几乎迅速且可见地在如下语境下进行:各种关系是通过符号而不是物质产品得到调解的。然而,不管全球化当中经济和文化的本质(且辩证)的关系如何,文化进程的理论基础初看上去似乎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化并不一致。”
世界格局中的全球化进程中本土化或区域化并未消解,而是日益共同呈现出依存、渗透、互补与融合的繁复联系。正如与萨义德、斯皮瓦克同被誉为后殖民理论“三剑客”、专事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研究的霍米·巴巴所指出的,“秉持‘叙事的权利’作为能帮助我们在全球化世界中获得自己的国族和社群身份认同的途径,要求我们修正对公民‘象征身份’以及对归属感迷思的认知;我们必须懂得设身处地,从源头上理解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历史与地理环境。”③鉴于此,该选集基于问题意识对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设问如下:“为什么全球化必然导致区域化的形成?或者,换种方式说,为什么区域主义对全球主义而言是本质性的?”“为什么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产生了多重的区域主义关联?区域主义是全球化的结果,还是对全球化的回应?在全球文化的回路里,一种区域主义的文化,或这样一种文化的概念化,如何可能?”由此,该选集基于多重层面梳理与阐释了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的诸种联系。
首先是针对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关系的考察。例如,该选集中的《区域全球化,全球区域化:晚期资本时代的大众文化与亚洲主义》基于区域化之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作用指出:“如果全球化要被视为空间当中的一个进程,而本土化要被理解为地方的一种特殊性,那么,区域似乎是一个‘之间’的地带,是一种地缘政治的现实和一种被建构起来的话语性,它既在其跨国的去地域化当中被空间化,也在一种历史性发明的地理学所限制的特殊形构中被重新地域化。”此外,该文还通过描摹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互补进程表明,“区域是全球整合和区域自主的相互斗争的力量发生汇聚的重要位置。所以,不考虑其对抗的姿态和斗争的修辞,不同的区域化是整合和协作的必然相似的进程。”又如,该选集中的论文《草根全球化与研究的想象力》中展现了作为区域的集合的世界图景,指出:“决定我们区域研究的当前图景的大区域不是永久性的地理学事实,而是可以用于全球的地理与文化过程研究的问题式启发性装置(devices)。”
其次是依据研究范式的辨析。例如,阿帕杜莱认为,区域研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作为学者们的避风港,针对全球社会文化变迁展开出位之思;另一方面其倾向于狭义文献学的特质又使其往往过度认同于自身专精的领域。由此,区域研究作为为数不多的砝码之一,可以平衡美国学术界,乃至更广泛的美国社会持续将世界偌大部分边缘化的趋势。鉴于此,在他看来,在全球化语境中开展区域研究是大有裨益的,“它能够提醒我们,全球化自身在深层程度上是一种历史的不平衡的乃至地方化的进程。全球化并不必然,甚至也并不经常意味着同质化或美国化;既然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社会对现代性材料的运用各不相同,那么我们仍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对特定区域的地理、历史和语言进行深入研究。”④基于此,他在该选集的《草根全球化与研究的想象力》一文中指出当前存在的区域研究范式的困难在于“它倾向于把一个具有明显稳定性的特定构造布局误解为空间、领土和文化组织的永久性联合”。
再者是基于当下语境的前景剖析。阿帕杜莱在该选集中立足当前的国际环境指出:“不同区域的活动者现在有了复杂的利益和能力去建构世界图景,而他们的互动恰恰影响了全球过程。”因此,区域研究必须考虑到区域关系中的世界层面,“这种考虑对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前提,尤其是当研究的对象本身已经具有了国际的、跨国的或全球的向度,且对人类科学利益攸关的时候。”此外,该选集的《区域全球化,全球区域化:晚期资本时代的大众文化与亚洲主义》一文则基于目前的现实状况指明国际体系中区域维度的特征,认为,“在当下的历史关头,区域主义在民族自主性的侵蚀和资本主义的去区域化之间进行调解,以实现跨国资本的重新地域化。然而,恰恰因为区域主义的暂时性和调解的地位,它们必须同它们所属的更大的国际体系建立关系,也同构成它们的不同民族体系建立关系。”
综上所述,该文集通过诸篇文章兼具理论阐发与案例分析所形成的合力为全球化的文化研究建构了崭新的框架,展示了全球化的理论基础与延展空间。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具有诸种显著特征,呈现出新的全球化因素取代旧的全球化因素的不断新陈代谢、优胜劣汰的复杂辩证过程。虽然英国脱欧等事件引发了去全球化或者抵制全球化的论证,但其无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现实的全球化作为复杂的综合整体,不仅推动了同质性,而且催生了差异性,是一体化与分裂化、集中化与分散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统一体。鉴于国际环境与发展态势的多元复杂,有关全球化的论战必将长期持续,而相应理论与实践依然任重道远。
①②④[美]阿尔君·阿帕杜莱:《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刘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4页,第37页,第56页。
③[印度]霍米·巴巴:《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张颂仁、陈光兴、高士明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
[1][美]阿尔君·阿帕杜莱主编.全球化[M].韩许高,王,程毅,高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胡燕春,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以来中国对当代美国文论的接受状况与反思研究”(14BZW172),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1世纪以来中美当代文学理论领域的交流研究”(025145306000),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研究”(201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