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读写分离现象,只有整合两种语言技能,才能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解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角度出发,研究读写整合的必要性和类型,从而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三段五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希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输入和输出。
关键词: 读写关系 读写整合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引言
大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不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而是运用分别重点培养和训练的方式,从而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结果收效甚微。所以,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有效地整合两种技能,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提高,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早在唐代,诗人杜甫就指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了二者关系:“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
我国著名的英语教学法专家李庭芗在《英语教学法》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技能的关系:“在英语教学里,写能加强读;读能促进写。阅读是吸收,为写作提供语言、内容和临摹的典范。写又是促进学生对词形的辨认,从而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2]
从认知心理学方面分析,阅读与写作依赖于同样的或相似的知识陈述、认知加工、上下文关系及其约束[3]。阅读和写作是基于一定的“共享知识”的活动,具有共同的认知策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写作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模拟阅读行为,而阅读是一种知识再构建的模拟写作行为。换言之,二者拥有相同的认知机制,即阅读者和写作者都是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经历了语篇的构建过程,写作者和阅读者在头脑中构建语篇时是从同一个“资料库”里提取资源[4]。
二、读写整合
在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紧密而不可割裂的关系后,教师应当将二者贯通起来进行教学,即整合两种语言技能。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王蔷教授从语言技能整合要素的视角,把语言技能整合类型划分为简单整合(两种技能整合)和复杂整合(三种及三种以上技能整合)[5]。本文将探讨的是简单整合类型。
(一)高中英语读写整合类型
根据当前使用的教材,高中英语语篇写作基本上可以分为模仿性写作(仿写)和创造性写作(创写)。仿写多以学习和训练为目的,一般始于一种文体的学习和模仿阶段,也被称为学习性写作。创写多以交流思想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目的,用于一种文体的练习和熟练使用阶段[6]。在高中教学阶段,受语言和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创造性写作上的发挥空间不大,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创写。
依据以上写作类型的划分,从课堂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读写整合类型进一步划分为阅读仿写(reading for writing)和阅读创写(reading and writing)。阅读仿写指的是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关联性强,阅读是为了给写作提供范本。阅读创写指的是阅读材料与写作任务相关性不大,可能仅仅与体裁、话题、语篇结构、句型、词汇中的一项或几项相关。
(二)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我国著名英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先生最早提出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构建框架,渗透着语言技能整合教学的思想,他主张“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实现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培养的统一”[7]。广西师范大学的刘上扶先生提出了“阅读-讨论-写作”的综合教学模式,他认为:“这种综合教学法着眼于三个教学环节,即把阅读、讨论、写作贯通起来,也可以把读、听、说、写有机结合起来”[8]。在此基础上,浙江师范大学的罗晓杰教授依据全语言交际教学理论、批判性阅读理论和重过程写作教学理论,提出了“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三段”是指读、说、写三个教学阶段,“七步”是指话题导入、读前预测、快速阅读、读后讨论、写前训练、初稿写作和初稿评改[9]。
基于前辈的研究成果,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段五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三段”是指读、说、写三个教学阶段,“五步”是指精读、泛读、讨论、写作和评改五个教学步骤。通过精读一篇文本和泛读一篇相关文本,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为写作提供素材或框架,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班或小组讨论,进一步增强写作基础,然后开始有准备的写作,最后通过自评和组评验证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例
(一)教学目的:运用阅读技巧品味英语语言的美,让学生学会用平实的语言生动描述一个故事或人物,传达人生哲理。
(二)教学内容:Christmas Cheer & I was in rush as always ...
教材分析:第一篇精读材料选用的是21世纪学生英语报(高三版)第541期,第二篇泛读文本选用的是2009年浙江省高考阅读理解A篇。教材的选用旨在告诉学生要重视平常学习中的有效积累,只要“有心”,处处是可以学习的写作范本和素材。
(三)教学课时:2个课时。因为需要解读两篇文章,进行课堂讨论和写作及评改,所以需2个课时才能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步骤与设计说明:
Step one: Intensive reading
a. Show the title “Christmas Cheer” and a picture,ask students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and ask them to think about the things related to Christmas and cheer.
b. Skim the passag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Did Matt (the author) feel happy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y?”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se expressions?”
c. Scan the passage to organize the main idea by looking for the factors: when,who and what.
d.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What did Pa do?”“What kind of person is he?”“Was Widow Jensens life easy or hard?”“Did she need any help?”“What was her reaction to the help?”“How did Mats feeling change?”
e. Discuss “What is the best gift Matt received from his father?”
设计说明:通过渗透标题预测、略读和扫读、阶梯式提问等阅读技巧,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以期产生共鸣,着重关注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的语言。
Step two:Extensive reading
Get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Why was the writer in a hurry?”“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the elderly woman gave him a smile?” “What made the writer change his mind to give the flower to the elderly woman?” “Was his girlfriend angry about him?”“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设计说明:通过对这篇在话题、写作手法和语言运用上与第一篇文章相似的材料的快速阅读,使学生再次明白如何使用一些“小词”进行深刻的描述,从而表现普通人的真善美。
Step three:discussion
Get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second story?”“Does it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Christmas Cheer?”
设计说明:通过对第二篇文章主旨大意的概括,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Step four:Writing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tory with the title—the Best Gift in My Life.
设计说明:通过两篇文章阅读的输入和写作手法、要点的铺垫,学生对于相同类型的文章写作已经大体掌握,操作起来不会觉得困难,应该学会了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Step five:Assessment
Ask students to correct spelling and grammar mistakes by themselves first,and then in a group of four,make assessment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tent,organization,language and handwriting.
设计说明:首先让学生自查拼写和语法方面的小错误,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改。
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我们应正视读写分离教学导致的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滞后的现象,实施三段五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保证课堂上有效的输入,同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输出氛围,真正做到“以读促写”和“以写带读”,形成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3.
[3]Tieney R J,Shanahan T.Research on the Reading- writing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s,Translations,and Outcomes[A].Barr R,Kamil M L,Mosenthal P,Person P D.(Eds).The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Vol.2[C].New York:Longman,1991.
[4]吴浩.读写整合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13.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0.
[6]罗晓杰.高中英语读写技能整合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0.
[7]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4-27.
[8]刘上扶.英语写作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57.
[9]罗晓杰.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