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国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怎么办?最终的办法只能是“抱朴守一”: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第4次中东战争和1973年的石油禁运,有力证明了,“大是大非”面前文明冲突如何“一触即发”。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从道义上对“阿拉伯兄弟”埃及和叙利亚表示支持外,约旦、伊拉克、阿尔及利亚、阿曼、沙特、科威特、利比亚、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迅速集中在一起,各尽所能,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武器物资出武器物资,踊跃参与到“复仇以色列”的军事准备和军事行动中。
不但如此,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组成的欧佩克还推出了涨价、禁运、减产的“石油武器”,试图经由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性威慑,减弱以色列从它们那里获得的“庇护”。
从阿拉伯世界的视角,1973年属于“为真主而战”的年份。从美国和相关西方发达国家的视角看,该年发生的一切,实际上则是一场“中东到底谁说了算”,或者至少“石油到底谁说了算”的较量。
所以,虽然瞬时美国物价暴涨、失业率上升、工业停滞、经济衰退等困难接踵而至,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西德、日本等也遭遇类似危机,美国在“石油武器”突袭面前的腰板,仍是挺得杠杠的。解除“石油禁运”谈判胶着之际,面对沙特、科威特等国停产、炸油田的“鱼死网破”式威胁,根本不为所动,始终摆出一副哪怕国内车不能开、飞机不能飞、生产生活不能正常开展,也会“不惜一战”摆平这件事的强硬态度。
结果是什么?实力战胜了要挟,利益勾兑战胜了文明对立。波斯湾产油国几无例外,陆续进入美国的“盟友”阵营。从此之后,阿拉伯社会和以色列的恩恩怨怨只能称为插曲,中东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随之,美国在中东以至全世界的石油富集地区,成为屁股“摸不得”的“大老虎”。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当一位顾问建议“必须接受”一个不再有科威特的世界时,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的回话斩钉截铁:“没那么简单。”随后,他丢向伊拉克的,是36个国家参与的近百万人联盟部队。只是,美国和石油的关系,称霸当老大,绝不是全部的戏份。从国家治理的成本收益角度,中东要说了算也好,石油要说了算也好,都是权宜之计,不是美国最终想要的。
1973年的石油禁运,给美国带来了两个深刻的教训。其一,石油对国家,真是太重要了。没有它,经济疲软不说,打起仗来都没那么从容。其二,参与石油禁运的国家,有多少都是曾经的盟友或后来的盟友、明面的盟友或潜在的盟友,有多少都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密切、亲密政治经济关系?沙特甚至还是美国全面超越英国、美元升级全球货币的主要战略合作伙伴。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怎么办?最终的办法只能是“抱朴守一”: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能源对外依赖程度愈来愈深的美国,“能源独立”的路径和前景,一段时间里,只能是概念、远景和探索。在此之前,更切实的选择,是确保能源不影响正常的国家运转。所以,持续若干年、耗时耗财耗精力的“以武服人”政策,便成为情非得已之选。
不过,以上场景仅仅是硬币的一面。几乎与此同时,“能源独立”日渐成为联邦决策的主轴之一。尼克松提出了“能源独立”,历经卡特、福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几任总统润色丰富后,到小布什的时候,“9·11”前,已被视为头号国策。1973年之后,美国倾军事、外交之力打造北美、南美、非洲油源的战略转向,与戮力发展油砂、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孜孜以求,其目标都指向这张底牌。
难怪,当有人对页岩油、页岩气量产仍持怀疑态度的时候,美国早实现了从石油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身;当还有人争论美国是否能够解除石油出口禁令的时候,美国已经准备“抽身”中东,与沙特等长期盟友 “貌合神离”。可以说,仅就能源支撑而言,美国正在准备拥抱自由发展的新时代。
遥想40多年前,亲历第4次中东战争和石油禁运事件全过程的基辛格,居美国国务卿之尊而感叹:“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多少人认为,这是其肺腑之言。可是,当了解到他还留着“暗度陈仓”的后手,随即就已帮助总统尼克松着手推动祖国从“屁股摸不得”的“老虎”变成“屁股摸不着”的“老虎”时,我们是不是要感叹:这人太会演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