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闯,周崇勇,张翔,李学伟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骨二科,江苏 泗洪 223900)
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股骨干骨折成为一种很常见的高能量损伤。临床上治疗股骨干骨折方法众多,髓内钉固定目前是公认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2月,采用在C臂机下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术中扩髓,置入匹配股骨髓腔直径的髓内钉并达到初始稳定,结合局部小切口单皮质锁定钢板,不破坏骨膜,增加骨折相对稳定性来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15例,获得了满意疗效。
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59岁,平均40岁。根据股骨干骨折AO分型:A3型3例,B2,B3型各6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1例,摔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5 d。
采用连续硬膜下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在C臂机引导下行牵引下复位。在患侧股骨大转子上2 cm处切开长约4 cm纵行切口,并用开口器在大粗隆顶点处开口,插入导针,并用扩髓器扩髓,置入匹配股骨峡部髓腔直径的髓内钉并达到初始稳定,顺利将远近端锁定,并于骨折处局部行长4~6 cm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股骨外侧肌,沿骨膜外插入6孔锁定钢板,置入单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使骨折端相对稳定。
术后2 d指导患者行踝关节主动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术后3 d指导患者行髋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7 d嘱患者下床锻炼。
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分别于术后3,6,9,15,18个月复查X线片,13例术后9~12个月愈合,2例18个月愈合,均未予以植骨,愈合率100%。
图1 术前正侧位X线片
图2 术后正侧位X线片
骨折愈合过程包括炎症、修复和再塑形三个阶段[1]。一般认为血肿的机化是骨折修复的第一步,而且也有实验表明,血肿里含有BMP成份,切开复位不仅会清除骨折的血肿机化组织,并且破坏了骨折的残存的骨膜血运,减慢了骨折端的愈合[2]。闭合复位髓内钉可以不清除骨折端的机化血凝块,不破坏骨膜血运,所以闭合复位不会影响血肿的机化过程,也不会对骨折端的骨膜血运造成影响,同时减少感染机会,也不会因为骨折周围软组织再次损伤而造成大量失血,所以患者很少进行输血治疗,减轻了患者负担,同时减少了输血的并发症和血液疾病的传播。
髓内钉主要通过力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股骨干骨折后,置入匹配股骨峡部髓腔直径的髓内钉并达到初始稳定,采用远近端锁定进行固定,形成骨与钉之间的相对稳定固定。首先扩髓挤压骨膜基质细胞到达骨折部位,具有直接成骨作用,同时早期下地行走,使骨折断端直接骨接触有利于增加断端应力,促进骨愈合。而单皮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于股骨干断端粉碎性且不稳定的病例,在保护骨膜的前提下进行生物学固定,增加骨折端的相对稳定性,有效地促进了骨折端的愈合。
本组病例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固定结合单皮质锁定钢板局部小切口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目的是不干扰骨折局部的血运,并使粉碎骨折断端之间形成较稳定的生物力学状态,也就是现在BO所说的生物力学固定。这种结构在髓内钉早期承担骨骼的全部负荷,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时增加对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具有微创、出血少的优点,术后7 d即可下地扶拐部分负重,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手术时间短,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同时不需行植骨术,降低了感染等手术风险,是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之一。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7.
[2]陆裕朴,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