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仕平(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休养三区,江苏 淮安 223002)
张锦林 季屹红 司 宏 倪美鑫(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通 226300)
余 敏(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张一飞 张婷婷(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刘艳粉(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肖翠梅 古会苑 李桂宝* 林雪米 成少兰(广东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英德 513000)
金志恒(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效果评价
胡仕平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休养三区,江苏 淮安 223002)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效果并评价。方法 选择在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9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则采取一般基础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初始泌乳时间、产后泌乳充足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占据很大的优势,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及充足的乳量,从而将母乳喂养率提高,值得应用于临床上。
优质护理;产后泌乳;常规护理;效果评价
一般产妇在产后的3 d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乳分泌量较少,无法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对母乳喂养的成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母乳喂养对婴儿具有健康、营养且促使其得到一定的抗体之效,不仅利于婴儿健康成长且对母体产后子宫收缩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保障产妇产后泌乳,增加泌乳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意义[1]。本文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98例,对其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98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6±6.2)岁,孕期为37~43周,顺产、剖宫产各有70例、28例,其中初产妇、经产妇各有88例、1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产式等方面均无存在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模式。观察组:本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首先建立几个护理小组,实施责任包干床边护理制度以明确职责,每组由护士长带领管理,做好交接班,并且护理人员须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更新服务理念,以母婴安全为服务宗旨,使得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更好的服务产妇及婴儿。②心理护理,产妇产后通常很大程度上都会产生焦虑、忧郁负性情绪,这对于母乳喂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其产后及时告知新生儿的性别、体质量、健康状况等,并给予早期接触,同时告知产妇其心理状态与乳汁分泌有极大相关的关系,并通过鼓励、支持的语言来激励以疏导心理,使其调节好心理状态,积极保持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情,以促进乳汁分泌。另可请专家或相关资深护士长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技巧,可给予其观看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护理的健康宣传视频、图片或册子,使其重视母乳喂养并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针对其家属进行健康宣传,使其家属共同关心、帮助产后母乳喂养。③为产妇产后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需设立一个产科爱婴区域,设置病房18个以上,监护室2个,单人房9个,其余的则是两人病房;对于两床间则挂手拉式布屏风隔开,婴儿应安置于和母亲一个空间内,这样更便于增强母喂养和母子间的感情;另还需注意的是每天都安排专人对产妇病房进行打扫,尤其是产妇床位,并保持病房内外整洁、安静,室内温度适宜、物品整齐不乱,且光线可根据产妇需求进行调节,尽量保证产妇和婴儿有良好的环境休息。④指导产妇每天使用温水洗浴乳房并保持清洁卫生,同时为促排乳对其乳房进行按摩,护理人员可先使用热毛巾热敷乳房,热度保持在50 ℃进行约10 min,按摩时双手要清洁消毒,从乳房壁开始用双手掌面的大小鱼际肌以螺旋式均匀进行,接着左手从左乳下方按摩至右乳上方,右手则在右乳下方按摩至左乳上方,双手作环形按摩,若乳房有硬结处不可进行挤、捏或搓,只可顺其乳头方向进行按摩,力度适中,以产妇感到酸胀为度,并将按摩手法教会产妇。也可借用吸乳器帮助产妇吸出乳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乳汁淤积,还可疏通乳腺管。⑤对于饮食方面,则指导其在产后6 h进食流质食物,并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红薯、大豆等,忌辛辣、生冷等食物。⑥给予婴儿进行沐浴与抚触,可让产妇与其家属隔着透明的玻璃观看护理人员对婴儿的沐浴与抚触,直到看完整个过程,使产妇在出院时能够护理好婴儿的皮肤、脐部;同时再次医嘱产妇相关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1.3 指标判定:产妇在分娩后有乳胀并在挤压乳房时能排出乳汁则为泌乳初始时间。在挤压产妇乳房时乳汁如涌且乳汁量超2 mL,新生儿哺乳后有满足感,大便>3次、小便>5次则为乳汁量充足。而在挤压乳房时乳汁量较少且<0.5 mL,婴儿哺乳后未能得到满足感,需奶粉喂哺后有满足感才停止哭闹,大便<2次、小便<5次则为乳汁量不足。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上述产妇产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与分析。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产后初始泌乳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初始泌乳时间较对照组占据很大的优势,P<0.05,见表1。
Practic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for Errors Reduction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ZHANG Jin-lin, JI Yi-hong, SI Hong, NI Mei-x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y was implemented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 to reduce error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QCC theory, various types of errors generated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were analysis and set goals, then strategies to solve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errors in the PIV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from 116 per week to 49 per week. Decrease of 57.76%, the error rate by a 1.19 percent decline to 0.46%. The width of decrease is 57.76% and the violation of operating was reduced from 1.19% to 0.46%. Conclusion Since QCC is implemented the errors in PIVAS are decreased an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are improved.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Errors reduction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初始泌乳时间的比较(n)
2.2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充足、满意比较:产后泌乳充足、满意例数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占据很大的优势,P<0.05。见表2。
分组 例数 母乳充足 母乳不足 满意对照组 49 30 19 31观察组 49 43 6 47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初始泌乳时间、产后泌乳充足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占据很大的优势,P<0.05。主要原因是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并且该护理模式通过规范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责任制方法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其心理、生理等展开,加上责任护士在病房的时间增多,对产妇各方面均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其病情的了解更全面、细致,从而真正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让产妇及其家属满意、放心,从而使得护理效果较好,同时也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及工作的专业[2]。表1看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初始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观察组给予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使产妇在产后有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以缓解其紧张的精神状态,更利于母乳喂养及乳汁分泌,同时在护理人员精心的指导、护理下,促使产妇的焦虑、担忧的不良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这与其他临床结果一致[3]。同时表2显示,对照组母乳充足为30例,母乳不足为19例,而满意度人数仅为31例,与观察组相比较均处于劣势,也许是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只完成产后基础的护理措施,不能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在提高护理服务工作中,如不重视产妇产后与婴儿的早接触、心理疏导、促排乳指导、健康宣教等,从而使得本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满意度不如观察组[4]。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其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汪兰芳.综合康复指导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2(35):7279.
[2] 刘晓芳.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7):131-132.
[3] 纪秀香.护理干预对产后泌乳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6(10):825.
[4] 黄文洁.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4(20):66-68.
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中的应用
张锦林 季屹红 司 宏 倪美鑫
(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通 226300)
【摘要】目的 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减少各类差错的发生。方法 按照品管圈理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产生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并实施解决的对策。结果 PIVAS药物配置差错显著降低,由活动前的每周116件降低至活动后的每周49件,下降幅度57.76%,差错率由1.19%下降到0.46%。结论 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配置差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差错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4-0291-02
基金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年),项目编号:S1192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1]。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每天为病区提供输液1500多袋,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PIVAS自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间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
表1 实施品管圈前后PIVAS平均每周差错件数比较
1.1 资料:来源于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活动记录及活动前后出现的差错数量和差错率。
1.2 方法
1.2.1 组圈、选定主题:9名药师、3名护士共12人,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成立品管圈,圈名:启航圈,对PIVAS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用评价打分法确定主题为降低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件数,差错是指PIVAS药师或护士发现的差错(内差)和输液送到病区,由病区护士发现的差错(外差)。
1.2.2 现状把握:根据PIVAS工作流程,2014年7月1日至28日我院PIVAS共配置输液38992袋,发生差错464次,总差错率1.19%,内差率1.13%。分析统计平均每周差错件数见表1,由表1看出,排药品规差错、排药数量差错、审方差错、停药差错为主要差错类型,其占比82.33%,根据80/20原则,确定改善重点即为这4项。
1.2.3 目标设定和解析[2]:活动前PIVAS平均差错件数为116件/周。圈成员分别按5分制为圈能力打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统计平均值为3.2,圈能力=平均分/最高分×100%,为64%,确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16-(116×82.33%×64%)=55件/周,改善幅度目标值=(现况值-目标值)/现况值=(116-55)/116×100%=52.59%。最终确定目标值为55件/周,改善幅度目标值为51.66%。通过鱼骨图从人员、设备、环境、药品这几大方面解析排药数量差错、排药品规差错、停药差错、审方差错的可能原因。
1.2.4 对策拟定与实施
1.2.4.1 排药差错防范措施[3]:①改进电脑程序,调整标签打印模式,由原来的6张一版改为单张打印,减轻排药人员的工作压力。②明确各环节的岗位职责,严禁同一人操作两个连续的环节,操作人员签字确认。③完善排班制度,弹性排班,高峰时段适当增加人员,减轻工作量;调整工作内容,减轻排药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差错。④严格核对制度,督促核对人员认真核对。⑤调整并固定药品位置,在易混淆药品的摆放药架上,制作悬挂不同颜色的提示牌。⑥专心排药,不做与工作无关之事,相互提醒,彼此督促。⑦对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等,实行考核准入制度。
1.2.4.2 停药错误防范措施:停药品种实行双人复核,停药时一人核对药瓶标签和药品,上架时另一人再逐一仔细核对。
1.2.4.3 审方错误对策措施:由高年资主管药师担任专职审方药师,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审方能力。
1.2.4.4 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实行动态管理:每月上旬对药品帐物相符、设施设备运转、各项登记记录等实行系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任何差错及时指出并纠正,同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每月下旬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
经过半年的品管圈活动,2014年12月1日至28日,我院PIVAS共配置输液42878袋,发生差错196次,总差错率0.46%,内差率0.45%,虽工作量增加,但差错率降低。活动后差错件数下降幅度=(活动前差错件数-活动后差错件数)/活动前差错件数=(116-49)/116 ×100%=57.76%。目标达标率为(49-116)/(55-116)×100%= 109.8%。活动前后差错发生件数见表1。同时,药师们在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品管手法等方面均取得正向提高。
我院PIVAS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详细分析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环节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拟定和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对策,显著降低了差错发生率,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4-9]。
品管圈活动在取得有形成果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圈员们从不敢说变得大胆说,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参与人员主动自我管理,个人能力得到认可,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团队合作、责任心、自信心和沟通协调的均有较大的提高。
总之,品管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模式,通过此次活动,圈员们学会了选定主题、把握现状、解析问题等一些列品管手法,同时成功应用于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药学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1.
[2] 刘荣.PDCA循环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23(6):429-432.
[3] 朱光辉,张友婷,吴瀛达,等.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5):482-484.
[4] 李全良,刘艳秋,卢小兰,等.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工作效率实践[J].中国药业,2015,24(4): 59-61.
[5] 袁荷花.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品管圈活动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药房,2013,24(29):2735-2737.
[6] 金灵泰.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剂过程差错中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4,26(5):132-133.
[7] 张友婷,乔丽曼,潘文合,等.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2):272-274.
[8] 周微,张杰,王锐,等.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破损率的应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7(8):999-1002.
[9] 姚旺,杨文硕.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利用品管圈降低外送差错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713-714.
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分析及策略研究
余 敏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目的 研究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研究策略。方法 搜集本院急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给予院外急救的167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从而制定提高院外急救的措施。结果 ①在167例实行院外急救的患者中,发生医疗纠纷30例,发生率为18.0%,P<0.05;②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服务态度不满意7.2%为主,其次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4.2%、收费过高3.6%,P<0.05;③13例服务态度不满意发生纠纷中,其中对出诊医护人员服务不满意占46.2%;调度室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占53.8%,P<0.05。结论 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所以医院应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急救资源储备,增加车辆和车次、降低收费等方式,提高医院院外急救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2.2;R197.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4-0293-01
院外急救是由于紧急、病症多样、涉及面广、患者病情错综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和意外情况发生等多种因素,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本研究搜集本院急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给予院外急救的167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从而制定提高院外急救的措施,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急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给予院外急救的1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16±5.27)岁,年龄25~79岁;女性78例,男性89例;出诊时间15 min~12 h,平均时间(3.16± 2.15)h;对比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搜集本院急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院外急救的167例事件为研究对象,统计事件中出现院外纠纷的案例数,分析导致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探究降低院外急救纠纷的发生率,提高院外急救。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数据分析软件对本文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数据均以(±s)表示,t检验和χ2检验所得计量、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分析:167例实行院外急救的患者中,发生医疗纠纷30例,发生率为18.0%。通过30例出现院外急救纠纷的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不满意13例、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7例、收费过高6例、对转送医院不满意2例、医护工作者操作1例、警报使用不当等1例;其中,以服务态度不满意7.2%为主,其次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4.2%、收费过高3.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服务态度不满意发生纠纷的分析:30例出现院外急救纠纷的事件中,服务态度不满意发生纠纷13例,发生率为7.2%,其中对出疹医护人员服务不满意6例,占46.2%;调度室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7例,占53.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院外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取法完善的规章制度,再加上工作的特殊性,如患者病情急、病种复杂、车载急救设备有限、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存在很大的风险性[2]。来自卫生部的统计年级数字表明,全国由于医患纠纷引发的冲击医院等恶性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发生的纠纷超过百万起[3]。经研究,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不满意、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收费过高、对转送医院不满意、医护工作者操作、警报使用不当等。本研究搜集本院急救科进行院外急救的167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结果显示:①在167例实行院外急救的患者中,发生医疗纠纷30例,发生率为18.0%;②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服务态度不满意7.2%为主,其次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4.2%、收费过高3.6%;③13例服务态度不满意发生纠纷中,其中对出疹医护人员服务不满意占46.2%;调度室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占53.8%。因此,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必须要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建立良好地、互信的护患关系。
3.2 降低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措施:降低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措施可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加强急救药械、仪器设备的储备,规范医疗服务制度等方式,全面提高医院的院外急救能力和医护工作者的素质,从而降低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现实中,院外急救的对象大多数是急危重患者,第一时间抢救患者是每个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但是由于患者家属对于疾病知识、抢救措施及病情发展的认识不足,导致在抢救的过程中,出现医疗纠纷情况。另外,受到院外急救的器械和设备的影响,延误派车,从而提高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此外,由于调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要根据病患的位置来安排医院急救车,做到“择近安排”,这就保证了救护车工作人员熟悉位置和地形,缩短赶往现场的时间,从而降低家属的不满意度。
综上所述,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所以医院应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急救资源储备,增加车辆和车次、降低收费等方式,提高医院院外急救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树梅.浅谈减少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举措[J].当代医学,2011,17 (27):27-28.
[2] 王见菊,冉飘.59起院前急救医疗纠纷投诉的探讨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4):314-316.
[3] 姜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2):154-156.
农民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几点问题分析
张一飞 张婷婷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如今有许多行业都有职业危害。因此当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要加强注意职业病的防范,在上岗前做好相关的职业健康体检。针对于农民工而言就业前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疾病以及职业禁忌证,降低了农民工的盲目择业。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4-0294-01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农民工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我国农民工关于职业病的治疗以及诊断却难以得到解决。本篇文章将对农民工职业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保障我国农民工的就业安全,报道如下。
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都为个体企业做事,环境较为恶劣同时设备简陋,工作和生活基本都混杂一起,严重缺少通风以及必要的劳动保护,工作场所便成为了职业病的主要发生地。而针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小自己企业的成本,严重忽视了劳动卫生工作以及安全。比如,农民工在应聘工作时对从事作业的性质进行了隐瞒;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的监测以及申报;未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的宣教,同时也并未给农民工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因为缺少职业病相关因素资料,在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职业病诊断时较为困难导致治疗不及时。
农民工四处找工作,工作地点非常不稳定,经常更换用人单位,而且在工作时并未与相关的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大部分企业在农民工离职后,要求归还与用人单位有关的证据。加之我国童工情况严重,部分农民工年龄均未满18岁,为了能够获得工作不惜使用假身份证以及假名字等,这样便进一步增加了调查工作的难度。目前有许多职业病都存在较长时间的潜伏期,例如尘肺病等潜伏期较长的疾病,使得农民工患病后查无依据。我国农民工收入较少,即便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也无法要求用人单位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甚至没有勇气要求用人单位出示职业病诊断报告以及相关资料。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大部分企业以及用人单位无视农民工的自身身体健康,使得农民工在发现患有职业病后难以取证、调查,对职业病的诊断造成了严重影响[1]。
正如之前所说,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自己从事的相关工作中隐含的职业病并不了解,尤其是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生产原料、性质、名称以及必要的自救和保护措施等都一无所知。农民工由于缺少必要的教育对劳保用品、防护措施等均不清楚,未按照规定的相关操作进行。即便发现自己已经患上职业病,也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手段进行检查、咨询,多数会选择综合医院进行治疗,严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在进行相关的取证工作时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从而难以明确诊断所患职业病。
众所周知,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在从事行业的过程中,由于接触放射性物质、粉尘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等导致所患的疾病。在对农民工职业病诊断的同时,需要提供出职业接触史,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用人单位要么拒绝提供相关的资料;要么会对农民工所患职业病的诊断情况进行隐瞒,逃避高额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即便提供了相关的职业史,但工伤保险未涉及到农民工群体,因此农民工的治疗费用仍需要用人单位自己承担,而用人单位则会经常更换法人代表、名称等,以各种借口拒绝承担高额医疗费用。针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而言多数都是跨省、跨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各地之间的协调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欠缺,导致了职业病的难以诊断以及无法准确的落实农民工的治疗费用[2]。
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诊断以及治疗难的现状,为农民工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以及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现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首先,应当不断提升执法力度,对于那些违法、违规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必须予以严惩和严处,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在农民工上岗前,需要不断加大宣教力度,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安全教育,要不断提升农民工的劳动安全知识、法律意识以及相关的卫生知识[3]。再者,需要不断提升不同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为农民工职业病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保障。最后,不断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法律援助,使农民工职业病诊断、治疗费用能够得到落实[4]。
农民工是我国主要劳动力,其自身的身体健康应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农民工自身也应当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就业前去相关的职业防治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查。在合同期快满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职业病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对身体造成的损伤,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保证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苏冬梅,梁宏立,李洁雅.农民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中几点问题浅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20(2):146-149.
[2] 李小萍,葛宪民,邹伟明,等.广西农民工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7):132-134.
[3] 张伟杰.劳动者职业病诊断要求不得拒绝[J].农村百事通,2012,12(7):123-125.
[4] 乔庆梅,柯常云.我国职业病防治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1,11(12):117-119.
静脉药物配置护士的差错及对策
刘艳粉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护士的差错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56284次静脉药物配置,发生86次差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7215次静脉药物配置,发生12次差错,分析差错原因及对策。结果 经合理防治后,差错及其隐患发生率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0.06%降低到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0.00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合理防治,能够减少可静脉药物配置差错,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4-0295-01
静脉给药在临床中时较为常用的给药方式,由于药物种类较多,每天配置大量药物,导致工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差错[1]。差错是指已发生严重的后果或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药物已出门的行为;内差则指在审核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未造成严重后果或未出门的差错[2]。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56284次静脉药物配置,及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7215次静脉药物配置,分析差错原因及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56284次静脉药物配置,发生86次差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7215次静脉药物配置,发生12次差错。
1.2 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56284次静脉药物配置均按照常规方法配置,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57215次静脉药物配置人员则需采用相应防治措施。①对工作人员均需提高岗前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均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执行,形成良好工作习惯,加强操作技术水平及安全意识,如有新进药品则需集中学习,对工作经验、心得体会进行积极交流,并及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由此可以进行积极互动[3],使得自身不足得到补充,通过取长补短使得能力得到提高。应用药学相关知识培训,经培训学习,使得工作人员对于药学发展形式进行充分了解,定期由药学人员进行授课,使得护士了解药物相溶性及配伍、稳定性等知识后方可以进行合理配置[4]。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培训制度及其管理措施。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在开展操作时均需按照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执行,由于护士在工作时通常无人监督,需单独完成工作,而且配药时具有较高重复性,存在高风险、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等特点,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单调枯燥极易导致操作人员存在心理认知及防范能力明显降低现象,由此极易导致配置出现差错,所以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者需对护士的职业道德进行积极有效教育,培养其责任心,并督促其及时改正不良习惯,认真按照要求开展工作,避免差错。
1.3 临床指标对比:观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与2013年1月至2013 年12月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差错发生率为0.06%,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差错发生率为0.00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因素导致差错及隐患原因见表1,药剂人员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导致差异及隐患见表2。
表1 药品因素导致差错及隐患原因分析
表2 药剂人员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统计分析
差错发生原因主要有两大类:①程序性问题:指在医疗机构的严格管理下,因药品而出现的问题是能够有效避免的,但由于未予以合理做法使得差错发生。此问题出现的原因通常是医护人员开展工作过程中并未加强责任感,使得工作时无法保持认真态度。开展工作时未对自我进行严格要求,自认为每天重复进行的工作不会发生误差,而且药物配置发生错误时,药师进行核对时也出现一定问题。②实质性问题:指配置人员由于自身无较为充实的药学知识。医护人员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应予以合理培训,如此方能够降低各类差错发生率。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差错发生率为0.06%,其差错及其隐患主要为品名类同、医师处方不合理、包装混淆、病区送错、药品摆放混乱,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问题、过度劳累、麻痹大意等,而通过合理防治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到0.008%,由此可知,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差错发生具有重要价值。总之,完善工作制度,积极培训,使得工作人员了解药物正确配置,保持正确工作态度,可以明显降低差错及隐患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金菊.差错分析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14-16.
[2] 方国枝,王守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贴签差错分析与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8-10.
[3] 刘文巧,刘桂昌,李正富,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排药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124-125.
运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
肖翠梅 古会苑 李桂宝* 林雪米 成少兰
(广东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英德 513000)
【摘要】目的 应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方法 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呼铃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6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由原来的87.25%下降到32.93%。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率的使用率,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QCC;呼叫铃;护理管理;骨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4-0296-02
*通讯作者:E-mail: ligui126.com@126.com
为了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营造安静和谐的休养环境,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我院骨科第一批在医院实施“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但是,由于我院医疗用房紧张,骨科病房系原来的传染科改建,病区范围大,布局分散,护士站与病房距离远,加之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患者使用呼叫铃的频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休息。2013 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们运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降低呼叫铃的使用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骨科病区病房24间,每间床位2~3张,病区床位共60张,年平均病床使用率108%。病区护士共18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10名,床护之比为1∶3.33。
1.2 QCC活动方法
1.2.1 成立QCC活动小组:小组成员11名,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组成,圈长通过选举产生,护士长担任辅导员。QCC成立以后,圈长负责对圈员进行品质管理知识培训,包括基础理论、原理、标准、操作方法,护士长负责监控。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圈徽,圈名为“同心圈”,圈徽喻意是护士要同心协力,携手合作,用护士的双手呵护生命,捧起希望。口号是“放我的真心在您的手心”。确定QCC活动的时间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QCC小组会议平均每月2次,每次30分钟。
1.2.2 确定QCC活动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利用集体智慧,找出我科目前护理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共6个主题,综合上级政策、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的评分,将得分最高者定为本次活动主题[1],最终确定为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再填写申请表上报护理部,审核通过后便正式启动。
1.2.3 现状调查:圈长制定“呼叫铃使用登记表”,圈员收集呼铃信息,白天由责任护士负责,中夜班由当班护士负责。护士听到铃声后应铃,根据呼铃原因以“正”字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下班前汇总,每月由圈长统计呼铃类别及次数,从科室电脑数据库中统计输液瓶数。结果,2013年10月1日至31日呼铃9263人次,其中与输液相关的呼铃8082人次,占呼铃总数的87.25%。其间输液5366瓶,拔针接瓶呼铃7026次,占总接瓶拔针数的75.86%,位居第一。2013年10月1日至31日呼铃情况见表1和图1。
1.2.4 原因分析:从表1看出,患者呼铃最多的原因是输液拔针接瓶,其次是输液不滴。此二项项累计占87.25%,根据80/20原则,即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造成,实际工作中只要解决关键的20%就解决了
表1 2013年10月1日至31日呼铃情况
图1 2013年10月1日至31日呼铃情况
80%的问题,那么需要重点改善此二项内容。通过患者调查及护士反省,认为护士工作主动性不强,依赖患者或家属呼叫,必须改变护士工作态度和工作流程,及时接瓶拔针是当前的迫切要求。
1.2.5 目标设定:根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的平均得分情况,计算圈能力为85.4%,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607-(4607×75.42%×85.4%)=35.59%。降幅50.27%。
1.2.6 对策实施:①改变工作模式。由小组责任制转换为个人包干责任制,每个护士负责3~4间病房,7~8张病床。②计算出输液时间控制表。根据输液量和输液速度计算出不同规格的输液时间,制成表格,粘贴在流动治疗车上,供护士参考。③改变工作流程。以前的工作流程为:注射——告知注意事项——铃响——应铃——处理;现在的流程为:注射——告知注意事项——对照滴速表,记录患者的输液瓶数及当前输液的滴完时间于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主动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完善相关设备。购买对讲机,病房护士与办公室护士分别携带,相互传达信息,如病房护士提示办公室护士及时配药,有计划地来回于护士站与病房之间,节约时间。⑤相互配合。护士之间要相互配合,如某位责任护士所管辖的病房有特殊情况,例如处理新收患者、手术患者、抢救患者时,要与相邻病房的护士沟通,告知其即将滴完的床号,让其帮忙处理,必要时报告组长或护士长,调整机动班协助。⑥用物准备齐全。每天下病房前应备好所有的物品,以免在执行护理的过程中物品不全,再返回办公室拿取,耽误时间。⑦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护士长每周对责任护士所管辖的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患者反应良好者给予加分,反应差者则扣分,并与评先评优挂钩。
1.2.7 效果评价:开展QCC活动以后,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的85.86%下降到32.93%,具体见图2。
图2 QCC活动前后呼叫铃使用率比较
病房床头呼叫铃是给患者应急所用,但由于护士工作主动性不强及其他种种原因往往造成呼叫铃滥用。病房铃声四起,噪音不断,严重影响患者休息,甚至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影响病情愈合。而我们将企业管理的QCC活动引用到护理管理之中,让圈员自发参与活动,发掘自己工作场所的缺陷,然后集思广益,想方设法弥补缺陷,解决护理问题。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2-3]。其动机是“我要做”,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行政管理的“要我做”模式[4],改变以前的惰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协作精神,减轻工作压力[5],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QCC管理中,全体圈员参与品质管理活动,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问题讨论、品管教育、成果发表等活动,让全体圈员紧密结合,团结合作,增进了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营造安静和谐的休养环境,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幸国.医院品毛质管理与技巧等[M].杭州: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25.
[2] 许晨耘,符林秋,陈克妮,等.以点还面全面推行医院品管圈活动[J].护理学杂志,2013,28(13):4-6.
[3] 叶妙满.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9(2):160.
[4] 金静芬,陈水红,邵林玲.品质管理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57-59.
[5] 潘喂敏.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管理,2012,12(11):41-45.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金志恒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不仅是了解患者病情、加强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基础,因此,发展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十分重要。本文就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内容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对目前我国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基本分析,最后,本文对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做出了总结并对未来的药学服务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4-0297-02
“以人为本”是医疗工作的核心思想,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则需要专业的医疗系统及优秀的医疗团队。在欧美一些国家,其临床药师的医学技术及药学知识都具有很扎实的功底,与此同时,他们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地开展各项药学服务,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的医疗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我国,临床药学的开展始于20世纪中后期,比美国落后了将近40年,因此,与美国相比,我国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其药学服务及医疗体系还需要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1.1 参与查房。临床药师要改变以往单纯以药物为主的思维方式,建立“药物为主,了解为辅;结合病情,合理用药”的思想体系,即:跟随医师到病房进行临床查房活动,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根据医师的用药依据及效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药物用量。与此同时,在患者服用药物的过程中,进行定期查房观察,了解患者的药疗情况,分析药物是否有效、患者是否适应其药物及药量、药物是否会对患者身体及各项器官功能产生影响等问题,从而达到及时分析解决潜在问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学服务目的。
1.2 进行ADR监测。ADR监测是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各项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像地高辛这类不良反应较强,治疗窗口较窄的药物,其不良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在进行临床药学服务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十分重要。药师每周临床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进行药物监测,查找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对特殊药品进行关注,当监测到不良反应时,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找出原因并适当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3 撰写药历。临床药师可以建立科学、规范化的药历,即: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记录、用药检查等情况的撰写、总结,进行分析并整理成册,从而达到跟踪患者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对患者药历的撰写,药师可以全过程的监护患者的用药情况,从而掌握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用药前后体征的变化、治疗方案的调整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主动地与医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1],从而提高药疗的准确性,为患者提高良好的药学服务。
1.4 开展药学咨询服务。首先,临床药师应为医师、护士提高药学咨询服务,即:药师要协同医务人员查找与相关药物及其疗效、用药反应等有关的药物文献,随时解答医师及护士的药学困惑,同时,定期向医疗人员普及相关的药物知识,从而提高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其次,临床药师应为患者提高药学咨询服务,即:通过面对面交流或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解决患者的用药困惑,为患者提供正确、合理的用药指导,同时,专门开设药物咨询门诊窗,为患者提高用药咨询服务,为患者普及科学、合理的药疗知识并提供正确的用药方法。
1.5 处方分析。临床药师要定期的对患者的病例及处方进行抽查、分析,找出处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若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则要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是抗菌药物应用不当还是药物用法有问题等,同时,临床药师还要就处方分析的情况向院方发出调查分析表,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药物的同时以达到减少重复用药、控制药费支出的目的。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进行ADR监测、开展药学咨询等各项药学服务不仅是了解患者病情、加强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基础,通过开展各项药学服务,药师可以对病患的用药情况及病情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管,从而实现合理用药、及时解决患者问题、减轻患者病痛的目的。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就药师参与临床药学服务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对临床药学服务认识不够。首先,我国各大医院的药师一直秉持“供药为主”的思想,认为只要及时提供临床所需的药物就足够了,从而导致医院管理及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工作性质及工作内容认识不足,进而影响了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认识与了解。其次,临床医护人员一直坚守临床岗位,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药师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临床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其认为该工作可有可无,对于配合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临床药学服务的顺利进行。
2.2 缺乏临床医学知识。目前,许多临床药师的药学功底十分深厚,但由于其缺乏临床知识,在进行临床药学服务时,很难掌握药物的临床作用意义,很难将专业的药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当中。与此同时,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学的发展更加注重专科专治,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使其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知识,因此,在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参与临床药疗时,很难有话语权,也很难取得临床医师的信任和配合[2],这就导致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2.3 交流沟通能力不足。在培训临床药师的过程当中,医疗机构往往重视的是药师人员的专业药学水平,而忽视了药师与患者、医护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这就导致临床药师在进行药学服务时难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与此同时,临床药师与医师人员专业上的差异使得在进行临床药疗时,其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从而导致医师无法正确理解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意义,也无法对药物的疗效及作用做出正确的判断及解读,从而影响了患者的药物使用及治疗。
2.4 工作灵活性较差。一些药师在进入临床药疗时,存在着较为偏差的思想,即:认为自己是医院派来检查医师用药的,因此,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其非常直接地改变用药方案,甚至在患者面前,指责护士的不合理操作,这种不灵活的工作方法,往往导致医师及护理人员对其存在一定的反感,从而为药师今后的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临床药师开展各项药学服务不仅是了解患者病情、加强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诸如:对临床药学认识不足、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交流沟通能力不足、工作灵活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研究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加强临床药师的沟通,从而达到加强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效益的目的。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国际化的发展,努力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3]。目前,临床药学服务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了医疗机构及患者的共同需求,因此,只要药师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积极做好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丽.浅谈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380-381.
[2] 陈志军,高文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6):589-591.
[3] 常花蕾,潘浩.我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5):478-480.
R473.71
B
1671-8194(2016)14-0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