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2016-07-11 06:44内蒙古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

薛 峰(内蒙古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薛 峰
(内蒙古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表现特征,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多发性硬化治疗的43例患者86只眼,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分别对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视野检查、散瞳直接检眼镜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86只眼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82.56%、70.93%、37.21%、20.93%。有45只眼出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占52.3%,其中5只眼为病程早期,表现为视盘炎,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以及中心暗点,占5.8% ;8例眼为病程中早期,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视野出现旁中心暗点或视野中有中心,占9.30%;32只眼为病程晚期,表现为视神经萎缩,视野表现为向心性缩窄,严重的患者其视野中心呈管状。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具体可表现为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经视网膜炎、视盘炎等症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应结合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视野检查的结果,以全面诊断多发性硬化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临床特征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可以累及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以及小脑等部位。有研究显示[1],视神经受累及率可达70%~80%。多发性硬化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若患者视力在短期内锐减,则其预后效果较差[2]。因此多发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的诊治极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发性硬化治疗的43例患者86只眼,其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9.8±2.5)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6.7 ±1.2)年。患者均表现为视力下降、上睑下垂、肢体麻木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分别对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视野检查、散瞳直接检眼镜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的特征。

2 结 果

经磁共振成像检查,43例患者的图像上均出现2个以上的脱髓鞘斑,多数脱髓鞘斑位于脑室周围,其余分布在视神经、视交叉、小脑以及脊髓白之内。经脑脊液检查,有18例患者指标异常,占20.93%。经直接检眼镜检查,有32例患者指标异常,占37.21%;其中8只眼表现为视盘边界模糊或充血水肿,有24只眼表现为视盘部分苍白或苍白。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中有71只表现异常,占82.5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86只眼有45只眼出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占52.3%,患者主要表现为视盘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其中5只眼表现为视盘炎,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以及中心暗点,占5.8%,早期患者的视盘表面呈辐射状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渗漏,部分患者形成微动脉瘤;后期患者的视盘以及视盘周围呈强荧光染色,视盘周围边界不清,且周围未见明显受累;8例眼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视野出现旁中心暗点或视野中有中心,占9.30%;视盘的改变情况与视盘炎基本相同。32只眼表现为视神经萎缩,视野表现为向心性缩窄,严重的患者其视野中心呈管状,早期造影的视盘荧光正常或减弱,后期造影的视盘边界出现清晰的强荧光染色。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指标异常情况[n(%)]

3 讨 论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疾病可以损害视神经,若视神经病变,则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会有相应的改变[3]。本组研究的86只眼中,有45只眼出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异常,占52.3%,有研究显示[4],若脊髓、球后视神经、视交叉部位发生病变,则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可显示正常,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检查出检眼镜不能观察到的微小病变,因此该检查方式仍具有较强优势。本组研究中,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为52.3%,明显高于直接检眼镜检查的37.21%。充分说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有效诊断多发性硬化的视神经损害情况,有效减少漏诊现象,提高临床诊断率。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多发性硬化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表现为视盘炎、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主要与视神经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受损可以有不同表现有关。

综上所述,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除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方式外,还应充分结合磁共振、视觉诱发电位、脑脊液检查等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诊断资料。

参考文献

[1]唐维强,魏世辉.多发性硬化合并眼运动功能障碍的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2):82-83.

[2]何放.多发性硬化性眼症误诊为单纯性视神经炎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90-391.

[3]吴卫平.应早期鉴别和区别治疗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2):108-112.

[4]彭静婷,张晓君,高玉红,等.视神经炎和早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害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2):166-171.

中图分类号:R7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138-01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基层医院门诊52例干眼的临床分析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