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福
(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德阳 618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雷志福
(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德阳 618100)
目的 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与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T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高龄IT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52例),B组为内固定手术组(72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B组(P<0.05),而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1、3、6个月,A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显著低于B组的15.28%(P<0.05)。结论 HHA与内固定治疗高龄ITF均具有显著疗效,HHA的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更少,但创伤较内固定更大,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是临床常见髋部骨折类型,以50岁以上老年人群较为常见,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4%[1]。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ITF的主要手段,由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及多种慢性疾病,在术式选择方面应充分兼顾患者的身体状况及骨折类型[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与内固定术治疗高龄IT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ITF患者12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A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52例),B组为内固定手术组(72例)。A组男21例,女31例,年龄75~88 (79.23±2.26)岁;致伤原因:40例跌伤,10例交通事故伤,2例高处坠落伤;Evans分型:28例Ⅲ型,20例Ⅳ型,4例Ⅴ型;合并症:6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B组男30例,女42例,年龄75~86(78.85±2.18)岁;致伤原因:51例跌伤,18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Evans分型:39例Ⅲ型,29例Ⅳ型,4例Ⅴ型;合并症:7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1例冠心病。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A组: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经髋关节后外侧行手术切口,逐层切开以充分显露关节囊以及骨折部位,采用股骨颈截骨,并将股骨头取出,保留股骨距1.0~1.5 cm,复位骨折碎块并将其绑扎固定,如无法复位的小碎骨块将其取出,常规将髋臼内软组织清除,注意保留大小转子部位体积相对较大的碎骨块以及大转子顶端部位的臀中肌附着点,将患者的下肢取屈膝、内旋内收位,然后采用髓腔锉进行扩髓处理。采用环形钢丝或加克氏针固定转子部位骨折块,对于粉碎性骨折且内侧缺失较为严重者,予以股骨颈皮质骨或者骨水泥进行填塞,以重建股骨距,选择骨水泥股骨柄假体进行置换术治疗;而对于股骨距较为完整者,则选择普通长度的假体进行治疗;对于股骨距碎裂者,选择长柄假体治疗。
1.2.2 B组:本组行PFNA内规定,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牵引复位,经股骨大粗隆顶部向上行长度4 cm的纵切口。在C臂机透视下植入髓腔导针并推入至股骨远端髓腔内,采用开口器进行开口直至股骨近端的髓腔中,常规扩髓处理,植入适宜型号的髓内钉,调整顶尾使其与大转子顶齐平。常规安装锁钉瞄准器,然后沿近端锁孔插入导针至股骨颈中。沿近端锁孔钻入导针直至股骨头的软骨下方0.5~1.0 cm部位,测定深度后置入螺旋刀片,根据骨折稳定情况应用远端锁钉进行固定,将瞄准器拆除,拧紧髓内钉尾端的螺帽。
1.3 观察指标:观察和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指标:A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B组(P<0 . 0 5),而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术后下地时间(d) 住院时间(d)A组 52 90.35±12.45 384.25±55.84 7.23±1.69 15.33±2.26 B组 72 65.83±6.97 274.63±36.43 15.45±3.36 21.48±3.97
2.2 术后Harris评分:术后1、3、6个月,A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A组 52 80.23±6.15 84.23±7.55 90.16±6.38 B组 72 63.49±4.69 70.43±6.28 82.29±5.97
2.3 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保守治疗高龄ITF极易发生肢体缩短、髋内翻、各种内科并发症,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报道显示,非手术治疗高龄ITF的病死率高出手术治疗的4.5倍。故认为对高龄ITF患者在无严重内科疾病的情况下,宜尽早实施手术治疗[2]。
PFNA属于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旋转、抗缩短能力,对于骨折部位骨膜以及血运几乎无破坏作用。临床研究表明,PFNA的外翻角明显减少,加之钉体较为细长,同时加设了防旋螺钉以及2枚拉力螺钉均较细,这种特殊的设计有效降低局部骨量的丢失、远端主钉应力集中以及拉力螺钉对于股骨头所造成的剪切力,同时还可提高骨折断端压力,同时减少并发症[3]。但部分患者在内固定术后虽然获得骨折愈合,但患者的体能及活动能力并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4]。
HHA是一种新型ITF治疗方法,对于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对于经内固定失败者具有明显的补救优势,但关于高龄ITF患者是否适合实施HHA尚存在较大争议。HHA操作较为简便,利用假体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能够减少并发症并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虽多于B组,但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此外,A组术后1、3、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且A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85%,较B组的15.28%显著缩短,与陈述祥等[6]报道相似。证实HHA较内固定术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因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但HHA属于大型手术,创伤较大,操作难度较大,术中骨水泥容易外溢进入骨折断裂隙内,从而影响术后骨折愈合,并存在感染、假体松动等风险。
总之,HHA与内固定术均能够有效治疗高龄ITF,二者各具优劣,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等合理选择术式。对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无法耐受HHA的不稳定型ITF患者,宜实施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对能够耐受大型手术、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可实施HHA术治疗,以改善临床预后。
[1] 王军,李宗原,石波,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短期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 (2):148-151.
[2] 索南昂秀.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68-3569.
[3] 朱道信,蔡幸健,杨怿斌,等.老年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PFN内固定手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26-27,28.
[4] 黄成国,叶君健.3种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12,25(7):549-553.
[5] 王广斌,付勤,刘忠厚,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6):404-406,446.
[6] 陈述祥,刘彦,陈丽君,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R683.42
B
1671-8194(2016)14-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