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剑洪
(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南昌330038)
论教育信息化管理实践中的领导力
任剑洪
(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南昌330038)
教育信息化被包含在社会信息化中,是社会信息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根据它就能够判定国家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能力。所以,这些年来,教育部门愈发重视教育信息化,并且提出以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口号,在相关文件中做了规划、部署,在这方面制定要求。该目标与信息化领导力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共通的,这些现象说明校长、学校领导、老师在信息化中愈发重要,处于领导地位,而且他们也做着领导所要完成的工作,三者构成较强的领导力,这样就有利于发展教育信息化,所以,信息化与信息化领导力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教育信息;管理实践;领导力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学校的教育方法、硬件设备就是教育信息化,这种认知就会淡化管理方面的信息,可是,计算机技术愈发成熟使得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愈发应用在学校的管理上,而且这种方式也越来越被校长、老师、家长认可。因为是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上改革而来的,所以大多数人对其感到熟悉且新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好方法。
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概念,大多数人喜欢研究老师的领导力,片面的来定义老师领导力的概念,并且常常忽视对信息领导力的全面探究,这样简单的探究也就不会得出精准的概念。
研究证明,对一个老师的评价不应该是片面的,应该从老师所有在校园内的活动中得出,作为一个老师不只是要帮助同学发展能力,也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本文认为老师的领导力应该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比如该老师的能力、教学领导力、专业能力等等,如今我们处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老师能力的表现多为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所以信息化领导力不止由一个部分组成。
2.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条件
全球的教育都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冲击。但是,和国外一比较,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起步太迟,尽管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依然充满了挑战,因为起步迟,所以比发达国家差一大截。针对这种现象,教育部在下发的文件中提出规划,用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教育信息化最主要的是以队伍建设作为基石,在文件中特意对其作出要求,国家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因其是教育发展阶段的标杆,所以要将这些评估标准规范化。但是与之前不一样的是,在此次下达的文件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理念——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从这个理念上可以得到更大的领导力理念。信息化领导力不再是之前的管理层面,而是在之前的层面上延伸得到的,这里就含有老师、集体的领导力。所以,尽快地研究学校领导力,得到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评判标准,以致评判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变得愈发重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信息化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样得到的研究数据就会成为提升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信息,就能够很轻松地发展教育信息化。
2.2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
一场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席卷了中国的每个学校,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学校管理者、老师、校长,这些人员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如果要想学校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得有一支优秀的队伍,这支队伍中要有所有的领导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高规格信息化领导力的团队里所有的领导者都要有信息化领导能力,并且要一直提升自身的这种能力。在建设信息化时,领导的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因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规划力、教学能力以及改革能力、领导能力等。所以,信息化领导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成为学校领导力发展中的一个必要因素。一些其他的指标都是为了配合领导力发展的次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现学校领导人员自身存在的一些能力问题,让这些领导人员认识到问题并且及时地改正,这样,信息化领导力就会得到提升。
2.3领导人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深入到我国的教育中,这就需要学校的老师以及管理者都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例如老师的专业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但是,也许会有老师、管理者忽视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就达不到学校的要求,会使得学校的发展停滞落后,对自己在这一行的发展也是有所影响的。假若学校里没有优秀的领导,学校就会失去生气,因为没有优秀教师、管理者的学校就像一艘没有指南针的船,在海上漂泊没有目标和方向。老师们不仅要对自己职业进行评价,还要想更多的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信息化领导力评价体系的出现势在必行。
我们知道教育信息化管理最主要的是领导,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环境中,学校的领导者能力与责任也越来越大了。他们一面管理着,一面指导着。管理工作维持着学校管理信息的运行,指导工作一般是学校的规划问题。所以,要想信息化管理工作长久发展就需要管理者身上具备管理与领导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燕相松.基于校园网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54-55.
[2]江飞君.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126-128.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42
G64
A
1673-0194(2016)13-0253-02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