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贝的到来,让妈妈们在护理上难度加大。在冬天,如何为早产的宝贝保暖更合适呢?从哪些方面下手呢?
早产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按体重计算的话,是成人的3倍,因此,其身体散热的速度也快,比成人快4倍。所以,早产儿的体温极不稳定。在寒冷天气里,如果保暖不当,严重的可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面色及四肢温度来判断。如果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且全身无汗,说明不需要再采取另外的保暖措施。
如果手脚发凉,体温可能低于36℃,体温在36℃以下表示保暖不足,应适当增加室温,添加衣被或采取其他取暖措施。早产儿体温过低,严重时可发生硬肿症,威胁其生命,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如果脸上有汗,手脚热且有不安、烦躁等异常现象,说明宝宝体温较高,在37.5℃以上,表示保暖过度,应减少衣被。
医院对早产儿的出院是有要求的,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需要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这样居家护理才不致出危险。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1. 保暖别过度。给宝宝保暖,并非温度越高越好。有些妈妈不注意,大冬天宝宝会被热出痱子。在过分保暖的情况下,体温可上升到40℃,甚至引起抽风。
2. 有的家长喜欢给早产儿穿上几层衣服,如内衣、毛线衣、棉袄,感觉是很暖和了,其实保暖效果不一定好。最好在内衣外面穿一件棉袄,保证身体与衣服之间有一定间隙,上面再盖上小棉被或毛毯就可以了。
3. 婴幼儿的皮肤特别娇嫩,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或保暖时要特别小心,大人用手感觉合适的温度对婴幼儿来说可能就高了,最好就是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另外,兑水时一定要先加冷水再加热水。
4. 在家庭护理中,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一次体温。低于36℃时要及时保温,高于37℃时要适当减件衣服,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保证室温
家中向阳的房间,是早产儿的最佳房间。
在偏冷的秋冬季,早产儿的居室温度一般应维持在22~25℃。秋冬季较为干燥,还应注意室内的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左右。可以利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
室内温度不足时,可采用空调、电暖气加温。使用电暖气时,空气较干燥,宝宝皮肤也会变得干燥,因此妈咪还要打开加湿器,保持室内舒适的湿度。家中备个温湿度计,对于早产儿妈咪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如果宝贝身上较冷,暂时没办法很快提高室内温度,那么家人抱着早产儿宝宝保暖,也是个方法。
当室内需开开窗户通风换气时,将宝贝抱到另外的房间,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宝宝。通风过后,室内温度合适了,再将宝贝抱回自己房间。
宝宝的衣被要新、软、暖
宝宝的头上,最戴个棉质的小帽子,以免头部热量散失太快。
宝宝的衣服、被子最好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穿着及包裹前衣被要先在暖气上预暖。包裹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四肢活动。
如果保暖不够,可用热水袋保暖。但应特别注意水袋内水温应为40~50℃,热水袋口盖一定要拧紧,用毛巾包裹,放在脚下20厘米处,不能直接贴于皮肤,以防烫伤宝宝。
不要给早产儿使用电热毯。电热毯的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非常高,而婴幼儿对温度是很敏感的,既不能过热,又不能过冷,长时间使用电热毯,被窝里的温度上升较高,会使婴儿失水量增多,婴儿可出现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轻度脱水现象。如果太冷不得不用,可先通电预热,待热后及时切断电源。再将宝宝放在温暖处。
给早产儿换尿布动作要迅速
早产儿排尿很勤,更换尿布次数较多,最好为宝宝使用纸尿裤,不必像棉尿布更换那么勤。更换的纸尿裤,最好先放在暖气上预热,以免刺激宝宝腹部。给早产宝宝换尿布的动作要迅速,否则宝宝会着凉。宝宝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将臀部清洗干净。
宝宝洗澡要备齐用品
给宝贝洗澡时,要保证室内的温度,如在卫生间洗,可先将卫生间室温加热到更高温度,水温应调到40℃,洗前准备好沐浴露、浴巾、纸尿裤、衣服、棉签、酒精等各种所需物品,洗澡动作要迅速,5到10分钟内洗完,用浴巾包裹,擦干,及时穿上洗尿裤、衣服,并做好肚脐的清洁、消毒。
吃得好
宝宝勤吸吮,保证其热能供应,这是调动自身保温的最好方法,因此,勤哺乳,按需哺乳,保证宝宝的好胃口也非常重要。
链接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寒冷损伤最多见,称为寒冷损伤综合征。这种病多发生在出生后7~10天内,体温不升,在5℃以下,体核温度(肛温)可能低于体表温度(腋温),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硬肿,皮肤呈浅红或暗红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硬肿首先出现在下肢、臀部、面颊和下腹部,然后至上肢和全身。有时只硬不肿,则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范围较局限,只影响大腿和臀部。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早产儿要送保温箱复温。
早产儿要暖暖的
编辑/苏苏 文/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