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燕
【摘 要】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篇章,然而当今中职生的古典诗歌鉴赏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却相当贫乏,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当代中职生这种能力的缺失?这样的缺失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又有何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中职生;改善现状
在我国,古典诗歌教育算是孩子们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然而,我们的中职生经过了“十载寒窗苦读”,所具备的语文素养却与时间不成正比。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口语上存在不着中心、条理混乱的毛病,写作上的毛病就更多了:绞尽脑汁依然下笔维艰,废话千言却毫无重点,颠三倒四外加错字连连……一提及诗词就只能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同是天涯沦落人”之类耳熟能详的几句,古典诗歌运用方面就更是少之又少。
一、古典诗歌教学缺失原因
(一)困难重重,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首先,古典诗歌距离当今时代久远,语言的发展和语法的运用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学生在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上存在着偏差;其次,诗歌是作者用简练、有节奏的语言来反映内在情感和社会现实,主观性比较强。中职生年龄小,人生阅历浅,对于诗歌中蕴涵作者浓烈情感的一花一木难以产生共鸣;再者,古典诗歌讲求的是意境的营造,看似无声却余音绕梁,看似无物却意味深长,她的味道和神韵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和感悟。而当今应试教育的备战状态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背几首诗,做几个习题,却无法让他们领悟到诗歌的意境,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爱上诗歌。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诗歌仅停留在表面,考试过后就所剩无几了。
(二)一意孤行,教师教法失当
中职语文教学才刚起步,许多教师是从普通教育中转型而来,因此对中职生的教学方法还在探索中。一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按照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朗诵诗歌、翻译字词的顺序逐一完成。这种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一点一点灌输的方法,只能让学生获得教师过滤后的“精华”,没有自己的所得。也有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感官享受,把诗歌鉴赏课上成表演课,忽略了诗歌本身。这种方式减少了教师的重点板书和学生依靠笔记带来的加强记忆,也限制了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想象空间,这样的课堂也无法收到确实的效果。
二、古典诗歌教学重要性
(一)传承文化,提升中职生民族自豪感
在外来文化疯狂冲击传统文化的今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包括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古典诗歌。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所必需的技能人才,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态度代表着未来社会的方向。中职古典诗歌的教学,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领会,也有利于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陶冶性情,培养中职生正确的“三观”
中职生正值青春,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古典诗歌蕴涵的精神养料可以帮助他们健全人格,丰富内涵。
古典诗歌的学习对于中职生来说大有裨益,如何让他们转换思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是我们当前思考的重点。
三、如何改善当前古典诗歌教学状况
(一)立足根本,丰富课堂
教师在教学上应转变自己的观念,从根本出发,丰富课堂。这里的根本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不要把自己的“教”凌驾于学生的“学”之上,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学”,“教”也就没有了意义。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语文学习興趣不浓,在教学上我们可以结合他们的专业特色和当今时代特点,善用拓展环节。在《将进酒》的教学中,我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不同的拓展内容来丰富课堂,巩固加深理解。酒管、旅游专业以女生为主,她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学习积极性高,所以我针对李白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举行了一场辩论。而数控专业以男生为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强,所以我在讲解李白怀才不遇的心理后,让他们结合今天的社会写下一句最想对李白说的话,成效显著。
第二层是指教学要以学有所得为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上,我认为有“四重”:重兴趣培养,重基础掌握,重意境赏析,重情感体会。兴趣是获得关注的基础,与其花大量的时间想新花样来娱乐课堂,倒不如关注学生对古典诗歌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产生了兴趣,他才会去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其次,基础的掌握是理解诗歌的前提。学生古诗文的厌学情绪绝大多数来自于字词句的理解,而且这种能力的掌握不是来自一朝一夕的发奋,而是来自持续地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和重点字词地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句子的翻译上尽量使用直译。再者,意境的营造是诗歌美的泉源。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诗歌意境能得以再现,相信定能让他们陶醉其中。最后,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作者内心的倾诉,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感同身受。
(二)营造氛围,活跃课外
古典诗歌教学面广,教学难度大,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难以达到让学生学好古典诗歌的目的。课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文化墙、宣传栏来营造氛围,并通过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经典诗歌朗诵、我最喜爱的古诗评选、对话杜甫、唱响“诗歌”等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古典诗歌的光芒不能在我们这一代黯淡下来,传承跟发展始终是我们的使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善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沉下心来,扎根诗歌本身。只有这样,中职生才成成长为真正的技能人才,而不是“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兰芳.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改进策略[Z].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三中学
[2]张佳慧.中职古典诗歌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