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首诊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2016-07-10 04:35张露丹李为翊王朝昕冯铁男姜成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黄浦区锐器车祸

张露丹, 李为翊, 王朝昕, 冯铁男, 姜成华

(1.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系,上海 200120; 2.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上海 200011)



·临床研究·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首诊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张露丹1, 李为翊2, 王朝昕1, 冯铁男1, 姜成华1

(1.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系,上海 200120; 2. 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上海 2000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医院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上海市黄浦区所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海市伤害报告卡》填报的门诊伤害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伤害病例3771例,女性多于男性,其中45~65岁组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46.54%),以本地人口为主(96.31%);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65.39%)、非机动车车祸(14.45%)、刀/锐器伤(6.71%);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2.90%)、街道/公路(25.48%)、公共居住场所(11.08%);发生时间多见于1~5月;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8.67%)。结论 跌倒/坠落、非机动车车祸、刀/锐器伤为黄浦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女性、老年人为伤害威胁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科学开展伤害干预。

伤害; 监测; 社区卫生服务

伤害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残率、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消耗医疗费用巨大,降低伤害疾病负担是21世纪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1]。据估算,我国每年至少有2亿人次发生各种伤害,其中约6200万人次需要就医治疗,因伤害引起的直接医疗费达650亿元;100万人发生残疾,约70万~75万人因伤害死亡,是我国人群的第5位死亡原因[2],开展伤害防控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黄浦区社区监测点医院门诊的伤害监测数据,旨在了解近期本地区社区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社区伤害干预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上海市黄浦区社区监测点医院每月上报的伤害监测病例。监测对象为首次在辖区内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急诊就诊,并且被诊断为伤害(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S00-Y98的对象)的患者,同一次伤害在监测点医疗机构复诊的病例不作为填报对象。

1.2 方法

采用全市统一的《上海市伤害报告卡》,由经过培训的临床医生询问伤害患者情况后进行填写,报告卡内容包括伤害病例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业、户籍等)、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就诊时间、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意图、发生时活动等)、伤害的临床信息(部位、性质、临床诊断等)以及填报人信息。

1.3 质量控制

报告卡严格按照上海市社区伤害报告管理流程填写: 由护士筛选填写预检台登记册、临床医生填写报告卡、社区防保医生每周收集核对录入数据、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每月质控汇总、市区CDC每年至少进行2次不定期督导和实地漏报调查,要求漏报率<5%,错填率<1%。

1.4 统计学处理

监测数据采用上海市伤害报告系统软件统一录入,导出后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布、构成比、均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0.05(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共报告有效伤害病例3771例,其中男性占35.11%,女性占64.89%,性别比为0.54∶1。年龄1~96岁,平均年龄为(58.59±17.41)岁,男性平均年龄为(54.24±19.8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60.94±15.41)岁,以45~64岁组病例数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65~79岁组,不同性别之间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59,P<0.000),见表1。从户籍分布看,以本地人口为主,其中本区占65.47%,本市外区县占30.84%,外省占3.58%,另有4名外籍人士。从职业分布看,前5位分别为: 离退休人员(69.4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91%)、专业技术人员(7.80%)、商业服务业人员(4.5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2.86%)。

表1 黄浦区伤害监测病例分性别、年龄别构成

2.2 伤害原因

所有病例中伤害发生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 跌倒/坠落、非机动车车祸、刀/锐器伤。男性前3位伤害原因排序与总病例一致,女性前3位为跌倒/坠落、非机动车车祸、机动车车祸和刀/锐器伤,与男性不一致,见表2,不同性别之间的伤害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12,P<0.000)。各年龄组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均为跌倒/坠落,见表3。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伤害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63,P<0.000)。本市户籍病例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所占比例最大,其中本区人口发生跌倒/坠落1790例(72.50%),高于本市外区的639例(54.94%),外省户籍病例伤害发生首位原因为刀/锐器伤,占全部原因的45.19%。

表2 黄浦区伤害监测病例分性别伤害原因构成

表3 黄浦区伤害监测病例分年龄伤害原因构成

2.3 伤害发生地点及发生时活动状态

监测病例的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为家中、街道/公路、公共居住场所,男性病例伤害发生地点以街道/公路为主,女性病例则以家中为主(表4),不同性别间的伤害发生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6,P<0.000),见表4。0~14岁人群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校与公共场所,15~44岁组主要发生在街道/公路,其余年龄组均在家中,见表5。3771例病例中,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家务/学习,1306 例(34.63%)、其次是休闲活动 1145 例(30.36%)、驾乘交通工具783例(20.76%)。女性病例伤害发生时活动排序与总病例一致,男性病例前3位是驾乘交通工具、休闲活动、家务/学习,不同性别间的伤害发生时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99,P<0.000)。不同年龄人群伤害发生时活动状态不同,见表5。

表4 黄浦区伤害监测病例分性别伤害发生地点构成

2.4 伤害发生时间

从伤害发生的月份分布看,1月最高,占12.7%,6月最低,占5.12%,7~12月较为平稳,分布情况见图1;从季节分布看,男性、女性伤害均以冬季发生人数最多,分别占31.05%、30.69%。主要伤害发生原因中,跌倒/坠落主要发生在1~5月,1月最多(13.22%);非机动车车祸多见于1~5月,4月最多(12.48%);刀/锐器伤多见于5月(13.83%);机动车车祸多见于1~5月。

2.5 伤害意图

监测结果显示,3721例(98.67%)伤害患者的伤害意图为非故意伤害,其次为故意(暴力/攻击)伤害33例,占总病例的0.88%,自残/自杀4例,意图不清楚13例。

图1 伤害监测病例的发生月份分布趋势Fig.1 Distribution trends of injury time in surveillance in Huangpu District

2.6 伤害性质

全部病例的伤害性质前3位为非颅骨骨折1993例(52.85%)、挫伤/擦伤976例(25.88%)、扭伤/拉伤353例(9.39%)。男性伤害性质前3位是非颅骨骨折、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女性排序与总病例一致,不同性别之间的伤害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5,P<0.000)。各年龄组伤害首位性质均为非颅骨骨折,见表5。考虑到其中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骨伤科特色门诊,为排除偏倚,剔除该医院病例后分析显示,除0~14岁和80岁以上人群伤害首位性质为非颅骨骨折,其余年龄组均为挫伤/擦伤。

表5 黄浦区监测病例不同年龄组的伤害各类型构成情况

2.7 伤害部位

分析表明,总病例的伤害部位前3位依次为下肢1478例(39.19%)、上肢1311例(34.77%)、躯干794例(21.06%)。男性前3位是上肢、下肢、躯干,女性排序与总病例一致,不同性别间的伤害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P<0.000)。65~79岁组伤害部位前3位为上肢、下肢、躯干,80岁以上组为躯干、上肢、下肢,其余各年龄组伤害部位排序与总病例一致。

3 讨 论

3.1 社区监测是非致死性伤害的重要信息来源

通过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相关信息是伤害预防控制的基础[3],但仅通过致死性伤害资料并不能反映伤害的全貌,非致死性伤害导致的致伤、致残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不容忽视,而在医院门/急诊开展伤害监测是非致死性伤害的有效监测方法[4]。鉴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该区域内的社区人群紧密联系,是社区人群轻度伤害就诊的首诊医院,基于社区门诊的伤害监测,可以反映当地的伤害模式和特征,同时可弥补二级和三级医院中急诊监测不全的部分[5-6],为相关部门制定社区伤害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黄浦区自2008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门诊伤害监测以来,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伤害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趋于稳定,本次资料显示,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监测病例伤害分布特征与2008至2010年结果类似[7]。

3.2 有针对性地预防伤害

此次数据分析表明,伤害患者主要集中于45岁以上组,占总病例的82.23%,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35.69%,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离退休人员为主(69.45%),和上海其他区监测结果不同[8-9],主要因为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女性老龄化高于男性,同时老年女性由于绝经、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伤害更易发生。不同年龄组伤害发生地点和活动状态不同,与各年龄段人群特点和活动范围相关。45岁以上人群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家中从事家务学习、休闲活动跌落致伤是黄浦区的伤害干预重点,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伤害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0~14岁组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校与公共场所,提示伤害干预应以学校和体育活动跌落为重点,关注下肢伤害,以免影响生长发育;15~44岁人群伤害干预应以在街道和公路、驾乘交通工具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为重点。

3.3 重视跌落、道路交通伤害问题

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要伤害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非机动车车祸、刀/锐器伤,首位原因与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ational Injury Surveillance System, NISS)、国内其他地区分析结果一致[10-12],表明跌倒/坠落已成为重要的伤害问题,有研究表明,因伤害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较为严重,平均减寿年数约8.31人年[13],也是黄浦区今后的防控重点。跌落多发生于1月(13.22%),可能由于正处于寒冬,衣着厚重行动不便,防范意识不强导致伤害容易发生。儿童与老年人的跌倒/坠落约占该年龄组病例数的70%~90%,且伤害性质为非颅骨骨折,剔除干扰因素后,65~79岁组为挫伤/擦伤,80岁以上组仍为非颅骨骨折,与全国伤害监测老年病例结果类似[14]。有资料显示,老年人跌倒概率随年龄而递增,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15],与本次研究特征相符。提示应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在家中增加扶手、增加防滑垫、改善灯光等;通过社区健康宣教向老年人普及预防跌倒的知识;鼓励老年人适宜运动、合理饮食。道路交通伤害为本区伤害第2位原因,主要为非机动车车祸,性质为挫伤/擦伤,男性多于女性,与上海市道路交通伤害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6],这与男性接触致伤物机会多和性格差异等有关。机动车车祸为第4位原因,与广东、张家港[17-18]等地包含二级医院的监测结果不同,可能与发生机动车车祸的病例伤害严重,这些患者一般首先到二、三级医院就诊有关。99.8%的交通事故为非故意伤害,与深圳市的监测一致[19],提示居民在公路、街道行走或驾驶交通工具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最大限度地降低车祸的发生。

[1] Krug E G. Injury surveillance is key to preventing injuries[J]. Lancet, 2004,364(9445): 1563-1566.

[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伤害预防报告[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Auer AM, Dobmeier TM, Haglund BJ, et al. The relevance of WHO injury surveillance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learning from the aboriginal community-centered injury surveillance system(ACCISS) and two institution-based systems[J]. BMC Public Health, 2011,15(11): 744-759.

[4] Liu X, Li L, Cui H, et al. Evaluation of an emergency department-based injury surveillance project in China using WHO guidelines[J]. Inj Prev, 2009,15(2): 105-110.

[5] 黄丽,严卫军,徐春泽.上海市松江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伤害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7): 531-533.

[6] Brussoni M, Olsen LL, Joshi P. Aboriginal community-centered injury surveillance: a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process evaluation[J]. Prev Sci, 2012,13(2): 107-117.

[7] 吴明玉,张艳,刘霞君.2008—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监测伤害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9): 719-722.

[8] 解辉.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伤害病例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 31-34.

[9] 张玉龙,张一英,孙金海.上海市嘉定区2013年社区监测点医院门急诊伤害病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2): 670-672.

[10] 段蕾蕾,邓晓,汪媛,等.2010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4): 244-247.

[11] 颜玮,朱丽萍,陈轶英,等.2012年江西省哨点医院伤害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 1452-1454.

[12] 红英,周婷婷,阳明芬.2013年乌鲁木齐市哨点医院伤害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8): 740-744.

[13] 李志强,高迪,邵自娟,等.2012年无锡市南长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3,34(6): 118-122.

[14] 邓晓,吴春眉,蒋炜,等.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老年伤害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8): 890-893.

[15] Gates S, Fisher JD, Cooke MW, et al. Multifactorial assessment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ng falls and injuries among older people in community and emergency care setting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J, 2008,336(7636): 130-133.

[16] 余金明,王迎春.上海市道路交通伤害回顾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4,25(6): 513-516.

[17] 孟瑞琳,徐浩锋,夏亮,等.2010年广东省部分医院伤害住院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4): 265-268.

[18] 王晓飞,马挺,邱晶,等.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1): 906-909.

[19] 詹劲基,邰昌松,陈小良,等.深圳市光明新区机动车伤害监测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2): 1448-1451.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contact injury cases in Hu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ZHANGLu-dan1,LIWei-yi2,WANGZhao-xin1,FENGTie-nan1,JIANGCheng-hua1

(1. Dept. of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 East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0, China; 2. Dept. of Chronic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uangp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01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contact injury patients in Hu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Methods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injury surveillance data reported by the 11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Hu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during Janurary 2013 to May 2014. Results A total of 3771 injury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Among all cases, the females were more than the males, the age group 45 to 65 accounted for 46.54%,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were predominant(96.31%). The first three causes of injury were falling down(65.39%), non-motor vehicle traffic accident(14.45%) and sharp instrument injury(6.71%). The most common locations of injury occurrence were home(52.90%), followed by street/road(25.48%) and public places(11.08%). The peak time of occurring injuries were between January and May. Most injury cases were unintentional (98.67%). Conclusion The priority list on injury prevention are falling, non-motor vehicle traffic accident and sharp injury. Women and the elderly are the most vulnerable to injury. Targeted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based on their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injury; surveillance; community health

10.16118/j.1008-0392.2016.02.022

2015-08-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5B06)

张露丹(1986—),女,硕士研究生.E-mail: 1334311@tongji.edu.cn

姜成华.E-mail: jch@tongji.edu.cn

R 181.3+7

A

1008-0392(2016)02-0096-06

猜你喜欢
黄浦区锐器车祸
小米粒去哪里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黄浦区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黄浦区积极推进2018年节能减排工作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