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瑞
摘 要:文人画向来是文人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而这情意又是由艺术的灵魂——意境传达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就会作出相应意境的画作。中国文人画家多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从石涛《画语录》及其绘画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禅道思想对其艺术作品意境生成的牵引作用。
关键词:禅道思想;意境;石涛;画语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20-02
石涛绘画论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章第一论到:“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①这个心,笔者认为主要指作者的主观意识,指人生命最本源的情思。石涛在《画语录》开篇便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对画作面貌的主导作用。禅家语“境由心造”,原用以强调思维的第一性作用,在此更可以注解石涛上述论述。石涛生活于明清之交,在文人画即将因过于程式化而走向没落之际,以他洞悉天地之道的绘画理论和无拘无束的创新作品给中国文人画注入和新的生机,推动了文人画的进一步发展。石涛曾入佛门修行,而他的作品正是得益于禅道思想的启发和推动。在此,笔者姑且以《苦瓜和尚画语录》和石涛的部分画作为依据简要分析禅道思想对其绘画意境生成的作用。
当然,众所周知,人是时代与环境的产物,绘画作品又是由人画出的,一件艺术品的形成有其客观因素,但作为抒发情怀的途径,主观意识对画作意境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故在此,我们仅讨论禅道思想对绘画意境的牵引作用。
一、禅道思想是“一画”论的理论源泉
“一画”观统摄了石涛整个创作人生,而这“一画”观正是得自于禅道思想的熏陶。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生之本,万象之根。” ②石涛在其《画语录》开篇首句即确立了“一画”观——上古时期本无法度规矩,有了知识教化,人们对事物才有了认识和区别,“法”才产生。而作为绘画规则的“法”,或言绘画技法和规则,原本就根植于作为透析万物生息之本的“一画”。这“一画”是指作为造型基础构成的具体的一点、一线,又不是这单纯的一点、一线,它更多囊括了形而上的整个宇宙的化生万物的生命状态。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老子在千年以前就以洞悉天机,道出了宇宙化生之道。这“一画”之论,正是得之于对这个“道”的领悟。
《画语录》絪缊章第七曰:“笔与墨会,是为絪缊,絪缊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⑤“絪缊”为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混沌”指笔墨不分的浑然状态,而中国哲学历来将混沌当作宇宙创化的本源力量。石涛在《题春江图》诗里写道:“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⑥石涛视绘画之道于开辟混沌的宇宙之理等列,主张艺术创作由“自然之性”转出,是元创,仿若天地化生,鸿蒙一开,万物便自然有序,艺术创作亦需要从生命本源汲取力量,作“辟混沌手”,遵从造化精神,在最真实的生命冲动中进行创作。禅语有言:“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通常的理解是此语禅机在于能以小见大,从一朵小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笔者略有微词。禅道的精神在于一朵小花就是宇宙,无处不禅机,无处没有道。这也正是石涛“一画”的精神。正是有了了悟禅道形而上的宇宙观,才有了石涛的“一画”论和绘画意境。
《画语录》絪缊章第七又言:“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会,解絪缊之分,作辟混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⑦此中“辟混沌手”,是道家的了自然之道,亦是禅宗的面“山河大地‘忽地敞开”的超然状态,艺术便在其清静本然的觉性中豁然呈现。
这“忽地敞开”就是来自于禅宗的典故,禅宗《楞严经》卷四说:“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尝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名妙。……‘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明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不管是“性觉妙明”还是“本觉明妙”保有清净本然的觉性——沧海桑田,万物周流,都是妄相,不要为其表象所牵,这正是《画语录》思想精髓的本源所在。
二、禅道精神促成石涛舒展自由的创作理念
石涛的一画论,极力推崇对宇宙生命之理的尊重。更主张艺术创作时的舒展自由与创新。《画语录》一画章提出:“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⑧又有“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取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⑨即言作画仅要遵循化生的宇宙之道,放逐神思,不拘法格,这样纵使画作不合他人认可的“标准”,但因为有其风貌所在,有其生命精神所在,自有所为艺术的价值。这里看出庄子艺术观的影响。《南华经》中,《逍遥游》讲大鲲击水三千里,化而为鹏,像旋风一样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然后驾驭长风,翱翔自在,无所阻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又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很好地诠释了艺术创作的要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的输出有极大的不同,科学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前提,艺术却可以天马行空神思遨游,更不用刻板遵循他人的“标准”。
该作品墨彩混融,水墨淋漓,虽然题材传统,但笔墨表现创新写意。浓墨渲染黑云乱树,山坡亦是因冲墨冲水法一片混沌,江水波纹淡墨滃染,一眼看来混乱无序,依稀却辩得水岸相应的两牧童和水中奋力游行的两只水牛。近处山坡更是焦墨加以皴点。整幅画散发出了风雨如晦、江浪乱涌、牧童焦急驱牛归家的风貌。石涛看似潦草的表现方式将风雨暮归的意境生动表达,令人感动。
或许有人提出,又是“尊重自然”,又是“追求自在”,是否是个矛盾?我们尊重的是生命化生之“道”的自然,是万物所归的一,要打破的是僵化的规律,是要超越万物的表象,达到与宇宙化一。要打破的是僵硬的规矩法度和事物表象的约束。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北宋云门宗法昌倚遇禅师云“不如仗策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这是一种解脱一切束缚、不务法规的自在状态,唯有一颗真实的心灵自在,此时宇宙在乎我手,眼前无非生机。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物我交融的绝妙意境。
石涛的画作热情恣肆的意境正是得自于南禅宗的影响。“静为躁君”,以静制曾一度为中国文人画哲学主流,但是随着这一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后期又多加附会,至明清逐渐变为成规,走入为静思而静思的僵局。而南禅宗指向对躁与静的超越。在真是的心灵中,无静无躁,这正是大乘佛学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哲学之道,正是万物归一的混沌状态。南禅在发展中,将“莫静坐”作为其要旨,反对传统“静修”观念。在南禅宗而言,关键不在客观状态的动与静,马祖就有一味静寂就会“沉空滞寂”的观点。赵州有语言:“不识玄旨,徒劳念静。”《赵州录》中记载一段师徒对语:
问:“无为寂静的人,真落在沉空也无?”师云:“落在沉空。”云:“究竟如何?”师云:“作驴,作马。”⑩虚追寂静,竟得堕落。它指点我们要意顺“自然”,杜绝虚念妄想。纠结虚静,只能沉空滞寂。
《画语录》中开篇所述:“我自用我法。”石涛之画山花烂漫,山水画色彩浓重,一眼望之即与传统表现不同,热烈而非疏澹。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绘画的精神不在于一味追求简澹,亦不在于摹写自然,而在于灵活不拘,在于表达曲意精神。石涛正是超越了表象,不拘简淡,才得以创作出意境非凡的画作。正如石涛花卉册页中一开杏花一支,花瓣影影绰绰,,风姿非凡,枝干虬结,树叶葱茏,上题云:“不设此花色,焉知非别花,此花惟设色,而恐近涂鸦。如何洞如火,神韵无毫差。”就表现杏花风姿来说,设色才有所别,当然,拘于设色写照必又失掉画的艺术价值。画总是要做到有形,更要超越这形。[11]这便是禅宗“西方刹那间,即在目下”的玄机。
马祖讲经“在在处处,则为有佛。”马祖的再传弟子赵州对“立处即真”思想又加以发展。《赵州和尚语录》有对话如是:
问:“佛花未发,如何辩得真是?”师云:“是真,是实。”问:“觉花未发时,如何辩得真实?”师云:“已发也。”云“未审是真是实?”师云:“真即实,实即真。”马祖所言“立处即真”即放下念头,不是坐禅,不是苦修读经,远离尘秽。禅之妙道,在无凡无圣,无垢无净的分别。一切烦恼即如来所种,在在是佛,处处即真。11
三、尊受与禅道涉事
《画语录》尊受章第四论及感受说:“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12着重强调了知觉感受的重要地位。“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13“笔非生活不神”14可见石涛作画中对六触的重视。“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将尊受奉为创作圭臬。他晚年所作《秋风远望图》中,焦渴笔墨,图中多卧笔皴擦,题识中有这样一段:“只此久不烟火之虚灵耳!必曰如何是墨?与其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纠结于笔墨技法和前人的规矩不如亲身体悟。有所“触”方能有所“感悟”。
禅家主张“澄观”“涉事”,《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十三云:“住禅,寂寞也;由契心,性理也。禅不系心,不碍散地,即涉事也。”卷八十二云:“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是也。念想观除,约于内智,则不受处境,见色如盲。等而言善巧者,非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善巧耳。”
唐代福州的玄沙宗有关于涉事涉尘的著名公案。玄沙《广录》云: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夫宗。觉即迷旨。……释梵绝听雨花,若与么现前,更疑何事?设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心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真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欠少。……摄事归空,闭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正是禅宗的哲学思想影响了石涛的作画精神,从而塑造了他的绘画意境。
四、结语
石涛在《画语录》中,还明确述及对绘画禅意石涛绘画论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章第一论到:“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①这个心,笔者认为主要指作者的主观意识,指人生命最本源的情思。石涛在《画语录》开篇便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对画作面貌的主导作用。禅家语“境由心造”,原用以强调思维的第一性作用,在此更可以注解石涛上述论述。石涛生活于明清之交,在文人画即将因过于程式化而走向没落之际,以他洞悉天地之道的绘画理论和无拘无束的创新作品给中国文人画注入和新的生机,推动了文人画的进一步发展。石涛曾入佛门修行,而他的作品正是得益于禅道思想的启发和推动。在此,笔者姑且以《苦瓜和尚画语录》和石涛的部分画作为依据简要分析禅道思想对其绘画意境生成的作用。
当然,众所周知,人是时代与环境的产物,绘画作品又是由人画出的,一件艺术品的形成有其客观因素,但作为抒发情怀的途径,主观意识对画作意境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故在此,我们仅讨论禅道思想对绘画意境的牵引作用。
一、禅道思想是“一画”论的理论源泉
“一画”观统摄了石涛整个创作人生,而这“一画”观正是得自于禅道思想的熏陶。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生之本,万象之根。” ②石涛在其《画语录》开篇首句即确立了“一画”观——上古时期本无法度规矩,有了知识教化,人们对事物才有了认识和区别,“法”才产生。而作为绘画规则的“法”,或言绘画技法和规则,原本就根植于作为透析万物生息之本的“一画”。这“一画”是指作为造型基础构成的具体的一点、一线,又不是这单纯的一点、一线,它更多囊括了形而上的整个宇宙的化生万物的生命状态。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老子在千年以前就以洞悉天机,道出了宇宙化生之道。这“一画”之论,正是得之于对这个“道”的领悟。
《画语录》絪缊章第七曰:“笔与墨会,是为絪缊,絪缊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⑤“絪缊”为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混沌”指笔墨不分的浑然状态,而中国哲学历来将混沌当作宇宙创化的本源力量。石涛在《题春江图》诗里写道:“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⑥石涛视绘画之道于开辟混沌的宇宙之理等列,主张艺术创作由“自然之性”转出,是元创,仿若天地化生,鸿蒙一开,万物便自然有序,艺术创作亦需要从生命本源汲取力量,作“辟混沌手”,遵从造化精神,在最真实的生命冲动中进行创作。禅语有言:“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通常的理解是此语禅机在于能以小见大,从一朵小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笔者略有微词。禅道的精神在于一朵小花就是宇宙,无处不禅机,无处没有道。这也正是石涛“一画”的精神。正是有了了悟禅道形而上的宇宙观,才有了石涛的“一画”论和绘画意境。
《画语录》絪缊章第七又言:“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会,解絪缊之分,作辟混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⑦此中“辟混沌手”,是道家的了自然之道,亦是禅宗的面“山河大地‘忽地敞开”的超然状态,艺术便在其清静本然的觉性中豁然呈现。
这“忽地敞开”就是来自于禅宗的典故,禅宗《楞严经》卷四说:“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尝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名妙。……‘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明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不管是“性觉妙明”还是“本觉明妙”保有清净本然的觉性——沧海桑田,万物周流,都是妄相,不要为其表象所牵,这正是《画语录》思想精髓的本源所在。
二、禅道精神促成石涛舒展自由的创作理念
石涛的一画论,极力推崇对宇宙生命之理的尊重。更主张艺术创作时的舒展自由与创新。《画语录》一画章提出:“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⑧又有“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取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⑨即言作画仅要遵循化生的宇宙之道,放逐神思,不拘法格,这样纵使画作不合他人认可的“标准”,但因为有其风貌所在,有其生命精神所在,自有所为艺术的价值。这里看出庄子艺术观的影响。《南华经》中,《逍遥游》讲大鲲击水三千里,化而为鹏,像旋风一样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然后驾驭长风,翱翔自在,无所阻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又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很好地诠释了艺术创作的要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的输出有极大的不同,科学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前提,艺术却可以天马行空神思遨游,更不用刻板遵循他人的“标准”。
且看图1石涛的《风雨暮归图》。该作品墨彩混融,水墨淋漓,虽然题材传统,但笔墨表现创新写意。浓墨渲染黑云乱树,山坡亦是因冲墨冲水法一片混沌,江水波纹淡墨滃染,一眼看来混乱无序,依稀却辩得水岸相应的两牧童和水中奋力游行的两只水牛。近处山坡更是焦墨加以皴点。整幅画散发出了风雨如晦、江浪乱涌、牧童焦急驱牛归家的风貌。石涛看似潦草的表现方式将风雨暮归的意境生动表达,令人感动。
或许有人提出,又是“尊重自然”,又是“追求自在”,是否是个矛盾?我们尊重的是生命化生之“道”的自然,是万物所归的一,要打破的是僵化的规律,是要超越万物的表象,达到与宇宙化一。要打破的是僵硬的规矩法度和事物表象的约束。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北宋云门宗法昌倚遇禅师云“不如仗策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这是一种解脱一切束缚、不务法规的自在状态,唯有一颗真实的心灵自在,此时宇宙在乎我手,眼前无非生机。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物我交融的绝妙意境。
石涛的画作热情恣肆的意境正是得自于南禅宗的影响。“静为躁君”,以静制曾一度为中国文人画哲学主流,但是随着这一哲学思想不断发展,后期又多加附会,至明清逐渐变为成规,走入为静思而静思的僵局。而南禅宗指向对躁与静的超越。在真是的心灵中,无静无躁,这正是大乘佛学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哲学之道,正是万物归一的混沌状态。南禅在发展中,将“莫静坐”作为其要旨,反对传统“静修”观念。在南禅宗而言,关键不在客观状态的动与静,马祖就有一味静寂就会“沉空滞寂”的观点。赵州有语言:“不识玄旨,徒劳念静。”《赵州录》中记载一段师徒对语:
问:“无为寂静的人,真落在沉空也无?”师云:“落在沉空。”云:“究竟如何?”师云:“作驴,作马。”⑩虚追寂静,竟得堕落。它指点我们要意顺“自然”,杜绝虚念妄想。纠结虚静,只能沉空滞寂。
《画语录》中开篇所述:“我自用我法。”石涛之画山花烂漫,山水画色彩浓重,一眼望之即与传统表现不同,热烈而非疏澹。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绘画的精神不在于一味追求简澹,亦不在于摹写自然,而在于灵活不拘,在于表达曲意精神。石涛正是超越了表象,不拘简淡,才得以创作出意境非凡的画作。正如石涛花卉册页中一开杏花一支,花瓣影影绰绰,,风姿非凡,枝干虬结,树叶葱茏,上题云:“不设此花色,焉知非别花,此花惟设色,而恐近涂鸦。如何洞如火,神韵无毫差。”就表现杏花风姿来说,设色才有所别,当然,拘于设色写照必又失掉画的艺术价值。画总是要做到有形,更要超越这形。[11]这便是禅宗“西方刹那间,即在目下”的玄机。
马祖讲经“在在处处,则为有佛。”马祖的再传弟子赵州对“立处即真”思想又加以发展。《赵州和尚语录》有对话如是:
问:“佛花未发,如何辩得真是?”师云:“是真,是实。”问:“觉花未发时,如何辩得真实?”师云:“已发也。”云“未审是真是实?”师云:“真即实,实即真。”马祖所言“立处即真”即放下念头,不是坐禅,不是苦修读经,远离尘秽。禅之妙道,在无凡无圣,无垢无净的分别。一切烦恼即如来所种,在在是佛,处处即真。11
三、尊受与禅道涉事
《画语录》尊受章第四论及感受说:“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12着重强调了知觉感受的重要地位。“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13“笔非生活不神”14可见石涛作画中对六触的重视。“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将尊受奉为创作圭臬。他晚年所作《秋风远望图》中,焦渴笔墨,图中多卧笔皴擦,题识中有这样一段:“只此久不烟火之虚灵耳!必曰如何是墨?与其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纠结于笔墨技法和前人的规矩不如亲身体悟。有所“触”方能有所“感悟”。
禅家主张“澄观”“涉事”,《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十三云:“住禅,寂寞也;由契心,性理也。禅不系心,不碍散地,即涉事也。”卷八十二云:“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是也。念想观除,约于内智,则不受处境,见色如盲。等而言善巧者,非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善巧耳。”
唐代福州的玄沙宗有关于涉事涉尘的著名公案。玄沙《广录》云: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夫宗。觉即迷旨。……释梵绝听雨花,若与么现前,更疑何事?设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心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真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欠少。……摄事归空,闭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正是禅宗的哲学思想影响了石涛的作画精神,从而塑造了他的绘画意境。
四、结语
石涛在《画语录》中,还明确述及对绘画禅意的追求。画本是人生情思的表达和写照。时代是变化的,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宇宙的生命本体。注重体验,超越具体事物的拘束,尊重化生之自然边是塑造绘画高妙意境的秘诀,而这也正是石涛绘画意境形成的秘诀。
注释:
①②⑧石涛,周远斌(点校).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03.
③④李耳,王弻注.老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7,48.
⑤⑦⑨石涛,周远斌(点校).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9.|
⑥⑩11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78,598
,602.
12 13石涛.周远斌(点校)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17.
14石涛.周远斌(点校)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