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考辨

2016-07-09 19:30殷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曹雪芹红楼梦

殷玥

摘 要:《红楼梦》是诞生于清代的杰出白话小说,其真实作者百年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经胡适等红学家考证,现今普遍接受其作者是曹雪芹的说法,但无论从文本还是脂批来看,这观点明显存在许多漏洞。

关键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05-02

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该书问世不久,即以手抄本的形式广为流布,“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伟元《红楼梦序》)。当时,此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没有标明作者是谁。有人认为是曹雪芹,有人认为是吴梅村,也有人认为是洪昇……百年来,《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成为“红学”家们一直争论、研究的问题。

经胡适等红学家多年的考证,现今人们普遍接受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观点。之所以认为作者为曹雪芹主要证据有三:(1)红楼梦文本中提到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2)脂砚斋等人的批语中提到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密切关系;(3)敦诚、敦敏、富察明义等人关于曹雪芹的诗作。但这些“证据”都存在着许多漏洞,难以经得住仔细推敲,并没有办法作为曹雪芹就是《红楼梦》作者的铁证。

一、《红楼梦》文本中关于其作者的表述

《红楼梦》文本中关于其作者的论述一直被红学家视为证明曹雪芹是其作者的重要证据,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考证其作者是曹雪芹,就先提到了《红楼梦》文本作为证据。但是这明显是经不住推敲的,其文本中提到曹雪芹作《红楼梦》的是这样一段话: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文本中所提到的参与红楼梦创作的有石头、空空道人、孔梅溪、曹雪芹。显然作者并不想透露其真实身份,普遍认为空空道人,空即是没有,而孔梅溪即是“恐没兮”的谐音,前三者为假托,那么“曹雪芹”便是真有其人吗?

清代文字狱大兴,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更是“寓禁于征”,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其时,很多藏书作书之人被牵连入狱,可以说清代是中国禁书的高峰时期,《红楼梦》也曾属禁书之列。《红楼梦》的作者为了免于其祸,当然要想办法掩盖自己作书的事实,又怎么可能在书中透露出此书是自己所作呢?显然《红楼梦》文本中关于其作者的论述是故布疑阵,其目的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那么,这又怎么可以作为《红楼梦》作者就是曹雪芹的证据呢?所以红楼梦文本根本无法证明其作者是谁。

二、脂砚斋等人批注中关于《红楼梦》真实作者的表述

现在发现的《红楼梦》早期抄本都是与脂砚斋的批语一起流传的,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批一般被视为红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脂砚斋的批语中似乎透露出其与作者密切的关系而且多次提到曹雪芹,关于作者是谁主要集中在甲戌本中: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这段批语写得极为用情,但脂批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每到作者究竟是谁的关键处写得很是隐晦,显然是故意不让别人看出来作者的真实身份。

甲戌本第一回的脂批说:

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

这里明显是谁指出曹雪芹只对《红楼梦》进行了增删,并非作者。脂批中也多次提到过曹雪芹对《红楼梦》进行的增删工作。程伟元在给该书作序时亦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曹雪芹先生删改数过。”

《红楼梦》在成书之后,是以手抄本的形式传于当世,其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文本是同脂批一同流传的。清代文字狱大兴,无数人因藏书作书而锒铛入狱。《红楼梦》的作者为了自保,当然不会在随其书广泛流传的批注中透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关于脂砚斋的身份,一些研究者根据脂砚斋批语中所透露出来的那些含混不清的信息,考证出了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父、兄长、妻子等等。这些考证和解释虽不能说毫无道理,但除主观臆测外,并没有多少有力的证据。脂砚斋在关于曹雪芹卒年确切时间上也与曹雪芹的好友敦诚的诗作《挽曹雪芹》发生冲突。所以有研究者认为脂砚斋与作者并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普通批书人,所以脂批似乎很难成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铁证。三、敦诚、敦敏、富察明义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表述

敦敏是敦诚之兄,两人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的五世孙。他们与曹雪芹私交甚笃,在敦诚的诗作《寄怀曹雪芹》《赠曹雪芹》《佩刀质酒歌》《挽曹雪芹》等和敦敏的《赠芹圃》《小诗代简寄曹雪芹》《题芹圃画石》《访曹雪芹不值》等中提到了曹雪芹,可以说他们的来往十分密切,在敦诚的《寄怀曹雪芹》中说: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褌。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藩篱。

当时虎门数晨曦,西窗剪烛风雨昏……

可见他们经常推心置腹通宵畅谈。但是他们和曹雪芹往来唱和以及怀念悼亡的诗歌中,无非说曹雪芹能诗善画、好酒放达,从来没有提到过他关于《红楼梦》的事情。

按照常理《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小说是曹雪芹泣血之作,在“当时虎门数晨曦,西窗剪烛风雨昏”的促膝长谈中一定会跟朋友们谈起,而且这样一部著作值得大书特书,但敦诚、敦敏却从未提起,这不十分可疑吗?所以说敦诚、敦敏的这些诗作只能证明曹雪芹确有其人,根本无法作为曹雪芹就是《红楼梦》作者铁证。

富察明义是满洲镶黄旗人,在乾隆朝做上驷院侍卫,给皇帝管马执鞭。明义的年龄较曹雪芹小二十多岁,在他的《绿烟琐窗集》中有《题红楼梦》二十首,在题序中写道: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也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

这似乎可以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提供证据,一些研究者认为明义也可能与曹雪芹相识,他甚至说大观园就是随园。但他在讲到曹雪芹先人时说“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盖”字有推测之意,显然明义也不能十分肯定曹雪芹的家世出身,这也可以看出明义很可能并不认识曹雪芹本人,他的话也许只是道听途说。

明义也并没有见到过《红楼梦》的原稿,其所读只是流传的抄本,他说:惜其书未传,也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言语之间似乎也流露出并没有见过曹雪芹本人。在他创作于1795年的《和随园自寿诗韵十首》的注中说道:

新出《红楼梦》一书,或随园故址。

在此时富察明义言“或”,又不能肯定随园就是大观园了。很显然,富察明义在《题红楼梦》题序中的话也是出于推断,并不能确定他一定与曹雪芹相识。他所提到的“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很可能也只是他听到的传言,并不能作为曹雪芹就是《红楼梦》作者的证据。

四、关于作者的年龄问题

关于曹雪芹的年龄问题,诸多红学家对其进行过考证,各种说法不一而足,笔者较为倾向于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生于1724年卒于1764年①。现存《红楼梦》最早的抄本是甲戌本(1754年),可知在1754年曹雪芹三十岁的时候《红楼梦》已经成书了,而且其手抄本已经广为流传。

在甲戌本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语,如果说“重评”可能是指在其他人对作品评过之后脂砚斋重新对文本进行批评,那么“再评”就一定是在自己曾经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批评了,既然有“再评”,说明脂砚斋一定对其曾有过“初评”。②古人批评一部书,一般是边抄边评,批评《红楼梦》这样一部大书更是费时,其初评至再评的时间一定不短。那么,姑且再把成书时间往前推两年,就是说至少1752年《红楼梦》就已经成书了,当时曹雪芹应当是二十八岁。按书中所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以大概认为其创作时间大概为十年左右。那么据此推断,作者开始动笔写作《红楼梦》的时间至少应当为1742年,而曹雪芹当时只有十八岁。

根据富察明义的《绿烟琐窗集》中《题红楼梦》诗可推断明义当时看到的抄本名为《红楼梦》而非当时流传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明义写此诗的年代据考证是曹雪芹逝世的前几年,而此时也并没有程高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本子,那么富察明义看到的《红楼梦》很可能早于甲戌本。这说明早在甲戌本之前此书就已定名为《红楼梦》并已抄本的形式流传,那其成书年代当远远早于1754年。

《红楼梦》这样一部旷世奇书,并不是单纯依靠天才的才情就可以创作出来的。其中关于百家杂学的描写,人情世事的洞察,世俗事物的描摹,身逢末世的萧瑟,没有一定人生阅历是断然不可能写出来的。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阅历有限,即使再有超于常人的才情和知识,又怎么能写的出《红楼梦》呢?

在甲戌本《红楼梦》的凡例中说:

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肥厌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归训之德,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

在《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中,周汝昌先生批道:

半生指三十岁,古时以花甲六十岁为寿数之基数。

可见,《红楼梦》的作者在创作时年龄应当至少为三十岁左右,而曹雪芹却只有十八岁,显然太过年轻。

笔者认为我们研究《红楼梦》一定要突破胡适先生以来红学的研究方向和曹学的框子,以新的视角对这部伟大的作品进行解读和研究,才能真正读懂这部伟大巨著。

注释:

①周汝昌.曹雪芹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②王俊德.甲戌本晚出考[J[.文艺评论,2013.

参考文献:

[1]周汝昌.曹雪芹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2]周汝昌.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3]王俊德.甲戌本晚出考[J].文艺评论,2013.

[4]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猜你喜欢
曹雪芹红楼梦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红楼梦》的“形影叙事”与曹雪芹的自我形象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别样解读《红楼梦》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