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 贾默然
[摘 要]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针对当前社会上对计算机人才迫切需求的情况,高职院校也在教改中,对计算机教学展开了优化改革,积极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为其日后进入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 键 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101-01
高职院校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职业素养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也应注重计算机教改工作,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一、行动导向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又称为行为或实践导向,是落实到实践的一些行为准则。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中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实现学生心、脑、手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兴趣小组法、案例教学法、大脑风暴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具有三方面特点:(1)强调理论知识外化;(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3)可量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这一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尽可能使其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化地发挥。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中的渗透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通常更为注重理论讲解,主要由教师通过教师计算机连接,向学生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操作机会较少,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在计算机教改中,教师可以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转变当前这一教学状态。
首先,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转变理论教学枯燥的印象。例如,在Word文档图文表混合排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头脑风暴法。在简单讲解排版方法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运用这一排版方法制作简历的思路进行探讨。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践操作十分感兴趣,能够结合教师讲解的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并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实现对操作理论的延伸探究、举一反三,不断优化制作思路,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知识的深入理解。
其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以及兴趣小组法。例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设置制作个人简历的任务,组内自行分配任务。一些组员负责上网寻找简历模板及范例,一些组员负责图表制作,一些组员负责文字编辑,另一些组员负责调整格式及简历发布等。每一张简历完成后,组员都需要按照顺序,在下一张简历的制作中,负责前一次制作时前一名成员的任务,并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前一名成员及教师的帮助,从而确保所有成员都能够学习并实践到简历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在获得计算机水平提升的同时,增强团结协作能力,逐步提高制作效率。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渗透
高职院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力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岗位中,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中,也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计算机教学的有机结合,在职业素养培养中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
例如,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岗位特点,设计虚拟的项目,通过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行完成从明确目标到项目反馈的全过程。项目教学法强调利用项目,实现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连接,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丰富其业务操作经验。在项目教学法中,由于学生自行负责整个项目,因而能够获得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实现潜能的发挥和挖掘,并对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运用,从而形成系统化、完整化的知识体系,最终获得综合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计算机技术成为当前社会所需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也应遵循时代及社会发展要求,注重计算机教改工作,实现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思想及方法的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综合职业素养进行大力培养,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泰峰.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6,38(6):233-234.
[2]唐丽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1-115.
[3]肖李欢.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3(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