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野下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6-07-09 11:07周鲁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教学改革高校

周鲁然

摘 要: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协同创新理念要求创新突破多个主体,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元素的深度合作;在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中,协同创新的理念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实施改革,推进高校、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协同创新视野下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改革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212-02

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熟悉领会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对材料、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而不断提高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运作能力。然而,现阶段高校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协同创新视野下开展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改革可以帮助改善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促进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的持续发展。

一、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首先,高校对公共空间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有的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实用人才,有的将其定位为职业技术人才,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问题,对公共空间的专业教学要求过于笼统概括,没有详细确定具体的教学要求,教学缺乏个性教育和专业特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其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现阶段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应该具有多元化的专业色彩,但是国内高校在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忽视了设计教学的本质特点,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技能教学,加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忽视了设计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仅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另外,公共空间设计教学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和沟通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实践机会较少,与同学、教师针对设计进行沟通的时间也较少,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综合提升。

最后,学校的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内容滞后,无法适应当下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公共空间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公共空间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下高校在培养公共空间设计人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在教学中忽视了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比如,当下企业在应聘设计人才时,尤其注重应聘人员对空间设计软件的应用技能,并以某一软件的熟练操作能力视为人才考核的主要标准,但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虽然设置了软件教学,但是学生往往只是了解相关软件的基础操作,并没有达到熟练操作软件的能力,进而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协同创新视野下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改革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协同创新要求创新突破多个主体,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元素的深度合作。在高校公共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中,协同创新的理念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实施改革,推进高校、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不断提高公共空间设计专业的人才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设计人才。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应该立足于社会、市场的发展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出发点,从艺术素养、综合知识、创新精神等层面培养综合的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的技术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更加提倡多元化的设计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公共空间综合设计技能。首先,教师应该创新公共空间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注重建立课题教学组织体系。通过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完善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教学阶段目标,开展更加合理系统的课题教学,让学生在课题的逐步推进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其次,注重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体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公共空间设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共空间设计专业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比如,可以通过实行主辅修制、提前修满学分等弹性学分制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允许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不断完善公共空间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多元化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公共空间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获得都是被割裂开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为此,高校公共空间设计专业教师必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注意对施工图设计、设计管理和项目管理,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作性质、工作程序的系统认识,让学生能够理解一个职业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而向着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

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专业学科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于公共空间设计人才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兼顾技术课程教学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多方面提高公共空间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善师资质量,注重综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学校尤其应该注意不断改善师资质量,加强综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具备公共空间设计专业知识能力,还应该具备教学实践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等。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应该注意加强对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让教师在教学中更了解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四)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协同创新视角下培养公共空间人才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学校内部营造出协同创新的教学氛围。首先,学校可以完善教学实施,建设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以充分发挥学校校区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场所。其次,学校应该注意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与研发机构、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场所,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设计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最后,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

三、结语

在协同创新视野下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依照市场和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并通过提高师资质量、完善课程体系等方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东.高校建筑人性化设计初探[J].上海建设科技,2008(02).

[2]鲍继峰,傅荣华.高校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3]王树国.乘势聚力协同创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4]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5]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教学改革高校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