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东++黄蕊
[摘要]在虚拟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信息交互不稳定、不及时,引发了各种电信诈骗案件。本文详细论述了利用一种网络技术平台打击该类犯罪行为的方法,并通过该系统为其他刑事案件的侦办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虚拟网络 信息交互 电信诈骗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32-02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建了越来越庞大且就目前而言处于很难精准管控的虚拟网络社会。在对虚拟网络社会安全管控的过程中,各级公安机关都面临信息交流不稳定、不及时的难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治安管理脱节的问题,其中不法分子利用虚拟网络社会中身份隐匿的特点进行电信诈骗活动对现实生活社会威胁巨大,[1]给虚拟网络社会和现实生活社会的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基于此,本文提出由公安机关建立一个公民个人智能邮件系统应用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在虚拟网络社会和现实生活社会之间形成精准关联,解决公安机关在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综合治理的难题。
二、虚拟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6.68亿,手机网民达5.94亿,微博注册账户达8个多亿。虚拟网络社会已经建立并飞速发展,各种因虚拟网络社会身份隐匿带来的社会和治安问题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其中,电信诈骗等利用虚拟网络进行犯罪的刑事案件对人们日常生活伤害最深。[2]怎样对虚拟网络这把双刃剑进行高效、可靠、精准利用,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从社会治安管理层面来看,虚拟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能够为公安机关预防、制止犯罪和案件侦破提供契机,为现实生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稳定带来福音。
三、创建智能邮件系统的意义及建设方案
具体来讲就是在公民出生伊始,公安机关在登记公民户籍信息的同时给每个公民颁发一个唯一的公民个人电子邮箱,同时把该电子邮箱与公民个人特征信息如DNA信息、身份信息、指纹信息等进行绑定,如图1,从而打通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之间信息传递的通道,消除公安机关在虚拟网络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隐患。该邮件系统包括虚拟身份备案模块、及邮件发送模块,如图2。虚拟身份备案模块包括公民身份证号、公民邮件地址、公民父母邮件地址及重要亲友邮件地址、邮件注册地信息等。邮件发送模块主要对失踪选项进行判定,一旦失踪选项为假,录入失踪信息公安机关的公众邮箱便会给失踪人口的邮箱发送一封包含其“电子邮件家谱”如图3的电子邮件。
四、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当前电信诈骗案频发并不断高速变种,其过程可归纳成三步:购买公民信息办理银行卡或直接购买匿名的银行卡用来接收、转移诈骗所得;通过各种手段实施诈骗,使受害人给其办理的非法银行账户转账;快速转移诈骗所得,并处理使用过的银行账户,给公安机关办案造成障碍。在破获此类案件中,最大困难就是虚拟网络社会的身份与现实生活社会身份不统一、无法快速落地,和电子银行业务的高速跨地域、跨国界性。案件侦破的关键步骤是切断其资金转移的非法链条,有效方式是阻止犯罪嫌疑人利用别人身份信息办理银行卡。难点在于由于现实生活社会与虚拟网络社会缺少一个稳定的信息纽带,[3]拥有合法身份信息的公民在案件中对整个犯罪活动现金流转过程毫不知情,使得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很难快速从虚拟网络社会落地现实生活社会的犯罪嫌疑人。打击电信诈骗案件的具体方法是:依照现行公民知情权的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银行在办理新卡业务时都必须将办理银行卡的注册信息和使用公民身份所关联的邮件进行绑定,银行卡一旦办理成功便自动给公民的身份邮箱里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知其在某家银行成功办理银行卡这一事件,及时、精准、便捷地联系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就算有人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办理银行卡业务,真正的主人也能及时知道,并及时注销或报案冻结,彻底切断犯罪分子冒用别人信息办卡并进行犯罪活动的渠道,有效阻止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五、拐卖人口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加快建立公民个人邮件系统,能够有效打击拐卖人口这一犯罪行为。具体方式如下:每个新生儿童从出生到去公安机关上户后,便获得一个公民身份证号和一个电子邮件账号,这两个号均与该公民的DNA信息、身份信息、指纹信息进行绑定,并伴随该公民的一生。假如某天这名小孩不幸被拐卖,作为一种极端情况,跨省拐卖且被卖到信息闭塞的小村庄,经过很多年后,其直系亲属也搬离了原住址甚至出国移居。如果按照目前的办案条件,这个小孩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永远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即使未来的某天该小孩知道自己是被拐人口,其亲人当年也在公安机关报过案,由于时间太长,小孩想要和其亲人取得联系的几率非常小,成本也很大。如果公安机关建立了该智能邮件系统,一旦小孩亲人报案称其失踪,邮件系统就会自动记录拐卖信息并给小孩的邮箱里发送一条其亲人的邮件“家谱地址”,可以涵盖其家族几代人的联系方式。不管现实世界如何改变,其父母只要没有撤案,系统将一直智能地搜索、等待小孩的虚拟身份上线。一旦小孩上线,便能很快自动获得其亲人的联系方式,即使其父母搬迁、电话换号,也能快速实现家庭团聚。另一方面,目前拐卖儿童案频发是由于其购买市场的存在,而大多购买儿童的行为人是由于某种原因自己没有小孩,但受到现实生活环境中“买儿防老”的有害思想所左右,其核心就是在小孩没有辨别能力之前切断其与亲生父母的联系。一旦该邮件系统建立并应用,就算小孩在不记得自己出生信息的情况下被拐卖,只要被拐小孩在未来的某天主动或被动(公安机关对人口身份信息核实调查工作)地登录该系统,该小孩就能很快知道其真实的出生信息,并很快和亲人建立联系,打破“买儿防老”这一思想毒瘤,让拐卖者没有市场。
六、虚拟社会中的“固定资产”被盗及侵权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目前很多虚拟网络社会的无形资产(QQ号、微博号、游戏装备、虚拟货币、专有网站的使用权限等)存在管理难、管理乱等问题,在面对此类案件或事件时,普通民众由于在虚拟网络社会缺少稳定、可信的身份识别方式和交流工具,遇到侵害时信息闭塞,丧失了报案的黄金期,在挽回损失时处于被动局面。这些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固定资产”一旦被别人盗走,将给现实生活社会中公民个体造成精神和物质生活损失。如果将这些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固定资产”绑定到该智能邮件系统,一旦公民虚拟网络社会中的“固定资产”被盗,[4]公民就能及时收到通知,并在申诉阶段占据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公民的个人损失。现实生活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越发达,现实生活社会中的公民就越离不开信息交流。目前公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只能依靠虚拟网络社会中不稳定的身份识别信息(如手机号、座机号、QQ号)进行,而这些虚拟网络世界产物的拥有权,隶属于各个电信运营商,公民个体由于长时间使用这些虚拟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构筑的虚拟信息网络要求公民不得不连续使用这些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一旦发生运营商侵权事件,公民将处在被动局面。该智能邮件系统可以为现实世界生活的公民个体之间提供一个稳定、可信、高效的信息交流工具,打破商业垄断和其他非人为因素破坏造成的公民个体信息交流网络丢失给公民个体带来的时间、精神及金钱损失。
七、盗窃案件侦办中的应用建模
目前在个人财产丢失案件中,脏物找回后如何及时、精准地归还给失主,是盗窃案件后续工作的一个难题。由于信息的闭塞,造成时间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建立该智能邮件系统平台后,公安机关只用把某被盗物品的部分特征信息输入该智能邮件系统,该系统便会自动与报案失主所提供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再通过公安机关的鉴别后,能够很快给失主发送该物品所在的公安机关联系方式。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物品和合法拥有该物品的公民通过该邮件系统及时、有效地建立联系,可以降低公安机关的办案成本,完善盗窃案件侦破的后续工作。
八、结束语
总之,虚拟网络社会对现实生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治理好虚拟网络社会对现实生活社会的治理有着巨大的意义,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新型网络技术切断其资金链条,让犯罪分子无利可图,从根源上消除此类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童文星.虚拟社会实效管控机制建设浅探[J].公安研究,2010(09).
[2]张永进.传统与超越——公安机关对虚拟社会管理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03).
[3]陈潮,靳慧云.网络虚拟社会治安问题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09(11).
[4]冯斌元.网络虚拟社会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