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霖
培育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应营造鼓励企业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适于“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宽松市场环境,加大力度培养“隐形冠军”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德国制造业拥有1300多家精益求精的“隐形冠军”企业,帮助德国树立了产品经久耐用、质量过硬的国际品牌形象。相比之下,我国不少具有“隐形冠军”潜质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却没能经受住种种考验,最终消失于市场大潮中。
所谓“隐形冠军”,是指那些在其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知名度却相对较低的中小型企业。当前,我国“隐形冠军”企业成长主要面临难以专注,未做强、先做大,人才后续供给不足这3大障碍。
培育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首先应营造鼓励企业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不但要引导社会舆论加大对具有工匠精神、专注精神及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宣传力度,组织地方推荐一批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树立标杆,引导企业开展“隐形冠军”对标行动,还要系统总结国内外“隐形冠军”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对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供其他企业借鉴参考。
其次,还应培育适合“隐形冠军”生长的土壤。除了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适于“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宽松市场环境,避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让企业专注于生产经营之外,还要调整产业政策和规划思路,多采取功能性、普适性的产业政策,推动市级甚至省级以下行政机构产业规划进行合并或整合,减少对具体产品的规划和布局要求,减少对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方面的具体要求,支持企业自主决策。
此外,要加大力度培养“隐形冠军”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一方面要推动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支持应用技术型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技能型和研发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推动和加强对工匠精神、原创精神、忠诚精神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养。同时要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专注于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员工事迹的宣传,引导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