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 刘艳军
摘 要: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当前我国在民生建设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我国也面临多重社会困难和严峻的社会挑战,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在改革发展中显现出来。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建设;以人为本;群众工作
中图分类号:D0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29 -02
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分配、就业、医疗、教育、环境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一、我国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民生建设是指在国家与政府的引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保障与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在民生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也面临多重社会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在改革发展中显现出来:
(一)贫富差距大
在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的过程中,过去我国优先支持城市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忽视了对广大农村的重视和投入,由于制度、习惯,自然环境等使然,农村与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与发展的起点,形成了畸形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畸形的城乡二元结构也进一步导致了偏远农村、内陆山城等与交通发达的城镇、沿海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偏远的农村城镇因为交通不便、地势险峻、自然环境恶劣、教育医疗环境落后、没有足够支撑发展的产业等原因而变得更加贫困,而发达的城镇则利用其已有的资源,得到相应的扶持,发展相关的产业,进一步完善城镇的建设,改善其教育医疗环境和交通,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进步与发展。另外根据北京大学2014年发布的《中国民生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家庭财产分配的基尼指数为0.73,指数最高的1%的家庭占有社会财富的34.6%,而超过50%的家庭占社会总财富的7.3%。这份数据充分显示了当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少数富人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产,多数穷人占有社会少量财产。因此,如何解决民生建设过程中的分配不均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民生发展的红利,实现分配公平,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是推动我国民生建设的一大要点。
(二)重点人群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能够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国的重点就业群体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和下岗工人、农民工再就业群体。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形势总体上虽然求大于供,但是这部分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依旧突出,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依旧严峻。我国每年要新增四、五百万大学毕业生,如何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难点,另外我国每年有大批在企业产业转型中被迫下岗的工人和农民工,这些下岗工人与农民工普遍缺乏技术能力,靠基础劳力生存。在经济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让这些下岗工人和农民工找到新的工作,适应新的环境成为当前民生问题的又一难点。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备
教育问题一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地域差异等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高考加分,奥数加分,贫困学生上大学难)、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受歧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困难以及偏远贫困地区的师资短缺,物资匮乏)和教育制度不够完善(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择校费、校车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质量。
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公共医疗卫生建设上取得了广泛的成就,但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依旧赶不上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看病贵,看病难依旧困扰着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边远地方的公共医疗设施不完备,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都达不到基本要求,严重困扰群众的生活。
(四)环境问题堪忧
健康的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在关于《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中显示,2015年全国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全国的空气质量普遍下降,PM2.5严重污染城市的环境卫生,水环境质量也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在环保意识薄弱,环保制度不够完善的农村,水环境质量堪忧,土壤环境也进一步遭到破坏,重金属严重超标,这些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解决当前我国民生建设问题的指导思想
民生问题是关乎老百姓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推动民生建设,对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用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解决民生问题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便强调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力量,坚决反对分裂人民群众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集中在人民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依靠自身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参与民生建设,共同解决民生问题,为推动民生建设提供自身的力量。
(二)坚持以民为本,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解决民生问题最终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便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1991)1096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以民为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取得民生建设的胜利。
(三)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推进民生制度改革与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解决目前在分配、就业、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解决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基本对策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推动城镇化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扩大就业,不断完善困难人员援助、青年就业、职业培训和创业相并重的政策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及时调整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就业环境,走农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优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是民生之安,必须统筹推进城乡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和完善医疗制度的改革,开展卫生综合改革,整合重组卫生资源,进一步解决人民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对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推进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往以严重破坏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那个根本上解决生态环保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总之,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推动民生建设,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我们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谋事、办事,最大限度地为群众造福,让最广大的群众受益。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坚持推进民生制度的改革,切实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96.
[2]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90.
[3]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99.
[4]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883.
作者简介:
张群,女,江西宜春人,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与中国文化;
刘艳军,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