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周 娟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100例。进行1个月的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糖尿病肾病;分析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为了观察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本文就我院医护人员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得到的心得体会做出相关探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100例。入选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所有入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为既往精神疾病史者、器质性肾脏疾病患者。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3.5±2.1)岁,平均体质量(62.1± 0.3)kg,平均病程(3.7±1.2)年;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4.6±2.3)岁,平均体质量(61.9±0.4)kg,平均病程(3.5±1.7)年。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每日按时查房,定时给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和尿蛋白,并将数据给予记录。查房时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按医嘱服用药物,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肾病知识讲解,告知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并注意个人卫生。
1.2.2 观察组:基础护理同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护理。①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中医食疗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肾虚者首先分型,肾阴虚者给予粳米海参粥150 g进行滋阴补肾,每日1次,代正餐米饭。肾阳虚者给予大米羊肉锁阳粥150 g进行温阳补肾,每日1次,代正餐米饭食用。而脾肾两虚者给予黄芪山药粥200 g进行健脾固肾,每日1次,代正餐米饭。日常采用白术等中药材泡水代茶饮,以涩精固肾。②对于验血发现血肌酐超过400 μmol/L者,可采用中药灌肠,药方组成大黄20 g、附子20 g、丹参20 g、白花蛇舌草20 g、牡蛎20 g、昆布10 g。水煎后取浓汁150 mL给予患者直肠高位灌肠,每日1次。③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应当注意经常变换,并且应当在注射前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局部发生硬结等不良后果。④定期开展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讲座,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临床指标(血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强烈。
1.2.4 统计学方法: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数据经卡方检验,确保准确无误。当P<0.05时,表示实验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且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与S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比较(±s)
注: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100)47.29±3.32 21.24±2.54 39.18±3.53 21.19±2.16对照组(n=100)48.26±3.06 31.41±2.17 38.15±3.47 32.37±2.34
2.2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比较(±s)
注: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24 h尿蛋白定量(g) 24 h尿微量白蛋白(mg)观察组(n=100) 1.29±0.75 117.23±8.34对照组(n=100) 2.19±1.13 138.47±8.4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病程漫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且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治疗极为困难[3]。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比较(±s)
注: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观察组(n=100) 126.15±8.64 80.36±7.35 6.29±0.75 9.23±1.34对照组(n=100) 139.12±7.49 89.67±9.82 8.19±1.13 12.47±1.41
中医理论中,糖尿病又名消渴症,是因为人体脾肾功能失调发展而成[4]。所以在中医看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当采取调理脾肾为主,补气补血为辅的治疗原则,由于肾虚在中医理论中又有不同分型,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针对不同分型的肾虚,疗法也不同[5]。肾阳虚者可多食羊肉和锁阳,温阳补肾,而肾阴虚者则应多食海参和粳米,滋阴补气。将上述中药材煮成粥,利于患者吸收和消化,在养胃的同时又达到了调理脾肾的目的。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也提示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进行中西医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尿蛋白等指标,有效地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凡红.中西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84.
[2] 万多.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200-201.
[3] 李秀芳,强莉.中医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4] 时立伟,李璐莹,金淑云,等.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32):152-153.
[5] 徐珊,裘毅敏.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91-94.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2-02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