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玲羚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43-01
近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将问题简单化,并能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融入到教学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设备具备展现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功能。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进行主动的知识探索和学习,根据情境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大的热情。学生进入情境,自然就会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以及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一些课件辅助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圆柱体,如“烟囱、电线杆、罐装饮料瓶子、桥墩”等图片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教师也可以展示几幅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照片中的情境是比较生活化的,教师在这样的情境当中渗透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探寻生活的气息、在情境当中开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归纳总结重点,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但是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来要求学生,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毕竟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感悟能力没有那么强。所以教师需要规划教学才能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灌输教学的形式,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
因此教学缺乏针对性,一直处于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为了改善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重点内容的总结归纳,还可以利用动画片的形式演示教学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地学习和理解数学难点、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分析。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学生有了一定的面积求解的基础,一些基本图形的求解方法已经掌握了,但是刚一接触多边形面积的求解难免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规划总结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将教学重点内容规划出来,分层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平面图将多边形进行切割,分割成一个个学生熟悉的图形,然后按照面积数相加的方式求解,最终得到结果。教师让学生亲眼看到分割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地学会分割图形。
三、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降低教学效率。另外传统教学中,教师还处于主导地位和中心位置,学生只是在机械被动地学习,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改变这一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着手,结合多媒体开展教学,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实现高效、有趣的教学。游戏对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一些教学游戏,还可以结合教材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游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学习,从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认识基本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小游戏让学生参与课堂。“七巧板”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游戏,包含基础的几何图形,通过组合拼接的方式将这些图形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认识图形,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智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新奇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让教师划分重难点、有计划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樊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4,(23).
[2]钟旻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味”[J].新课程,2014,(8).
[3]杨竞.拥有一个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2014,(2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