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峰 朱蔚云
摘要:以15-16世纪意大利园林轴线空间生成与演变过程为主线,着重探讨造园师根据功能与原址场地需求对轴线空间进行改造的过程与动因,产生了单向轴线空间、双向轴线空间和放射交叉林荫道轴线空间,增强了景深与全园的可游性。轴线的朝向与定位关注于周边环境,并与园外标志物形成对景,开辟后世轴线空间从视觉对景向实体空间延伸的先河;外围林园逐渐代替围墙成为边界,内外空间层次过渡清晰而有序。
关键词:传统园林;意大利园林;园林轴线;空间演变;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38-06
引言
15-16世纪意大利园林轴线空间从生成、探索到持续发展,具备从简单到复杂的空间结构、从内向孤立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过程。本文以历史实例分析为主线,借鉴西方园林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力求把历史和设计实践联系起来研究[1~2]。通过对历史的“情境分析”追溯还原设计精华[3],阐释轴线空间生成演变的成因与内涵,同时也揭示了从中世纪内向园林到外向扩展的现象学特征,及15-16世纪意大利园林空间观念的变化[4]。
1园林轴线空间生成背景: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园林实例已无从考证,根据诗歌、图绘等零星资料拼合当时的空间图景,可以描绘为基督世界的无穷畅想与受限的内向空间。空间原型源于古老而美好的天国乐园。它是人类社会不同种族共有的美好愿景,是各文化宇宙观的理想化和具体化。中世纪园林将景观多样性融入到基本均衡的十字轴四分园中,将无尽的天空引入园内,形成封闭内向的空间特征及对无限空间的遐想。
中世纪古画描绘的天堂源于三种相互影响的原型:古波斯的天堂(Pairidaeza)、阿卡迪亚(Arcadia)及伊甸园(Eden)。内向封闭空间以防御为需要,围墙围合成为固有特征,集中于焦点并具明确边界,人则位于空间中央。空间类型体现为三种:包括具有高耸围墙和装饰游乐性特征的城堡庭园;采用回廊式中庭和四分园布局的修道院庭园,庭园内有明显的中心交汇点和正交十字轴,结构严谨而有序;植物园(花圃或苗圃)是装饰性实用花园,围墙限制了种植池单元排列的外向延展[5]。
中世纪末期对四分园空间原型进行了变形等尝试,例如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格内拉里弗花园(Generalife)水渠庭园(Patio de la Acequia)中将庭园长向变形,利用水渠、灌木等造园要素进行轴向布置,引导建筑间的长视线;在法国城堡园林中防御需求已日渐减低,面积扩大,更加注重通风、敞亮和感官享受方面的发展。
2园外全景图:文艺复兴初期园林
2.1园林空间新理解
文艺复兴将自然归入园林中见证了新的觉醒,同时新兴人文主义、透视法等文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文艺复兴园林追求均衡变化的统一。从内向封闭向外扩展,融入自然环境,由单一空间向轴线空间过渡,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单元空间的几何秩序排列与拼接
四分园的组合变形虽丧失了单一空间的内在统一性,但造园师为了平衡单元空间与要素关系,提出用几何秩序排列园林空间,并使之成为经典公式(图1),整体上趋于遵循伦理和美学观念的有机体。阿尔伯蒂提出的规则种植模式关注“间距的准确性、行列的笔直性、角度的规则性”[6]。花园中心喷泉常常与道路结合,引导视线交通,垂直正交的道路成为组织单元空间的结构线。Hobhouse P.评价文艺复兴园林轴线“视觉中轴成为园林最为准确的特征,它延伸并超越了围绕着建筑的规则性格局”[6]。几何秩序的园林遵循了建筑的结构,犹如从主体建筑延展的园林画卷。
2)视线外向延伸和空间焦点转移
园林多选址于山坡,打开一侧围墙,为园林空间水平视线的拓展提供了可能,使观者能体验到丰富的空间层次。随着对透视法理解的逐渐深入,造园师通过控制在观测点和视觉灭点之间的造园要素,并结合几何平面元素运用,形成围合空间来引导视觉。内向封闭空间转向周围的环境,空间焦点逐渐从无尽天空转向自然中的实在物体,并进而将园外风景引入园内,视线向外延展至地平线。这突破了传统四分园中心汇聚的模式,造园要素从汇集于一个力点延展到一条力线中,沿轴线向园外延伸。园林仍以围墙、栏杆和挡土墙等与周边的风景相隔,但开始可以从视觉眺望到园外风景,并使风景成为园林整体背景的一部分。视觉空间体验为园林轴线形成提供了必备条件,成为园林空间向外延伸的第一步。
2.2园林空间新实践
阿尔伯蒂认为选址以可观全景的山丘基址为优,因其具有开阔视野、良好采光和朝向[6]。对自然的畏惧使人们仍保留围墙来保证安全,但已尝试在围墙上开窗,将山丘外风景引入园内。宫殿Giardino di Palazzo Piccolomini四分园围墙犹如遮蔽隐私的屏风,隔断园外的喧嚣,维护园内宁静(图2)。三条园路的尽端开窗,面向园外山谷形成视觉对景,间断的窗使风景并非一览无余而是如框景图般一幅幅呈现出来[7]。
围墙逐渐被凉廊、阶梯和平台等造园要素所取代,层层下降的平台打开了园林可远眺的视线范围。米切罗兹为美第奇家族建造了Trebbio城堡和美第奇别墅(V. Medici atFiesole)。Trebbio城堡外增加凉廊连接不同高差平台,同时可远望郊野美景[8]。美第奇别墅将外向空间表达运用在陡峭山坡的两层平台上,园林成为建筑和风景间的过渡,将佛罗伦萨城和亚诺河谷地的全景图作为背景引入庄园。全园注重内部组织结构和三维空间感受,入口、府邸前草坪中心线和秘园东西向园路间形成对位序列关系;两个泉池连接了台地间交通和视觉连续性,葡萄藤架则发挥交通、观景和围合空间等功能(图3)。这些造园要素成为连接园林各台地间的纽带。朝向山谷的一侧围墙因观景需求,降低成为面向山谷的挡土墙,对上层平台的围合性减弱;两个平台间以通透自然的藤架绿廊作为空间过渡,它并不阻挡上层平台面向风景的视线,并指引了下层平台视线方向。endprint
3单向园林轴线空间
单向园林轴线垂直穿越多层台地,用一系列垂直与平行的台阶和坡道连接园林中各层台地。建于1505年的贝尔维德雷花园(望景楼庭园Belvedere Garden)被用以连接梵蒂冈宫殿与别墅间的关系。中轴线形成的台阶垂直平台穿越三层台地,高差变化强化了轴线的透视感,视觉焦点位于园内(图4)。中轴线台地高差递减,使庭园透视感加强天际线后移,从上层平台往下看视觉感受比实际更为深远[5]。不仅有明确的空间围合边界,重点在于其内在的结构组织恰当地结合鲜明的中轴线空间,体现轴线对复杂要素的整体组织能力。从此单向轴线空间特征的影响力从罗马扩展到整个意大利。因受城市位置和外围柱廊限制,贝尔维德雷花园的轴线无法远望到周围城市环境的全景。
位于罗马城市中心的法尔内塞花园(Orti Farnesiani) 和郊野的法尔尼斯庄园(Villa Farnese)均为法尔尼斯家族的花园。法尔内塞花园建筑与园林结合的轴线构建了一个景观序列空间,并通过视觉关系与城市连成统一的整体(图5)[9]。法尔尼斯庄园位于卡普拉罗拉小镇,具有明确中轴线串联各台地,形成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庄园建筑成为轴线上的视线焦点,并且围绕建筑和轴线呈现出水波纹般的人工性渐变(图6)。
建于1566年的兰特庄园(Villa Lante)是单向轴线空间的典型。它位于罗马以北96 km的巴尼亚(Bagnaia)小镇中心,中轴线起始于小镇广场塔楼,末端的视觉焦点指向庄园所在山坡的顶端。花园由林园围合,轴线成为建筑、花园、园外自然环境(林园和小镇)空间连续性的纽带,形成人工与自然环境的过渡。底层和顶层台地的尖顶雕饰和八角泉池作为轴线焦点,水景序列象征着自然中从泉水、溪水汇聚流向大海的过程。轴线上植物的开合对游人的游历感知起了关键作用,随着台地递升郁闭度也逐渐增加,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渐进的变化中又有开合收放对比:花园逐渐融入树林园的背景中。与中世纪内向封闭的空间不同,园林在起伏的台地上延展递进获得空间进深感。游历过程中随着轴线水景和台阶的指引,花园稳定的立面逐渐呈现,同时台地间挡土墙引导视线不断回望下层台地(图7)。中轴线上台地进深和地形的塑造,使底层台地在游历中不断出现、隐藏、再现,轴线尽端指向在底层台地的尖顶雕饰和天际线之间变化(图8)。
贝尔维德雷花园轴线焦点停留于园林内部,并未形成向外延伸的视线;法尔内塞花园建筑延伸的中轴线与城市形成视觉关系;兰特庄园和法尔纳斯庄园进而形成花园外围林园,中轴线由内向外空间层次的逐渐过渡。这些造园实践形成了单向园林轴线空间特征:轴线连接园林与建筑、城市、外环境间视线;台地间高差形成透视焦点的视错觉;全园通过轴向探索空间的层次性。
4双向园林轴线空间
为适应面积较大或非规则的园址,造园师进而营造出结构空间更复杂的双向轴线空间。它更适宜于处理轴线空间与建筑外环境的关系,造园师尝试采用“井”与“丰”字形多种结构处理建筑与主次轴线的关系。其中主轴空间具备公共交流的性质,开放度较强;横轴线或次轴线则为相对私密而安静的空间。
拉斐尔设计的玛丹庄园(Villa Madama)选址于罗马的马里奥山坡,可以远眺台伯河和山谷。它采用双向轴线将建筑与园林一体设计,主轴线并非垂直于等高线,而是沿山腰横向延伸(图9)。“井”字形的双向轴线使得园林向建筑北侧延伸,虽并未形成均衡稳定的结构,但具备一定的自由度,以统一整体适应于基址环境[10]。
罗马的美第奇庄园(V.Medici at Rome)建于潘西安(Pincian)山坡与旧城墙间的夹缝间,基址地形条件不好,而园外环境优美的景色是“古罗马的花园之丘”。全园呈L型,分为三段式矩形台地:建筑前广场台地、下沉规则树林台地及园墙外的山丘与树林(图10)。整体结构基于两条交叉成直角的视轴线,使用网格控制道路对位与视觉对景,并未形成明显中轴。一条视觉轴线将广场喷泉和植坛间石碑相联系;另一条与之垂直的视觉轴线,将底层台地树林碎石小路、草坪植坛小路、石碑和园墙外的“帕纳斯”山丘相连。
埃斯特庄园位于罗马东40 km的提沃利小镇朝北的山坡,全园近乎方形,约4.5 hm2,采取了“丰”字稳定的双向轴线(图11)。根据别墅建筑与周围古迹作为标志物的视觉焦点来控制全园主轴线的位置,主轴线延伸至北部的萨宾山(Sabine)以及南部的Rocca pia 城堡[11]。别墅建筑成为中轴线的最佳观景点。造园师将四分园空间原型加以扩展,用道路连接控制点形成轴线,而花圃和苗圃扩展为更加富有层次的植坛;通过中轴线和横轴线上控制性节点如喷泉、雕像、壁龛和石作等造园要素,再用植坛或静水池等面状要素填充轴线和道路之间的空间(图12)。横轴打破主轴单一游览路径,贴合于原基址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特征,结合水景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呈现丰富的对比:第一横轴,四个矩形水池从东向西,从动到静,将树木与天空映入水面中,视线顺应横轴向两侧延伸;第二横轴的百泉台位于斜坡上,是更为隐蔽和狭窄的空间,一端依山就势为气势恢弘的水剧场,另一端引向小罗马的建筑雕塑群呼应罗马城;第三条横轴是位于建筑与园林间的平台,因地势位置独特,成为全园理想的观景台地。全园具有明显几何规则形式,然而多变地形和茂盛的绿篱、乔木使游历全无几何生硬感。游人的视线始终被控制在园内,只有在别墅建筑和庄园边缘可以望到园外的风景。
玛丹庄园和罗马的美第奇庄园采用相对自由的双向轴线空间格局,主轴并未形成明显对称的中轴线;埃斯特庄园强调建筑统领主轴形成“丰”字形双向轴线空间,主轴线延伸指向远处的萨宾山,整体轴线结构主次分明、清晰简洁,主次轴线一体化设计。双向轴线空间具有自由性与空间层次性特征,及丰富的主次轴线空间变化,其中典型的“丰”字形结构具有明确的中轴线,从此也开始了对主次轴线衔接空间的探索。
5林园中放射交叉园林轴线空间的初始化endprint
为了连接轴线间节点,形成便捷的通道,园林的林园中沿用了城市中交叉道路的做法,形成了园林中放射和交叉式的林荫道。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Villa Aldobrandini)是距罗马东南20km的弗拉斯卡蒂(Frascati)村山谷的乡村庄园群之一,位于植被茂密的西北山坡,距台伯河约300 m,罗马城位于其西北方的天际线上。弗拉斯卡蒂村山谷的乡村庄园群的轴线视觉焦点并非弗拉斯卡蒂村中心,而是将地平线上的罗马城市作为焦点。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通过明确的中轴线将全园的前后两部分和建筑相统一,后花园中树丛夹着狭窄的中轴线。其中矩形空间(长边平行于轴线方向)的串联组合,更加强调中轴线上的透视效果,透视感将视线引向水剧场和瀑布的起点——天空。林缘空间限定了后花园的边界,在林园中产生了连接轴线间节点的放射交叉性林荫道 [12]。
6意大利园林轴线空间探索小结
从中世纪开始到16世纪,意大利园林轴线空间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生成与演变过程(图13)。它改变了四分园式和棋盘格式单一设计结构,成为能够组合与包容丰富多样空间单元的整体结构,逐渐形成从主要建筑延伸出具有自主性空间的主轴线。为了适应面积较大的基址,或不宜设计长轴线的非规则式场地,故建筑延伸出的主轴线关键节点处又向两侧垂直延伸出次要轴线,以形成具有主次关系的双向轴线和多样体验的线性转折空间。为处理轴线空间与外环境间的围合关系,形成便捷通道,进而在花园外围形成了围合的林园和交叉放射性轴线。(图14)
从功能上看,一方面意大利园林轴线延续了四分园中十字轴的交通路线与视觉对景功能来组织单元空间;另一方面又逐渐融合入剧场、会客生活区等场地功能,每个台地场地功能各有区别,这是由花园与主建筑间的关系而决定的。
在演变过程中,意大利轴线空间的连续性和延伸性得以凸显。朝向与定位开始关注于周边环境,根据周围的制高点和标志物等形成对景联系,园内向园外视觉的突破成为意大利园林空间的重要特征,并将成为后世轴线向实体空间延伸的前奏。轴线空间边界的开放度也有了进一步深入,台地的一侧边界围墙被打开,园林中花园与林园逐渐形成分层,轴线空间围合的郁闭度随着与轴线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内外层次产生明显的对比,外围的林园逐渐代替围墙成为园林的边界。主次轴线以及放射交叉轴线空间的衔接,避免了全园单一视点,增强了可游性。
文中图1,6-8,11,13,14为作者自绘 ;图2来源于参考文献[7];图3来源于参考文献[8]、《Illustrated History of Landscape Design》《The Enclosed Garden》;图4来源于参考文献[6];图5来源于《Metropolit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arks and landscapes》;图9来源于参考文献[10];图10来源于《A Cultural History of Gardens in the Renaissance》;图12为?tienne Dupérac绘制。
参考文献:
[1]金云峰,陶楠. 环境史 景观史 园林史[J]. 中国园林,2014(8):85-88.
[2]金云峰,陶楠,范炜. 西方园林史研究综述——形式分析[J]. 建筑师,2013(6):84-91.
[3]金云峰,陈希萌. 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18世纪扬州园林嬗变的外向与内向研究[J]. 广东园林,2016(1):57-61.
[4]金云峰,陶楠,马唯为,等. 西方园林史研究综述——情境分析[J].中国园林,2015(7):102-107.
[5] Aben R, De Wit S. The Enclosed Garden——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ortus Conclusus and its Reintroduction into the Present-day Urban Landscape[M]. Rotterdam: Uitgeverij 010 Publishers, 1999.
[6] Hobhouse P. The Story of Gardening[M].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7] Pozzana M.The Gardens of Florence and Tuscany[M].Firenze: Giunti Editore,2011.
[8] Pizzoni F. The garden: a history in landscape and art [M]. NY: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1999.
[9] 朱蔚云,金云峰,姚吉昕. 西方园林史研究——以意大利罗马与法国巴黎园林景观轴线空间演变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27-232.
[10] Newton N T.Design on the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11]金云峰,范炜. 多重构图——埃斯特别墅园林的空间设计[J]. 中国园林,2012(6):48-53.
[12] Steenbergen C M,Reh W,Smienk G.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The Design Experiment of the Great European Gardens and Landscapes [M].Basel: Birkh user-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