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参与精准扶贫研究
——以张咀村为例

2016-07-08 09:18涂学敏
2016年22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涂学敏



西藏民族大学参与精准扶贫研究
——以张咀村为例

涂学敏

摘要:随着十八大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全国上下各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动员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大潮之中。西藏民族大学由于异地办学也参与到陕西的精准扶贫当中。本文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参与精准扶贫研究,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子。

关键词:西藏民族大学;精准扶贫;张咀村

一、张咀村的基本概况

我们所调查的张咀村,位于陕西咸阳的礼泉县,距离咸阳有三十五公里车程,且为唐昭陵旅游区的边沿带。该村行政面积为16.7平方公里,海拔在800-1188米,全村共有四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268户共计968人。其中,帮扶对象有25户83人,总劳动力424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83人。该村由于处在礼泉北部的旱腰地带,缺水,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多为坡地,占到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该村主要以苹果种植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其他的农业产业少,而且由于该村的苹果树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老化严重,品质退化,结果率降低甚至有些都没有结果,同时随着这两年苹果的滞销,农户每年的经济效益很差。据调查,2015年度该村人均纯收入在2200元左右,没有达到陕西省指定的最低收入标准。基于以上的村情,如何能够帮助其中的25户贫困户脱贫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西藏民族大学参与张咀村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工作思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掳爱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讲话精神,西藏民族大学结合张咀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针对于张咀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的总方针。通过在全村实地走访调查,全面摸清张咀村村民的详细情况,把该村的致贫原因进行整理,以及村民将来的打算和想法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对于张咀村的村情村貌进行了大致走访,把握了村民的一些基本的想法,之后通过精准识别的标准和方法,按照积极申请和严格审查的模式,对申请的村民按照我们之前了解的情况进行刷选,精准识别出了25户我们觉得真贫困的农户。之后结合农户的想法和打算以及西藏民族大学自身的条件进行精准的帮扶,按照结对子、一对一的模式,以户为单位,进行定点扶持,依靠贫困户自身家庭情况,准确把脉,制定一套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建立健全精准管理新制度,对扶贫项目和扶贫进展进行及时的公开,及时披露有关的扶贫开展情况,引入全村村民的监督机制,确保扶贫的项目在阳光下高效合理运行。最后这是建设相关精准扶贫的考核办法,动态化管理考核的流程和标准。

(二)工作目标。在国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心态中,我们西藏民族大学也仅仅跟随国家的脚步,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鉴于此,西藏民族大学与咸阳市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合作项目,张咀村成为此次合作项目的一个平台。我们西藏民族大学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张咀村的扶贫工作出谋划策。经过我们的理论的学习以及实地的前期考察工作,我们制定出了张咀村精准扶贫的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做好四大工程,实现四点突破,探索新模式。

一个中心:就是要围绕张咀村的实际情况,运用精准扶贫的各种理论知识,解决张咀村25户贫困户的经济生活问题,改善贫困户的精神面貌,打牢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的根基,丰富致富手段,使得张咀村在2020年末完成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四大工程:在对张咀村进行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将从生活资助工程、产业扶持工程、文化宣传工程、组织建设工程这四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生活上的资助和照顾,使得贫困户能够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更贫困户能够更好的更体面的生活;通过产业扶持工程,让贫困户能够对致富充满信心,夯实致富渠道和手段;通过文化宣传工程,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改善其精神面貌,让贫困户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相信勤劳致富的道理;通过组织建设工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头致富,组织贫困户积极学习党的政策和思想。

四大突破:精准扶贫必须围绕强推四大工程,通过项目引领,稳步提高帮扶对象生活品质、显著增强帮扶对象致富能力、全面夯实精准扶贫组织基础、加快改善张咀村村容村貌,在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上台阶、提档次的同时助推张咀村文化示范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模范村建设。这是张咀村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的突破口。

新模式:精准扶贫必须立足“切实强化社会合力”要求,通过党委顶层设计、驻村队员实施、村委班子衔接、圣达公司运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合力,统筹构建具有内地办学特点、以“高校+工作队+村委会+帮扶对象”为核心的精准扶贫新模式。这是张咀村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的核心。

三、对策措施

(一)优势互补、多措并举。西藏民族大学各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好内地办学的历史优势、政策优势,利用陕西省已经建立起来的贫困户档案的资料,通过学校驻村工作队的实地调查走访,摸清张咀村具体的村情,确定25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目标偏移或者结果不理想的状况。通过生活、产业、文化、组织四大工程为突破口,形成一整套的扶贫方案方法,按照每户贫困原因和贫困状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指定符合贫困户特点的措施。

(二)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学校要在精准识别贫困户人口的基础上,精准解析25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以及诊断出贫困户的资源禀赋,有计划的进行合理规划,坚持宜种则种、宜栽则栽、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修则修、宜学则学的精准扶贫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不搞单一化和一刀切的措施政策,结合贫困户的现有资源禀赋,深度挖掘贫困户脱贫潜力,实事求是,挨家挨户想办法,田间地头定方案,确保一家一套办法、一户一个章程、一人一个策略,使精准扶贫高效务实;灵活多样抓落实,确保一家一个进程、一户一个重点、一人一个职责,使精准扶贫接地气、见实效;多管齐下抓监督,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中领导拒腐、干部防变、群众受益。

(三)民主协商、科学推进。学校在张咀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要联合张咀村村党委,驻村工作队,群策群力,深入实际、全面分析、科学论证、及时对接,与结对认亲帮扶对象面对面、心交心地制定一对一精准扶贫细则。发挥好学校的主导作用,利用学校的优势来加强均衡帮扶、全面帮扶,在确保精准扶贫不形成新攀比、新矛盾、新摩擦的基础上,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差异化推进、动态化管理、针对性监督、时效性考核。确保每个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都能尽快落地、尽早开花、尽早见效。

(四)市场导向、公司运作。学校在对张咀村进行产业帮扶的过程中,要结合智力扶贫、技术扶贫、人才扶贫、资金扶贫,积极引导贫困户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接触最新的实时消息,主动适应市场、主动参与市场,利用市场信息,合理选择适应的农产品进行种植,防止农产品的过剩、滞销,造成贫困户巨大损失。通过圣达公司市场化运作,对帮扶对象农副产品采取保护价收购,专营店、橱窗式专柜经营,切实帮助帮扶对象拓宽销路、增加效益。(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2]吴晓燕,赵普兵.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商:内容与机制——基于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5,06:102-110.

[3]记者 江芸涵.全省高校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N].四川日报,2015-12-20001.

作者简介:涂学敏(1991-),男,汉族,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编号:XT201608)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