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中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2016-07-08 16:28高珊
重庆行政 2016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国际化民族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鲜明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我们要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1]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化进程轰轰烈烈,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如火如荼,“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鲜明的时代症候并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国际化视野中大学生爱国主义应体现开放性、包容性、民族性、理性等时代要求。

一、开放性

开放性是国际化的重要特征。国际化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和结果,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决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游离于国际化进程之外,拒绝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化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任何保守和封闭的国家和地区都将被边缘化,甚至走向衰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获得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走向世界的历史际遇,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开放性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契机。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闭关锁国的观念和思想必须打破。他曾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30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2]新世纪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3]改革开放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中国国际化的过程。中国的国际化之路客观要求大学生爱国主义必须与改革开放同步,摒弃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观念,确立开放的意识。

“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这种学习,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立足于增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道,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4]“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5]中国的发展进步,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大胆吸收利用外资,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生产经验,坚持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任何保守、封闭的意识和行为均会损害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愚蠢的排外,或者有意无意的为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设置这样那样的障碍,不管其主观动机多么善良,口号多么神圣庄严,客观效果都是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时甚至因此错过重要机遇而千古遗憾。”[6]

国际化时代,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国利益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保持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打击恐怖主义、限制核武器等国际性问题都关乎全人类的利益。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一国之公民,也是世界公民,不仅仅是国家利益的维护者,也是全人类利益的保护者。由此,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必须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忠诚于祖国的同时,兼具国际意识、开放性情感。这不仅不与国家利益相悖,反而是从根本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总而言之,大学生具有开放的爱国意识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必然选择。

二、包容性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在与世界互动中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7]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要求既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又要具有包容心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包容性是与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相对立的。大国沙文主义旨在宣扬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高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主张以武力侵略或征服其他弱小民族,煽动民族仇恨,往往成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理论工具。狭隘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偏狭的乡土主义、保守意识、国粹主义的心理,排斥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和闭关自守。大国沙文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总是相伴相随。如意大利杰出的爱国者朱塞普·马志尼认定:上帝任命意大利担负文明世界的领导,就像它在罗马时期和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所做过的那样。美国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艾伯特·贝弗里奇一再标榜:美国人是“一个进行征服的种族”,“没落的文明和衰败的种族”应该“在更高贵和更年富力强的那些类型的人所拥有的较高文明面前”消灭,美国民族是“最后领导世界复兴”的精选民族,是上帝指定的“世界进步的托管人,世界正义与和平的监护人。”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发动侵略战争,其根源也在于许多学者、政客狂热的狭隘民族主义鼓噪。早在1823年,信渊就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一书中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日本)号令全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皇国要首先吞并满州,继而将中国全部划入日本版图,而后从东南亚进军印度,最终“合并世界各国”。苏峰在其所著《大日本膨胀论》、《将来之日本》等书中鼓吹:扩张主义乃“世界之大势”,进行甲午战争获得巨额赔款和新领土这样的武力侵略,是使日本迅速富强的“捷径”。樗中则露骨地宣称:“吾认为,我国民作为扩张之国民,其有最恰当之资格”,日本作为“优秀民族,应当主宰劣等民族”。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纳粹鼓吹的日尔曼民族是“优秀民族”,犹太及斯拉夫民族为“劣等民族”,“最强者的作用就是去统治,而不是去和最弱者混在一起”同出一辙。所有这些言论无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的表露。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对世界和平以及本国发展均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埃里奇·弗罗姆曾经指出:狭隘民族主义是近代人的“血族相奸”,是近代人“神经不健全”的表现。它派生出的狭隘的排外主义、狂热的沙文主义和血淋淋的种族主义,多少年来,不但一直是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巨大障碍,而且几度把整个人类及其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推入濒临毁灭的边缘,至今仍然是导致许多国家分裂和战争热点的意识形态根源。

就中华民族而言,近现代屈辱的苦难史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在国际交往的冲突和摩擦中,长时间积淀的民族主义情绪难免被激发进而出现反弹。西方媒体就此贬斥中国的爱国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散布“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国际形象,限制中国经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强调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包容性。周恩来曾指出:“我们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沙文主义”。[8]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在国际主义指导下的加强民族自信心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强盛,国家的强盛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民,更好的维护和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绝不相类。对此,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多次强调:“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世界各民族”。这里所说的“贡献”,就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邓小平把“振兴中华民族”和“真正对人类作出贡献”看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侧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的重大国际意义:“那时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9]“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尽更多的力量。”[10]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1]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12]历史与现实昭示大学生,中国离不开世界,离开了世界,中国将会重新回到闭关锁国的境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也必然遭到极大的压抑从而发生萎缩病变;同时,世界也不能离开包容的中国,一个高度发达、文明、繁荣的新中国必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更大的积极作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包容性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三、民族性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4]爱国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维护,民族性是国际化视野中大学生爱国主义应具备的根本立场。

一方面,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必须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根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成员的共同感受、共同承认并保持其身份同一性的精神加速器和凝固器。历史上的统治者往往从民族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中找寻激发民族热情,产生民族认同的天然资源,以此来保持其成员对本民族的忠诚,保证对现有政权的服从。正如安东尼·D·史密斯所指出:“历史的、神话的、宗教的、语言的、文学艺术的、政治的,以及某种程度的经济联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的强大源泉。”[15]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重要源泉。国际化为大学生爱国主义增益了诸多新的内涵,它不仅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使大学生萌生了更多的开放意识。但是,在对外开放的历史潮流中,我们仍然要坚守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根基,积极开掘优秀的历史文化、加强和巩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融铸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时代体现,是近代爱国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化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国家民族性更加凸显。可以说,当今世界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都在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民族利益,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约翰·埃若斯在韩国观察到:“所有韩国人,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富人还是穷人,农民还是市民,自谋职业者还是公务员,都无一例外的具有强烈的民族利益意识,把民族利益当做自己的行为准则。”[16]这是因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民族利益是国家利益具体而现实的体现。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带来国家主权的瓦解和民族利益的消失。相反,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是国际化之所以萌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爱国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对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实现,珍视、维护、实现民族和国家利益是爱国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此,就要求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要以维护和实现本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不断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本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如果说在传统社会,国与国之间尚处在相对隔绝的状态,爱国主义更多的体现为国家在“内部经营”过程中所抒发的爱国情感或爱国实践,难免存有偏狭、自负的成分。那么,国际化的到来、世界性视野的引入为大学生爱国主义增益了开放性的元素,使大学生爱国主义具备了新的内涵。但事实的本质,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取向仍然是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本民族的利益,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来看待世界的变化,以寻找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实现本民族的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作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我们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17]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江泽民也指出“要使我们的人民既珍惜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又珍惜几代人流血牺牲赢得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18]这便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开放性与民族性之间关系最为妥帖的概括。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开放性与民族性并不相悖,开放性以民族性为前提和归宿,民族性以开放性为条件和手段。“过分向全球化流动开放,民族国家要冒动乱的风险(这是中国的情况);开放不足,则将流落在国际团体之外(这是北朝鲜的例子,它是全球最后一个自给自足的政权)。”[19]正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开放性与民族性就能实现完美的统一。

四、理性

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又一时代要求是具有理性。这不仅是爱国主义本身的内在品质,更是国际化背景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呼唤。

理性,是指按照事物客观规律进行判断、推理,从理智上控制行为,努力追求利益和效果的最大化。爱国主义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要求大学生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理性精神来规范和控制爱国主义情感,合理表达爱国热情。国际化时代,世界联系日趋紧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复杂局势渐趋形成,任何非理性的爱国行为都会造成“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两败俱伤的后果。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尤其是自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以来,中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被推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麦凯恩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眼。不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其他方面衡量,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20]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指出:“中国参与世界地位重组的规模,使得世界必须在30或40年的时间内找到一种新的平衡。假装中国不过是另一个大的参与者是不可能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21]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空间越来越狭小,中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被置于国际矛盾和国际纠纷的中心。复杂的国际形势,稍有不慎,就会授人以柄,为中国和平发展设置障碍。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如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成为了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缘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要具有大国胸襟,理性心态。正如邓小平所强调:在祖国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在表达爱国的情感诉求时,要讲究策略,要理智、谨慎对待,以现实、发展的心态来处理与西方列强和邻国的关系,要时刻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不应再仅是一种内聚型,封闭、种族的、排外的爱国情感,而应当是建立在尊重法制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宽容、进取的爱国情怀;不再是仅仅满足于一时之快的情绪宣泄,而是要看到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只有与世界各国合作,减少矛盾和冲突,才能获得好的发展前景,才能避免“挨打”的历史命运。惟有如此,才能赢得更多国际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正如有学者指出“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真正不卑不亢地以平常心对待世界一切强于我或弱于我的国家,既充满民族自信又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既懂得保持民族精华,又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外来思想和文化,吞吐自如,那就是我们民族真正在精神上健康成熟的时候。”[22]

本文系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14069JG2015104);重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国际化视野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skszr09)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高珊。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9][10][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4][12][14][17][1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23]袁伟时.晚清大编剧中的思潮与人物[M].北京:海天出版社,1992.

[7]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5]徐波,陈林.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主义:现实与悖论——<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6]李世涛.知识分子的立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0]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1]赵春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性爱国探析[M].新华出版社,2010.

[2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国际化民族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我们的民族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多元民族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