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研究生对辅导员缺乏“向师性”,就会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前提条件。文章回归教育“原点”,论述了辅导员工作中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向师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增强研究生“向师性”的策略,以期推动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发展、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 研究生 高“向师性”
[作者简介]陈翱(1981- ),男,山西临汾人,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基于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BKYB3)和2015年广东省德育创新项目重点课题“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项目编号:2015DYZZ01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85-02
“向师性”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听从教师教导、趋向于教师并对教师存在依附感的心理状态。研究生辅导员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在研究生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灌输性,倘若研究生对辅导员缺乏“向师性”,缺乏对辅导员人格魅力的认同,那么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丧失了前提条件。
2012年一项基于北京市20所高校的实证调查表明,研究生对研究生辅导员的“人格魅力”选择“满意”或“比较满意”比例的总和甚至不足60%。研究结果使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这样一个教育“原点”的话题——如何增强研究生对辅导员的“向师性”?因为只有解开这个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那么,研究生辅导员如何才能获得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资望及其力量与品质”?笔者认为,一是研究生辅导员要充分理解学生“向师性”对自身工作的意义;二是研究生辅导员应从工作方法和能力提升的角度树立良好威信以培养学生的高“向師性”。
一、辅导员工作中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向师性”的重要意义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政治方向教育,这一点最鲜明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分析梳理辅导员管理制度的演化,尽管辅导员的称谓经历了“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到“辅导员”的改变,但其加强党在高校的领导、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引导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基本职能没有变。能否真正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如何凸显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如何及时并持续回应西方文化潮流和文化渗透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现实挑战,这些工作都是辅导员的核心使命。如果研究生对辅导员缺乏“向师性”,辅导员工作将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使命。
2.高层次知识水平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观念形态教育,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灌输性。事实上,理论灌输法,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研究生群体是具有高知识层次、高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的群体,自主性成长、创新性成长在这个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研究生自我意识强烈,具有思维的批判性和怀疑性,敢于用最新的知识装备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研究生对辅导员缺乏“向师性”,就会对辅导员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关注不多、共鸣不强,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就会陷入自说自话、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境地。
3.“导师负责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尽管近年来部分高校尝试实行“导师组”制,但就研究生培养过程而言,导师在研究生的心目中有着不言而喻的巨大影响,研究生对其导师有着强烈的“向师性”。我们无意从互相竞争博弈的角度去论述导师和辅导员可能出现“纳什均衡点”,即导师和辅导员均采取“单干”策略之于研究生的影响。现实中更多的问题在于,部分导师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与此同时,研究生辅导员又无力补位,造成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严重弱化。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教育重视不够、关心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导师没有时间和能力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在目前高校科研成果的导向下,导师“重科研、轻思政”的观念仍然比较普遍。研究生辅导员资历浅、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在学校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如果疏于在导师及研究生中树立威信,无法培养研究生对其的高“向师性”,那么将很难在研究生导师缺位、失位甚至错位时,承担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之一的职能和角色。
4.研究生自身“向师性”特点的内在要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末端,处于人生“展望期”的受教育者——研究生,其“向师性”与其他阶段的受教育者相比,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学生感”弱化、“社会性”增强。研究生基本上都具有16至22年的教育经历,多年受教育经历和逐步步入“成家立业”年龄,使得他们不再像小孩子那样对老师充满神圣感和神秘感。研究生感觉自己既像学生,又不像学生,不再凡事由老师决断,社会属性和社会意识越来越强烈。二是“依赖感”降低、“关注感”增强。研究生喜欢独立思考,变得不再人云亦云,已不会把希望和收获完全寄托在老师身上,取而代之的是重视自身努力和自我学习。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研究生“向师性”的趋向属性更多地转化为平等交往的情感渴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对其个体的关注,关注自身作为“社会个体”的属性而非“教育产品”的特性。上述特点使得教育者们共同面临着再树学生“向师性”这一教育原点问题。
二、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增强研究生“向师性”的策略
年轻研究生辅导员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不长甚至刚走出校门的职业群体,他们与研究生年龄相仿,“同时代”“共气息”的特点使得他们易于同研究生沟通。但也正因为年龄相仿及研究生对其弱“向师性”的特点,使得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教师权威,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其的“向师性”。下面拟从工作方法改进和能力提升的角度来探讨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如何增强研究生对其的“向师性”。
1.充分了解每位研究生的情况。“向师性”是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外在表现为教师的影响力对学生的作用。影响力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或改变他人行为的一种能力。按照定义去理解,影响力产生的介质是交往,而师生交往链条的起始端,就是教师认识每一个学生。曾有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竟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研究生由于自我意识及关注感增强,愈发敏感地注视着自己在交往对象的眼中,究竟是一个符号还是一个社会个体。当研究生辅导员准确地叫出每位研究生的名字及说出每位研究生的情况特点时,研究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关注,就会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继而产生趋向于辅导员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每位研究生的姓名、籍贯、毕业学校、导师、专业、特长爱好、家庭情况这七个信息,必须深深印于年轻研究生辅导员的脑海中。
2.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成为导师心中有分量的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对导师的信任和敬仰是一种天然的强依赖关系。因此,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成为导师心中有分量的人,这样才能成为研究生心中有分量的人,才能有效增强研究生对其的“向师性”。为此,应该这么做:第一,有敢于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表达不同观点的意识和勇气。年轻研究生辅导员要不断增强与导师沟通交流的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树立“导师在业务领域是专家,我在思政教育方面亦是内行”的积极心态。第二,消除“研究生是导师的学生而不是我的学生,过多影响或教育研究生有捞过界之嫌”的错误观念。第三,增加感情投入,为研究生导师排忧解难,把握住与导师沟通交流的节点。笔者每学期都会拜访每位导师,聆听导师的诉求和苦衷,及时帮助导师排忧解难,这样导师会感觉到研究生辅导员对他的尊重,从而逐渐肯定研究生辅导员。而研究生们看见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交谈甚欢的话,会不由得对辅导员心生敬意,“向师性”就会不断增强。
3.加强自身研究能力建设。研究生之所以对辅导员“向师性”弱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研究生辅导员”只有老师之“名”而无老师之“实”,即认为辅导员只有组织协调能力而无研究造诣。研究生的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辅导员若想赢得研究生群体的钦佩和依赖就需要有比研究生更高的自身要求和学术造诣。可见,年轻研究生辅导员要增强研究生对其的“向师性”,就必须加强自身研究能力建设。一是在自己的本专业上力求有所建树。研究生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努力将琐碎的事务条理化、日常的工作系统化、研究的问题深入化、总结的经验理论化,力争在专业研究、业务研究、工作研究上都有所建树。这样所带的研究生又怎能不信服呢?二是要对所服务的院系和每个专业、学科的特点非常熟悉。如果年轻研究生辅导员连院系的基本情况、学科构成、专业分布、各教研室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趋势都搞不清楚,试想研究生又怎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辅导员的谆谆教诲呢?
4.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建设,锤炼“磁性人格”。如果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辅导员,学生可能说得最多的就是“有魅力”。有魅力的辅导员举手投足之间形成强大的气场,这是一种“磁性人格”使然。不断锤炼年轻辅导员自身的磁性人格,就能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辅导员的“向师性”。如何做?笔者认为:第一,构建自身强大的引导能力。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在引导教育研究生時往往效果乏力,表现为理论和实践无法“顶天”“立地”。因此,年轻研究生辅导员必须不断地向哲学要高度、向史学要深度、向相关学科要宽度,提升自身的引导能力。第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第三,树立自身的道德权威。外在的因素会破坏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威,这就需要我们筑起另一道来自于一个灵魂隐蔽角落的屏障——道德权威。年轻研究生辅导员通过公平正义的处事方式、程序正当的处事流程,形成自身道德权威,锤炼“磁性人格”,继而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向师性”。
[参考文献]
[1]张欢.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方法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2]刘娟,孙艳.博弈论视野下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关系的初探[J].中国商界,2009(7).
[3]蔡茂华,李尚蒲.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
[4]王丹.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2(7).
[5]宿春礼.非权力影响力的7课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康为茂,唐静.学生管理工作理性权威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