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生发机制探析

2016-07-08 09:28张东
教育与职业(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公共关系

[摘要]校企合作实质上属于公共关系学范畴,从公共关系学视域展开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校企深度合作的特征,分析出校企合作有生活教育思想引导、组织功能交叉融合、信息互动与需求满足、文化融通与文化育人等深层次生发机制,启示高职校企合作应从合作核心、发展保障、优化方法、深化途径等运行机制进行改革。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 生发机制 公共关系 改革策略

[作者简介]张东(1976- ),男,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12-04

一、校企合作生发机制的研究缘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的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形式有引企入校、股份制办学、工学交替、校企共陪、订单培养等,主要合作模式有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两种。虽然各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但当前合作存在层次较浅、质量不高、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深度合作并不多见,这就要求从源头上分析校企合作的生发机制。

居延安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①。这一定义明确了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方法是传播,性质是一种管理职能。公共关系的产生基于组织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组织意在通过信息传播、沟通交流与形象塑造协调改善组织机构与其他相关公众的关系,实现组织之间的真诚合作、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形成不断满足公众需求、彼此相互适应的一种关系状态。

从公共关系学的内涵条件考察,校企合作涉及学校和行业企业等多个主体,主体之间有着需求和利益互补,在文化背景、行业背景、技术背景等方面有着诸多的话语空间,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实现互利共赢;其面对的公众客体有着较大的交叉融合,通过合作能够更多地满足内外公众的需求。公共关系需要的是校企合作的原发动力。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校企合作生发机制,旨在回归到社会组织、客体对象本身的特质和需求互动状况、合作手段与合作效果的已然与应然状态来进行分析判断,力求找到合作的动力源泉和运行规律。

从职业教育的性质考察,由于其自身遵循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教育特征,故在本质上体现为跨界性的性质特征,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②。公共关系在本质上也体现为各组织之间、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跨界关系,它力求运用传播手段,使这种跨界关系维系合理并有助于彼此的有序发展。从公共关系视域探究校企合作的生发机制,能够进一步明晰其合作实质和动力源泉,明确校企的正确立场,提出改善策略。

二、公共关系学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的特征

校企合作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是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一种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③其主要特征有:

1.人才培養的目标愿景一致。校企合作行为的主要工作对象或行为客体是学生。围绕人才培养这一共同需求,学校寻求与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优化、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持,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通过双方合作给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降低了人力培养成本,实现了依托高职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

2.形成了利益和责任共同体。这是针对校企合作的行为主体而言的。校企深度合作要紧密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项基本职能开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支点和动力。校企双方在育人过程中通过互相磨合、相互制约,形成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了“校企一体化办学”。校企联合育人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

3.信息双向互动和文化融通。校企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双方能够随时根据对方的需求进行信息流通、技术互助和文化融合,双方才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当双方的文化理念浸润和影响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合作过程的各个方面,强烈吸引和感染对方并相互取长补短时,校企深度合作才实实在在地形成了。

三、公共关系学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生发机制的内涵

1.生活教育思想引领。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的理论,这是校企合作的构想基础。其中,“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对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并对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观点一是体现了教育的真实性。它把社会作为大学校,认为凡产生教育行为就会产生教师和学生,这才符合生活本来的样子和教育的根本要求。二是使“读书”的教育变成“行动”的教育,是对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狭隘教育观的彻底改造。“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④三是主张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⑤,惟其如此,才能使教育实现普世和大众化。四是既承认了社会的教育作用又说明了学校的能动作用,即教育具备反哺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功能。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和技术革新,以此推动社会革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学校脱离社会,闭门办学,那么便失去了改造人的功能,教育也失去了为社会服务的意义。“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地改造社会。反过来说,办学而不包括社会改造的使命,便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生气。”⑥学校应该联系社会生活,成为改造社会的中心。

2.组织功能交叉融合。职业教育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其中相当长的时期曾经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实际是一个整体⑦。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80%左右的职业学校由行业企业兴办。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激发企业活力,政府要求企业与所属的职业学校逐渐剥离,以企业为主体举办职业教育向以学校为主体举办职业教育转变。⑧职业教育由一体到分化,主要是社会分工导致各项工种专门化和精细化的结果,也是对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一种探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资源整合和共同发展是主流趋势,企业不能回到过去教学一体的企业内部学校时代,职业院校也不能离开市场和企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或许能够在专门化、追求效益与科学化、系统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学校要满足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的需求,企业要满足促进生产、提高产能、树立品牌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共同点就是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特征日益突出,企业则是其重要的服务对象。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具体体现在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科研创新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等。与此相似,企业也逐渐被赋予新的要求:不能僅仅局限于创造利润,还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社会责任,职业教育责任就成了企业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⑨企业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创造物质和精神产品,促进生产力发展,需要依靠高职院校的科研和技术服务。所以,两者在功能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并由传统的功能互补向现代功能的交叉融合转化发展。高校和企业均被赋予功能拓展的社会性要求,在各自功能拓展的领域都存在相向而行的内涵指向。两者功能上的交集与整合可能使人才培养因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得以重新联系,这是今天探寻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⑩

3.信息互动与需求满足。这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内生力量。职业院校的根本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累积,而企业人才的来源、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善主要通过企业自身和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培养出适合需求的合格人才是两者的共同需求,也是两者合作的主要动因。此外,职业院校需要企业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参与培养、帮助评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企业则需要依托职业院校以实现其人才补充、员工发展、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管理革新、市场拓展等需求,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强烈的互需态势,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提供了必要性。11这种需求不是单向的、独立的,而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共生性发展需要正是排除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的利益驱动之外、促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的内生力量。这种共生利益是校企合作实现及获得长足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贡献力量提供了可能。

要使校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键还在于双方能否为彼此提供需求。职业院校选择企业进行合作是对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佳结果;而企业选择职业院校,也是基于企业发展刚性需求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在满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需求的同时,能够自然有效地同时满足其他需求和共同利益,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或者说在满足和实现对方需求和利益的同时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由学校和企业直接合作共担“中间地带”人才培养的责任,才具有利益上的最紧密关联和操作上的最大便利。12

4.文化融通与文化育人。这是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治学精神、学习态度、价值追求、管理思想、办学特色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被广大员工所敬仰与认可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道德规范、目标愿景、精神风格、团队氛围、行为方式等。校企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会走向文化影响和文化交融的程度。校企深度合作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下的文化交融程度。13

诸如教育产业化这样的经济动因是无法维系校企的长期、持续合作的,价值影响和文化张力必定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层面和发展趋势。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工作文化对学校有着持续的影响,使他们离不开企业,导致教学目标、模式、手段、方法及评价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的影响,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学校文化;另一方面,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氛围、校风学风、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又吸引和改变着企业,企业又不断为实现人才培养功能而感到自豪。精神层面的价值认同和文化影响是双方持续吸引的重要动因。

职业院校是知识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化传承也是其重要的功能。职业院校和企业要经历文化认知、理解、感悟、接受、融通的文化发展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校企之间由最初的形式合作走向文化合作,在校企资源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双方文化的合作引领,逐步走向文化融通。校企双方通过文化交流与碰撞不断了解发现对方的长处,同时又为对方出谋划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生发机制对校企合作改革的启示

1.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校企合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人才培养,这是校企双方首先要明确的。校企合作是公益性的而非营利性的。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需求信息,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行业标准;提供更加贴近市场的生产设施设备来作为实习实训设备;提供实习实训环境和资源来解决职业院校自身实习实训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这些经济支出最终会通过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社会声誉提升等加以回馈和补偿,不能建立在获取直接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校企合作应围绕人才培养,坚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基本原则。合作发展是动力,校企合作发展应坚持合作互利、互惠共赢的原则;合作育人是模式,是培养职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合作办学是机制,企业应明确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把职业人才培养培训单独交给学校或企业都是不适合市场需求和教育规律的;合作就业是目标,学生熟悉和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和情况,便于到企业就业,能够“生利”,这就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

2.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校企合作要获得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兼顾两者的功能和利益,关键要提高合作质量,必须建立和强化筛选、共享及反馈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从学校的角度而言,校企合作之初应有筛选机制,这是校企合作的初始作用机制,是保障合作合法且合理生成的前提,包括确定合作目标、筛选合作伙伴以及权衡合作模式。14要选择具有良好的合作意愿、在行业内具备典型示范影响力、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来开展合作。学校要依据学校的行业背景、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及专业结构布局和数量规模来选择企业,以充分实效为基本原则。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全过程,而不是以点带面地进行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共享机制,对共享资源的类型和内容、共享的范围和时间、共享的条件、共享的成果等做出相关规定。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主要输出技术文化和技术理论,用以指导企业生产实践;企业主要输出资源设备以及行业最新信息,两者之间形成互补型循环互动系统。这种共享机制下形成的成果除了应用型专门人才外,还有两者社会功能的最大化和利益满足的最大化。

在校企合作中應该建立反馈机制,主要是校企合作质量评估系统。这一系统是合作各方对合作效果的评估和检测,其作用在于不仅从合理性上对技术层面的合作效率进行评估,同时也强化了制度层面合作的合法性认同。该机制是合作得以延续和深入不可或缺的保障,因为它不仅是当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阶段性终结,更是未来合作生成机制的前导和前馈。15对校企合作的质量应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从广度、深度、持续度、有效度四个维度分别对合作的范围、时间、层次和效果进行定量评估。16在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应坚持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效果来评价校企合作本身的质量。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来进行建构,比如不能以企业的规模和大小作为评价指标,而应该以企业服务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大小来作为评价指标。其次,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由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构成评价主体,全面客观评价校企合作的进程和质量。再次,评价应坚持过程化和动态化。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不能搞静态的终结性评价。评价应以客观阐述和事实分析为主,不要以等级来作为判断结果。最后,评价过程和结果应该公平、公正、公开。可以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将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结果都向学校、行业和社会公开。评价结果在评价结束后按照规定的期限公开发布在网上。

3.需求分析、效益评估是优化校企合作的方法。校企合作是两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这个合作是动态发展的。合作一般要经历双向选择、相互适应、彼此帮助、协同发展等阶段。在每个阶段,校企双方都要通过收集信息,定期对各自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对通过合作满足需求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合作是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否满足了各自的需求利益。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利益需要、权利保障需要、公共关系需要和教育慈善需要等;17职业院校存在办学与发展需要、资源供给需要、公共关系需要和产教结合需要等。在新时期,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企业的利益需求。在相关制度缺失的环境下,企业最需要职业院校提供技术革新成果和科研创新服务。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的能力还很薄弱,能提供的服务也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校对企业的依赖远远大于企业对学校的依赖。所以,只有高职院校深层次地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推动科研协同创新,通过管理咨询、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解决企业管理、技术、经营方面的难题,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的优势和吸引力。要定期进行合作效益评估,了解因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变化、合作所引致的利益满足效果等,以便及时调整合作策略,不断优化合作效益。

4.校企一体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校企一体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形式,是一种高度融合的状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都应该具备公共关系意识,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是社会组织类型之一,它们通过合作这种手段,整合各自的资源,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和交流,促成相互间的了解、共识、好感与合作。公共关系视域下实现校企一体的主要策略有:第一,应树立公众意识,注意协调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之间的关系,统一双方的利益和目标;第二,应注意传播沟通,注意选择和利用传播工具和媒介渠道对双方的合作状况和每一阶段的合作成果进行宣传报道,凸显新闻价值;第三,善于策划活动,应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和目标开展校企双方合作成果宣传活动或其他基于校企合作的专题活动,强化内外公众对合作本身和合作效果的认知,有利于双方形象的塑造。

[注释]

①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

②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32.

③ 1415王恒,王美萍.校企合作:生成机制阐析与运行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29,30,30.

④⑤⑥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56,368,340.

⑦⑨⑩12解水青,秦惠民.阻隔校企之“中间地带”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6,86,87,88.

⑧杨建林.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内驱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7):30.

11陈甜,林克松,安冬平.论职业教育校企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7):11.

13王瑞,武秀珍.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取向——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化对话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8.

16吴建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高教探索,2015(5):88.

17李少辉,焦授青.企业资源需求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关系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7.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组织奖
公共关系特别贡献奖
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