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巨星》系列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研究

2016-07-07 11:54贾虹源高鑫涔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
关键词:影视人性研究

贾虹源++高鑫涔

【摘 要】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创作的音乐剧《万世巨星》表现了“现代版”的耶稣,即一个近似“摇滚明星”的全新形象。本文研究《万世巨星》三个影视版本,从影视艺术手法方面分析音乐剧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及经典唱段,比较不同版本间的细微改变,并结合各版本相应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影响,对剧中的耶稣形象进行分析。该音乐剧以宗教经典为依托,结合作者自身对摇滚音乐的热爱,虽注重表现耶稣的人性而非神性,但并非决意颠覆其旧有形象,意在创造宗教流行文化,以新视角塑造救世主耶稣的形象。

【关键词】万世巨星;耶稣形象;人性;影视;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11-03

一、《万世巨星》(1973)音乐剧电影版

(一)创作背景。20世纪60—70年代,英伦摇滚风头正劲,披头士乐队和皇后乐队正当红。美国乐坛同样掀起了摇滚热潮,既有鲍勃·迪伦这样的天王巨星,又有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这样的著名平台[1]。那时,《万世巨星》曲作者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与词作者蒂姆·莱斯都是青年才俊。1963年12月,鲍勃·迪伦发行单曲——《上帝与我们同在》。受此启发,两人以宗教信仰为依托,结合自身对摇滚音乐的热爱,创作了《巨星》等几首主要以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前最后七天的事迹为素材的歌曲,并为测试市场接纳度灌录了概念专辑,市场反应良好,两人最终基于这些歌曲创作了音乐剧《万世巨星》。该剧分别于1971年和1972年在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首演[2]。音乐剧主要以犹大的视角记述耶稣事迹[3],其设定虽存在一定争议,但观众反响热烈,演出大获成功。1973年,导演诺曼·杰威森根据音乐剧拍摄了同名电影《万世巨星》,电影选角以音乐剧演员为班底。

(二)情景带入与情境脱离。剧组依《圣经》记述,选取朱迪亚沙漠(即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区)搭建布景。电影开场即为定场镜头,展现沙漠的风蚀地貌,交代故事的背景环境。而后,影片摄影使用变焦横摇手法,镜头由茫茫大漠转为搭好的圣殿布景,殿中墙垣残损、荒草丛生的破败情景。镜头具有强烈的代入感。然而,此时镜头再次转变焦距,望向远方。一辆满载旅行者的巴士疾驰而来,尾部扬起缕缕烟尘,固定在车顶的十字架如船桅,乘风破浪。车门打开,一群衣着时尚的年轻人一拥而出,按照预定的角色选道具、换服装,逐渐就位。有悖此前的代入感,这些镜头显得与情景脱离,让人“出戏”。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4]。而刻意的出离则违反了这一原则,向观众传达了明确的信息——这部影片只是在纪录一群年轻人以耶稣生平为蓝本排演的一部音乐剧。

笔者认为此处是导演有意为之,以减少影片的争议。宗教问题一向敏感,基督教内部已然教派林立,而耶稣这一形象又存在于多种宗教中,倘若对其生平处理不当,势必会引发观众的不满。

(三)耶稣形象。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流英美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较传统,罕有“离经叛道”之作。音乐剧也较少结合摇滚等流行音乐形式。本片中的耶稣外貌形象符合传统标准:蓄须、长发、白袍、瘦削、相貌威严[5],在多数情节中显得严肃而忧郁,即使进入圣城时在信徒的欢呼簇拥中露出笑颜,也转瞬即逝。只是,有别于《马太福音》(Mat5:39):“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的心存包容,影片中的耶稣总与犹大激烈辩论,以实际行动明确表现出自己的好恶。

(四)耶稣与光。光与上帝密不可分。《创世纪》(Gen1:1)即有“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奥斯古丁从神学的角度提出了光照论,“真理以光的形式照耀出来,光照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途径。”[6]影视作品如《出埃及记》,在呈现上帝降灾祸于埃及,夜间杀死埃及各家中长子时,即用游走的光束代表上帝。基督教赋予耶稣神子的地位,耶稣的影视形象自然也与光密不可分。

众人双手举起,围绕耶稣回转,围拢又散去。此时镜头逆光仰拍耶稣饰演者的背影。他身着亚麻布长袍,双臂微张扬起,举头望天,此后镜头转为拍摄演员正面,由近景推向特写,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耶稣形象。

此后,影片多次巧用自然光源营造象征寓意:耶稣向众门徒讲道时,利用洞穴布景顶部自然进入的光束,置耶稣于光束照耀之下,以顶光象征其在传播真理;信众簇拥,高举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镜头为耶稣逆光剪影,意为万世巨星,光耀世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逆光拍摄近景与特写镜头,以自然光来代替中世纪圣像画常见的头后圆形光环,体现耶稣作为“献祭羔羊”的圣洁无辜。

(五)唱段《圣殿》中的耶稣。《新约·马太福音》(Mat21:12-13)记载:“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影片基本按此记载进行拍摄。音乐剧的歌词涉及了在圣殿里饮酒、赌博、卖淫、进行银钱兑换等罪恶,影片中还添加了军火买卖、毒品交易等现代罪恶。此时的耶稣极为愤怒,青筋暴起,高声断喝,动手推倒了各个摊位。时代不同,罪恶却相互关联,时空交错,场景再现,警钟长鸣。

(六)唱段《客西马尼园》中的耶稣。耶稣苦苦呼唤众圣徒之名,怎奈无人应答。耶稣通过异象看到自己将会面对死亡的命运,于是独自登山,吐露心中困惑,表达自己的不解与愤怒。耶稣在影片中显现的心理活动基本符合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的发现,“临终病人要经过以下五个阶段走向死亡:拒绝、愤怒、哀求、沮丧、接受”。[7]这种普遍的心理体验是“人”的典型特征,而非“神”的特征,影片恰借此表现了人性化的耶稣。

(七)唱段《巨星》。唱段《巨星》是本部音乐剧的基础与核心,其歌词内容节选翻译如下:“如果你事先做好计划,你本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你选择了如此落后的时代、陌生的国度?如果你在今日出现你本可以名闻天下,声震宇内,公元前四世纪的以色列可没有大众传媒。请不要误会我,我只想知道,耶稣基督,你是谁?你奉献了什么?”“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你认为你是众人评说的那样吗?告诉我你对你天界的朋友有何看法。你现在认为除却自己还有哪个人是上帝的选民?你所在的天界可如佛经记载居有佛陀?穆罕默德是真能移山还是形象公关?你真是有意受难死亡还是那只是个失误?”

歌词中饱含对世界三大宗教的怀疑精神,借犹大之口,以半认真半戏谑的语气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质疑宗教先知们具有神性、能行神迹的真实性。虽显得亵渎神明,却不无道理,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八)争议。一些宗教团体对本音乐剧及相关影视作品予以谴责。究其原因,引用词作者蒂姆·莱斯的话来说:“这是因为我们不视耶稣为神,而只是将他视为一个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的合适的人。我们基本是尝试在讲这个故事时将耶稣视为一个凡人。我认为这种视角更体现他的伟大之处。”[8]一些基督徒觉得如此言论是在亵渎神明,并对剧中对犹大的同情提出了反对,他们还认为剧中一些对于耶稣的批评过于冒犯[9]。同时,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一些犹太教徒认为这部音乐剧强化了反犹主义。

二、《万世巨星》(2000)音乐剧摄影棚录制版

(一)沿袭前作。该版本乐曲与歌词全部沿袭前作,唱词未加删改,只是删除了该亚法和亚那私下密谋的一小段说明性的对白,使戏剧节奏更为紧张,整体风格不变。

(二)不同之处与时代特色。官方网站介绍该版为:“对安德鲁·韦伯与蒂姆·莱斯的经典摇滚歌剧的一次新鲜大胆的改编。”[3]改编之处重在布景、灯光、编舞、服装设计和动作设计。该版本放弃了电影版的外景拍摄,转战室内,选择了著名的松林电影制片厂进行拍摄制作。

此外,受到种族平权运动影响,演员选角体现了种族平衡;受恐怖主义势力抬头影响,圣殿中行罪恶之事的商贩多为戴头箍、头巾、手持武器的阿拉伯人。

(三)布景。影片片头,镜头以横摇为主,以涂鸦墙为背景,展现几位身着街头青年服饰的门徒。涂鸦墙上满是“自由”等字样,意在以流行街头文化反映宗教价值观。

主布景沿用圣殿不变,主要改动在细节之处。舞台添加台阶,增加高度差,使之有纵深感;舞台增加攀登梯、升降台等,便于人物快速移动。犹大对于耶稣与其他门徒常常是先冷眼观察,再满怀愤慨,走进团体发生冲突,舞台布置十分有利于犹大等演员的走位。

该片充分发挥了摄影棚室内拍摄的优势,以封闭、局促的空间,饱和的镜头画面来表现耶稣在受审等困境中的强烈压迫感。犹太祭司、彼拉多的房间均为四面封闭,俨如监牢,耶稣往往孤身一人,镜头俯拍,展现出压抑与绝望。

(四)灯光。灯光拼成的十字架光耀舞台,耶稣利用升降台徐徐降下,十字架恰为逆顶光;暗处,犹大在舞台上行走,若有所思。一明一暗,强化两人在剧中作为正面人物与反面角色的冲突对立,点出了耶稣的神性,同时,背光使耶稣轮廓分明,降下时影子恰好遮住犹大,这体现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暗示犹大心中的不满情绪。

犹太祭司所处的房间暗如地牢,只有侧面高处开的几个小窗摄入光束,微光暗影,凸显了人物阴险的性格。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印象,影片在拍摄诸位祭司时运用了底光,充分营造出人物阴骘、狡诈的形象。

影片还巧妙使用方便的移动光源——手电筒。手电成为了犹太教信众与罗马巡逻士兵的标准配置。一群人举着手电筒对准耶稣,光线强烈,异常刺眼。这些不时摇动的小光源散开时,镜头中出现光晕,渲染恐怖氛围;耶稣又像在镁光灯下应答记者刁钻问题的明星,又像候审的疑犯。

(五)编舞与人物动作设计。受限于室内的封闭空间,版本的编舞相对简单,但仍在唱段《希律王之歌》等处功勋卓著,加上音乐的烘托,该唱段中的耶稣仿佛突然进入了卡巴莱歌厅。该版的人物动作设计趋于激烈,特别是在表现犹大与耶稣、犹大与抹大拉的玛丽亚等人物之间的冲突时,人物在言语冲突外有明显的肢体冲突,人物情感外显,更具舞台张力。

(六)道具。在《耶稣必须死》的唱段中,身处密室的犹太教祭司们可通过闭路监控电视观看到耶稣及其信徒的活动情况,展示新时代无处不在的监控网络。《万世巨星》的唱段,犹大手持话筒开始演唱,舞台上多了一群肩扛摄像机、手举收音话筒的人,似乎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新时代发达的媒体终于在剧中现身。

三、《万世巨星》(2012)音乐剧巡回演出现场版

(一)摇滚元素。本版为摇滚音乐剧巡回演出现场版。吉他乐手现场伴奏,犹大等门徒服装均为摇滚青年风格,该版特别强化了剧中的摇滚元素。

(二)全明星阵容。托尼奖得主蒂姆·明钦饰演加略人犹大;前流行音乐偶像团体“辣妹”组合的成员玫兰妮·切斯霍姆饰演抹大拉的玛丽亚;著名广播DJ兼电视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莫里斯饰演希律王;耶稣的饰演者本·福斯特则是2012年英国独立电视台《巨星》海选节目的冠军[3]。

(三)时尚元素。《万世巨星》已在全球四十二个国家内进行了专业的制作与演出,其门票及影音产品总计收入2.05亿美元。[3]本部音乐剧演出至今仍长盛不衰,并同时演出伦敦西区版、百老汇版和舞台巡回版三个版本,核心在于与时俱进,讲述最为时尚的耶稣故事。

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该版本中的时尚元素、时代元素随处可见。影片开场即通过大屏幕播放记录世界各地街头暴力示威的新闻视频;耶稣被捕后身穿橙色囚服,有流行文化的象征;剧中多处可见现代电子设备;唱段《希律王之歌》中,耶稣坐在嘉宾席上,大屏幕显示“耶稣是骗子还是弥赛亚”的“观众投票结果”;“关注十二门徒”这样的常用于社交网站话题的字样出现在大屏幕上,等等。这些细节让观众倍感有趣,活跃了现场气氛,也打造了一个时尚的耶稣形象。

四、《万世巨星》系列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综述

关于耶稣基督一志论抑或兼具人神二性的争议自古有之,教廷曾召开如拉特兰会议[10]等宗教会议讨论这一问题。此后,认可耶稣兼具人神二性的基督学逐渐占了上风,观点在西方国家受到广泛认可。

《万世巨星》系列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基本参照《圣经》而更强调耶稣人性化的一面。词作者莱斯在字里行间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也颇为符合近年来对宗教进行合理质疑的思潮。曲作者韦伯热爱摇滚音乐,在创作之初即将本剧定义为摇滚音乐剧。本剧并非决意让观众颠覆旧有的基督教形象,而是有意以最新潮的形式讲经典的耶稣故事。正如词作者蒂姆·莱斯所说:“我们基本是尝试在讲这个故事时将耶稣视为一个凡人。我认为这种视角更体现他的伟大之处[8]。”用现代视角来看,耶稣的生平与当今的明星本就有很多相似之处。人性耶稣的角度终归更贴近于观众,音乐剧经久不衰也更有利于传达耶稣基督为“万世巨星”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冬梅.韦伯音乐剧的音乐艺术特征研究——以三部音乐剧的经典唱段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1.

[2]遇平,侯君男.论韦伯音乐剧《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中的摇滚元素[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96).

[3]Jesus Christ Superstar Offical Website[Z].

[4]章柏青,吴明,蒋文光.艺术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5]黄磊.1970年代以来“耶稣电影”的后现代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1.

[6]赵敦华.基督教哲学一千五百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吴越.临终关怀先驱伊丽莎白[N].中国妇女报,2004-3-20.

[8]Time Magazine.1970.

[9]Church F F P.Some 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You Attend Jesus Christ Superstar[Z].2015.

[10]休谟.英国史Ⅰ:罗马-不列颠到金雀花王朝[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45-46.

作者简介:

贾虹源(1995-),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高鑫涔(1995-),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指导教师:王广州(副教授)

猜你喜欢
影视人性研究
影视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逼近人性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