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洋
[摘 要]教师开展教学,无论是备课还是授课,都要依据教学三维目标。在传统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学习知识仅仅为了分数,步入社会后,实际应用能力较差,难以实现人生理想。新课改之下的高中地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出发,围绕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殊作用,探究如何在常规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9
新课改下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更新颖的目标出现,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个目标常被我们忽略。如果做到三个目标有效结合,将大大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
教学目标中涉及的情感,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主要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它不仅包括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总和与内在反应倾向,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是个人较为稳定的情感倾向。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确立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新大纲的课程结构面目一新,比较完善,较好体现了高中地理课程应有的功能和地位。高中课程更注重于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的培养,因此很多知识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减。削减知识,是为了减轻不必要的教学负荷,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地理学科是综合了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为一体的学科。新大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创新实践的加强,加强应用实践对解决问题,乃至创新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往往这种实践需要日积月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操作起来具有集体性,可以由小组或班级分工协作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新课改下的创新实践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学科的奥妙,形成严谨的钻研态度,学会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钻研当中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和沟通,使学生可以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总而言之,创新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三、巧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成功教学的良好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很喜欢上某位老师的课,那将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了。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有了兴趣,学生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和前进的巨大动力。世界上有那么多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成熟的理论基础,更没有名师的指点,他们成功的源泉就来自自身的不懈追求和引导他们钻研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精心设置课堂导入
兴趣不是学生的一时兴起,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教师都能以新奇的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引发思考,可以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节课时,可以有意识地播放一些关于探索宇宙的视频,如《地球探索》《生命之源》等,让学生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领略宇宙的浩渺神奇。再如《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节课中,涉及不同类型的国家人口过多或人口过少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同样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假设自己家庭的人口结构,以此推出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急切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纸上谈兵
“举例说明”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的有效方法。在《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当尽量以贴近身边的例子来丰富课堂,因为这样的例子学生更熟悉。例如,在教学《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课时,在广州的课堂,可以这样举例:广州的外来人口男性居多,其外来人口年龄结构中18—45岁人口最多……在四川的课堂,可以这样举例:四川为何出现较多的留守儿童、四川省内人口年龄以及性别的构成……通过地理知识来解释两个地区人口现象的差异。而不同地区的教师要因地区而异,更形象地举例,更容易让学生明白是何道理。
(3)发挥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在现代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尤其在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大多数的自然现象口述起来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在黑板上作图又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典型的图片,制作简单的PPT课件,高大上的swf格式的Flash动画等,就可以一举攻破这个难题。学生在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身临其境地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奥妙,陶冶情操,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笔者永远忘不了读书时对老师的恐惧,恐惧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的责骂,恐惧因成绩差老师在家长面前翻起的种种旧账,很羡慕现代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他们之间难以看出“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师生相互协作、双边活动的结合体。教师的深资历和成就已经不能够成为取得好成绩的主导因素,而教师的亲和力却显得尤为突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是新型教育下必备的条件。教师的语言在此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的语言始终在激励学生,如果你的语言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如果你的语言阳光又积极向上,那么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你的课堂。例如,很多教师完成一节课后,自然而然地会问学生一句“大家听明白了吗?”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换成:“我讲明白了吗?”再如,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教师通常会横眉冷对批评学生,我们不妨这样来和学生说:“你的睡姿挺不错,睡久了也会累,来参加我们的讨论吧。”同样的事情,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去处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校期末的师德评价表上不难看出,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受学生喜爱,该科成绩也往往较好。由此可见,充满理解、宽容的课堂是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当学生说喜欢你的课堂总是充满惊喜时,当学生说希望成为像你一样的地理老师时,当毕业的学生说总能在失落的时候想起你给过的力量时,也许这就是教师最平凡的高大和最朴素的使命。
3.让正能量充满地理课堂
课堂上,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优秀的地理学家,他们是如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情结。例如,《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之间历尽千辛万苦,刻苦钻研的成果,郦道元的《水经注》更是穷尽他一生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追求知识的执著,正是这些地理学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地理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必修一《自然地理》显得格外突出,应当树立学生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其实,民间很多封建迷信的案例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不妨把这些案例也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总之,教师尝试着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入课堂时,一定要注意以教材为主,以地理学科思想为导向,要避免把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拉硬套,导致课堂喧宾夺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教师应积极落实,巧妙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用的。作为新时代的地理教师,要向社会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诠释“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学科思想为导向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 2013YQJK219)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马华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5(28).
[2]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3]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郑耀星.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三大改革特征评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9(9).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