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梦梅
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待学困生更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在各个教学活动中,要把他们看作学习的主人,而不能把他们当作其他学生的“陪客”。
老师要了解学困生之所以学困的原因。一般地说,学困生之所以差,重要原因之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讨厌学习。
例如赖水明同学上数学课时思想不集中,常常用小镜片对着射进教室的阳光反射同学的眼睛,影响了别人学习。面对这个情况,笔者首先和他接近,发现他具有直爽、开朗、对事物反应快的优点。便及时表扬他说:“你很聪明,只要上课能专心认真听课,你一定能学会的。”课上,尽量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回答,然后肯定他的进步,使他对学习逐渐产生了信心。
有一次,笔者发现他做了一个泥人像,很精致,就因势利导地向他提出:“你能不能做一个泥圆柱套管,给老师当教具?”他满口答应了,第二天就带来了。原来他是在做好泥坯以后,放在邻居家煤炉上烘干的。当笔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赞赏这个教具时,只见他信心十足地说:“老师,我再做一个大些的,你当教具用时,好让同学们都能看得见。”于是,笔者乘机进一步对他进行启发诱导,提出:“你的手这么巧,我相信你也会动脑筋计算出这个圆柱体的体积的,是吗?”他高兴地说:“好的,我一定要学会。”就这样,他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他的计算速度很慢,总是完不成作业。经过了解,我才发现他是靠数手指头计算的,有时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用嘴点在手指头上。念念有词地轻声数着十一、十二、十三……于是笔者又和蔼地对他说:“我教你好的计算方法,学会20以内加减法。”他说:“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学20以内的加法,同学生会笑话我的。”于是,笔者又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大家都表示:我们愿意帮助他,不让他掉队。另一方面,让他练习计算的题目,教他每天做20以内加减及背乘法口诀表。之后在很多纸条上写了一些计算题,让学生做数学游戏。例如纸条上写着:“78+57=?请赖水明同学计算”。当全班同学听到他熟练地回答:“这道题等于135”时,都给以热烈的掌声。从此,他的计算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
学困生对解应用题感到特别困难。究其原因:一是语文基础差,二是分析能力差。针对这个情况,笔者着重教他们审题和分析,具体地说,解应用题时,让他们着重练习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读。把应用题的文字认认真真的读两遍,弄懂疑难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第二步:划。把题目的关键词语勾画出来,切实弄懂特征。
第三步:想。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算。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及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例如:第11册P16练习三第3题。
芍药的花期是32天,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5/8,水仙的花期是玫瑰的3/4,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先把题目读几遍,让学生初步懂得题意后,再把问题“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找出来,在“芍药花期”和“玫瑰花期”下面划上线,切实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要求水仙的花期,必须是知道芍药的花期,知道了芍药的花期才能求出玫瑰的花期,玫瑰的花期求出了,水仙的花期就能求出来。数量关系有:
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5/8,水仙的花期是玫瑰的3/4。
这样就把问题抽象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了。于是可列算式:
32×5/8=20(天)(玫瑰的花期)
20×3/4=15(天)(水仙的花期)
学困生做四则混合运算时错误常常比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运算顺序没有牢固掌握。我教学时,要求学生先仔细看清题目中有哪些运算符号,再按照运算顺序划出要先计算的地方,对于一些不太复杂的题,还要求他们读出来。例如:4/9+7/18×3/4读作:4/9加7/18乘3/4的积,它们的和是多少?
混合运算中的“脱式”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在教学中,要运用划运算顺序的方法,让学生对题目进行画线。这些都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拐棍”。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在教学新知时,更要考虑给他们“拐棍”,帮他们解决困难,以免产生新的知识缺陷。但是,这种“拐棍”又要尽早丢掉,以促进他们多动脑筋,逐步发展智能。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