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音乐剧《悲惨世界》

2016-07-06 04:38易雨馨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冉阿让悲惨世界咏叹调

易雨馨

摘 要: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早期译称为歌舞剧,作为舞台艺术形式的一种,音乐剧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切情感、丰富内涵及人文关怀等交由舞台呈现出来。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有音乐剧上演,但演出最为频密的地方则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在这两处诞生了众多音乐剧剧目,比如改编自雨果同名文学巨著的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就是其中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关键词:《悲惨世界》;戏剧;音乐;舞蹈;剧本;咏叹调;流行音乐;美声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本、音乐为灵魂、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通过有效整合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来实现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现。音乐剧《悲惨世界》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冲突与连贯事件塑造了冉阿让、沙威、芳汀等个性鲜明、形象鲜活的极具代表性的戏剧形象,通过对舞台人物不同角色的塑造,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阶级矛盾斗争生活的全貌。 音乐剧《悲惨世界》是勋伯格和鲍伯利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历时数年,呕心沥血,于1978年创作完成的音乐剧作品。六年后经过重新包装,通过其巧妙的情节安排和叙述手法的灵活运用,更加突出了故事的戏剧性效果和雨果赋予原作的关于正义、平等和人道主义的思考,具有深刻思想性,最终《悲惨世界》落户百老汇,正式踏上了国际舞台。并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成就。音乐剧《悲惨世界》开创了音乐剧历史的新篇章,它与《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音乐剧。1

剧中人物性格的表现第一,在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而作曲家则根据每一个人不同的性格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其音乐主题,又或者说通过每一个人不同的音乐特色,使他们的性格更加突出更加个人化了,例如善良的冉阿让。冉阿让是音乐剧中的主线人物,他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穷困潦倒的农民,因偷面包而关进监狱十九年,他受够了没有自由的监禁生活,出狱后也因前科受到人们的鄙夷。冉阿让饱经人间疾苦,深切体会到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社会各种制度的不公,这些曾令他一度自暴自弃、仇视和憎恶社会生活,但大主教米哀里却深深的感化了他,使他的灵魂受到震慑,感受到了仁慈和宽容的力量,改名并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了一个工厂主,后来他跃为富有而又尊贵的社会名流马德兰市长以后,发扬传承了米哀里主教的精神,他一心向善、竭尽所能来帮助众多穷苦的劳动人民。他的仁慈、无私、正义善良、以德报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经过洗礼净化了的灵魂,感受到了仁爱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震撼。第二,固执的沙威。沙威是音乐剧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他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和卫道士,与冉阿让这个角色是对立矛盾的一个角色。沙威的角色是法律和秩序执行者的化身,他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以“正直”“无私”自律,忠实地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他是一个有着严格原则的警察,多年来一直顽固地追捕“罪犯”冉阿让,但冉阿让以德报怨的善良与无私无畏的爱心行为一次次地动摇着他,使他僵化的思维得到觉醒,对自己多年来的愚蠢信仰和行為无法释怀,最后精神崩溃而选择自杀。沙威作为与冉阿让对立的角色,作者及导演对沙威这个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体现出了残酷、强硬、僵化、冷血的人物质感,从而更加突显出了冉阿让的善良、伟大、可敬。第三,善良坚强的芳汀。音乐片段《At the End of the Day》描述的是工厂里一个叫芳汀的女工,作为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女主角之一,代表了受压迫却无助的妇女形象。芳汀勤劳、纯洁、善良,她真诚地爱上了一名大学生,却惨遭遗弃,还留下一个需要自己独立抚养的女儿珂赛特,迫于生活的压力,她不得不把孩子寄养在路途中仅一面之交的旅馆老板夫妇家,自己去工厂工作挣钱养孩子。这对夫妇不但没有善待芳汀的孩子,还不断以各种理由向芳汀索钱。当时社会对未婚母亲的鄙视,致使芳汀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负债累累的芳汀无奈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和门牙最终被逼为娼。命运让她受尽折磨,疾病缠身,直到临终都无法见到自己的女儿,只能将女儿托付给冉阿让后含恨死去。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几个带头的女工一人一句,歌词就像连珠炮似的从她们嘴里蹦出来,好像巴不得一口把芳汀吃掉,言语中透露出来的轻蔑、鄙夷,让人不禁对她们产生厌恶。而孤独的芳汀虽然还是同一曲调同一节奏,但演员略带哭泣的唱腔,委屈无助的表情则表现出了芳汀的孤独无依。芳汀这个角色的音乐形象是悲伤的、绝望的,她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但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冷漠的人情却撕碎了她的心。她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也是资产阶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代表。2

演唱风格分析冉阿让作为音乐剧的主线人物,他的出场次数和经典唱段是最多的,《Bring Him Home》这一首颇具内涵的抒情性咏叹调,就是该剧的经典唱段之一。这首咏叹调曲调优美、曲速徐缓情感真挚,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有效衬托了冉阿让这个人物形象。“情之所至,音之所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情与声的关系。从《Bring Him Home》这首咏叹调的唱词上可以看出这首曲子带有很强的宗教意味,主人公祈祷上帝保佑善良的人,在演唱时,表演者把握无奈、深情、虔诚的情感基调,将自己想象成一个虔诚的信徒,使声音更符合祈祷上帝时平和虔诚的戏剧情境,从而充分塑造出冉阿让善良、正义、充满人性光辉的形象。冉阿让的这段咏叹调是一首音色厚实、饱满、有力的戏剧男高音唱段,它通过声音和表情来表达戏剧性情境的炽烈情感。在演唱的音色处理上圆润、柔和,通过假声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歌曲的意境。在音乐一开始的八度大跳音色保持了统一,以体现主人公虔诚的祈祷。随着情节的发展,进入歌曲的高潮部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越来越激烈,曲中出现九度大跳,这时音色也更为饱满、明亮、刚柔并济,使人物的情绪得到爆发与宣泄,音量和力度也随着情感加强。曲子的结尾是12拍的高音A为节点,这对歌者的音量、气息以及音色要求很高,但演唱者并未呈现的太强太亮,而是用弱音收着演唱,充分表现出了冉阿让虔诚祈祷的意境。剧中的芳汀属于女次高,她的音色宽、厚、亮,在这首咏叹调中为了表现芳汀的情感变化,在音色的塑造上十分灵活且多变。在第一部分音色稍显稍明亮,随着情节的发展和调性的变化,音色也随之变暗,以表现芳汀的悲惨命运。到最后的高潮部分音色呈现宽厚、沉重,把人物彻底的绝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人记忆深刻。一部音乐剧要成为经典,被世人所反复观摩、研究,除了曲调的优美,歌曲传唱度高、演员的生动演绎以及导演编创的处理手法等,文本的深度与厚度也决定着这部作品能否在每一个时代引起当代人情感的共鸣。《悲惨世界》这一部音乐剧史上里程碑式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作品,连演16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故事和主题的历久弥新、情感的真切感人,演员的技艺精湛、音乐的经典动人等方面成就了一代经典。参考文献:[1]

张旭.音乐剧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

慕羽.百老汇音乐剧[M].海南出版社.

猜你喜欢
冉阿让悲惨世界咏叹调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解读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人生咏叹调
冉阿让:超凡入圣的耶稣
——《悲惨世界》中的《圣经》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