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金“第二世界”的创世理念

2016-07-06 19:11韩宇鹏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魔怪托尔金

韩宇鹏

摘 要:托尔金虚构的中土世界中遍布着各色畸形恐怖的黑暗生物,魔怪象征着这是一个被人类欲望彻底鄙弃的世界:噩梦、劫难、奴役、痛苦、迷惘。托尔金通过戏谑性仿作对自然界和人类欲望进行了拟人化,构建了一个模仿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即“中土世界”。本文通过对“中土世界”的魔怪原型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具象地理解作者的创世理念。

关键词:托尔金;“中土世界”;创世理念;魔怪

“中土世界”是英国奇幻小说家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在《霍比特人》《魔戒》《精灵宝钻》等作品中建构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进行了长达万年的较量。正面、高贵、带有神性光辉形象的代表,有甘道夫、阿拉贡、凯兰崔尔夫人、巨鹰等,而反面、低贱、充满兽性欲望的形象,则是那些“中土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妖魔与怪物,包括龙、巨型蜘蛛、食人妖、炎魔和半兽人等。以上魔怪形象主要来源于北欧神话、盎格鲁-撒克逊口传史诗和凯尔特传说之中,不同的黑暗生物象征着人类不同的丑陋欲望。本文将借助诺斯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托尔金的三部作品《霍比特人》《魔戒》和《精灵宝钻》进行文本分析,解读“中土世界”中各类魔怪形象的神话原型,揭示托尔金的创世理念。

1 龙

龙是托尔金笔下着墨最多的魔怪形象之一。无论是《霍比特人》中的巨龙“史矛革”(Smaug)还是《精灵宝钻》中各具特色的龙,如“格劳龙”(Glaurung),其直接來源就是盎格鲁-撒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的火龙。在《贝奥武甫》中,贝奥武甫在杀死了海怪格兰德尔和它的母亲后,成为了耶阿特的国王。在他贤明地统治了五十年后,另一只怪兽出现了,这是一头会喷火的龙。一个逃跑的奴隶偷走了火龙看守的宝藏中的一个金杯并献给了奴隶的奴隶主,希望与后者修复关系。火龙发现杯子被盗后大发雷霆,冲入耶阿特王国四处破坏。后来贝奥武甫与龙搏斗,两败俱亡。托尔金是研究古英语和中古英语的语言学家,《贝奥武甫》一直是他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并且出版了学术性散文《贝奥武甫:魔鬼与批评家》,在其中详细地探讨了龙的形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托尔金笔下的龙的形象,我们首先需要对龙的文学史溯源做一个简要地梳理。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都出现了龙的形象,只不过这里的龙具有水的特性,具有丰饶和毁灭的两面性,与其说是龙,不如说更接近蛇的形象。古希腊神话中也有龙的形象,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绩”中,第十一件就是盗取被巨龙看守的金苹果,这里的龙出现了凶恶和宝物看守者的特征。同样,在北欧神话中龙也被定义为“宝物的看守者”。在《圣经》中,龙被称为“古蛇”,是撒旦的象征。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他抓住了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把它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洞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国。”(《启示录》,20:1-3)

托尔金笔下的龙的外观形象来源于《贝奥武甫》,而《贝奥武甫》中的龙承袭了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是诗中基督教思想的体现。《贝奥武甫》中的龙是现代欧洲文化中出现的龙的原型,其特点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喜欢囤积并看守宝物、好奇心重、好报复、会喷火、牙齿中含有致死的毒液。《贝奥武甫》中的龙是非理性的,它会喷火,而在基督教中火象征着欲望,在龙身上尤其表现为贪欲。它不会说话,也听不懂人类的语言,甚至见到贝奥武甫时显露出震惊与害怕,这一点与《霍比特人》和《精灵宝钻》中的龙不同。《霍比特人》中的史矛革不仅会说人类的语言,还具有更丰富的性格特点:狡猾、欺诈、喜怒无常、喜欢被人吹捧。同样,《精灵宝钻》中的格劳龙也被称作“欺诈者”(the Deceiver)和“贪婪之虫”(Worm of Greed)。托尔金笔下的龙继承了北欧神话和《贝奥武甫》中的龙的最主要特点:对财富的贪婪。

但是,托尔金赋予了龙更为复杂的象征。托尔金在1936年出版的学术散文《贝奥武甫:魔鬼与批评家》中写道:龙是“恶意、贪婪、破坏(英雄生活邪恶的一面)的拟人化,也是对不区分善恶的命运残忍(所有生命邪恶的一面)的拟人化”。[1]“英雄生活邪恶的一面”指的是英雄人物内心的黑暗欲望,在《霍比特人》中矮人英雄索林·橡木盾(Thorin Oakenshield)曾一度沉溺于对财富的执着。“不区分善恶的命运残忍(所有生命邪恶的一面)”则能看出托尔金对他笔下的龙赋予的宗教意义上的特殊象征,即认为龙是撒旦的化身,是邪恶的代名词,这一基督教含义在后世的奇幻文学中的龙身上并没有得到延续。无论是《哈利·波特》系列还是《冰与火之歌》系列,都只是单纯的集中于龙的残暴和无差别破坏力。

2 巨型蜘蛛

巨型蜘蛛的形象在《魔戒》《霍比特人》和《精灵宝钻》中均出现过。龙主要表现为贪财,而巨型蜘蛛则表现为嗜血的贪婪。巨型蜘蛛在“中土世界”为称为“Gloomweave”,即“大蜘蛛”或“黑暗编织者”,《精灵宝钻》中的昂哥立安(Ungoliant)和《魔戒》中的尸罗(Shelob)对活物充满了杀戮的欲望。蜘蛛巢穴的隐喻是一种魔怪世界中的迷宫、迷津,给人以迷失方向的感觉,而且常常有头像米诺陶那样的怪兽盘踞于其中。《霍比特人》中比尔博·巴金斯一行人在幽暗密林中迷失了方向,于是遭遇了嗜血蜘蛛群的攻击。矮人们居住的地下城也具有这种象征意义,《魔戒》中出现的莫瑞亚石窟中就隐藏着炎魔(Barlrog)。蜘蛛的意象还隐喻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这一点在后世奇幻文学中尤为明显。《哈利·波特》中的人物罗恩的弱点就是蜘蛛,小说中有一个情节就是罗恩的恐惧被魔镜放大,变为一只巨大的蜘蛛。

3 食人妖

除了龙和巨型蜘蛛,食人妖(Trolls)也是一个贪婪的魔怪形象,只不过食人妖的贪婪体现为最低级的贪食。无论是在托尔金的《霍比特人》中,还是在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中,食人妖都是一个滑稽的角色。食人妖的原型是北欧神话中的洞穴巨人,一种智力低下的食人巨人。它的形象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穴居巨人波吕斐摩斯。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食人妖这种吃人的野蛮形象属于魔怪式仿作,带有讽喻性。嗜食人肉的形象包括拷打折磨和砍断手足的行为,还有行话叫做“肢解”(Sparagmos),也即撕裂沦为牺牲品者的躯体的做法,后者见于俄塞里斯(Osiris,古埃及的冥神和鬼判)、俄耳浦斯及珀修斯(底比斯的国王,被酒神的狂醉女祭司们撕裂四肢;俄耳浦斯也遭同样下场)等的神话中。除了吃人的特点以外,托尔金和罗琳都将食人妖塑造为智力低下的可悲形象,在《魔戒》里食人妖更是沦为被半兽人奴役的工具。这还不是食人妖形象的全部,在《霍比特人》中登场的三个食人妖说话带有浓重的伦敦腔(可参考彼得·杰克逊执导的电影《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结合托尔金作品中对食人妖糟糕的烹调技术的描述,用食人妖的形象直接讽刺了伦敦人暴烈的脾气和对烹饪的一窍不通。

4 炎魔

前文在分析龙的原型时提到了“火”的意象,“火”在“中土世界”中不仅是欲望的象征,而且也是酷刑和地狱的隐喻。《批评的解剖》中谈到“火的世界则是一个凶险的魔怪世界,充满鬼火或从地狱里冒出来的幽灵”。[2]在“中土世界”中符合这一象征的魔怪形象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炎魔(Barlrog),炎魔一般体型巨大,拥有恶魔般的头颅,全身布满硫磺和火焰。在《精灵宝钻》中炎魔常作为邪恶阵营或地狱的代表,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生物。炎魔的武器是一条火鞭,用来惩罚反抗它的人。在魔怪的世界中,火表现的形式据记载便是用火刑处死异教徒,或像索多玛城那样焚毁于上帝降下的硫磺大火。与之相反的则为炼狱中涤罪的火,或如《但以理书》中在炽烈的炼炉中那种净化的火,就像《魔戒》中与炎魔对抗的甘道夫的浴火涅槃:“我是圣火的仆人,高举着亚尔诺(Anor,精灵语:太阳)炽焰,邪恶之火不会帮你,乌顿之火(flame of Ud?n,指炎魔)!”[3]通过甘道夫对炎魔说的话,“火”这一意象的两面性在“中土世界”中得以充分体现。

5 半兽人

当今,奇幻文学中半兽人的形象可以说是托尔金的首创。半兽人“Orcs”的来源之一是《贝奥武甫》中半人半兽的海怪格兰德尔(Grendel)的种族别称“Orc-néas”。“Orc-néas”可能有“Orcus的尸体”之意。“Orcus”在罗马神话中是冥王普路同(Pluto)的另一称号,“Orcus”同时也可以表示衰败荒废的土地。在“中土世界”中,半兽人被描述为一个类比人矮小、丑陋,而且性情凶残的种族。它们并不愚蠢,但却经常被认为是野蛮、原始、不知礼节、只知毁灭的生物。根据托尔金手绘的“中土世界”地图,半兽人的大本营“魔多”(Mordor)位于“中土世界”的东南部。黑皮肤的半兽人在“中土世界”,被定义为古代波斯人和古埃及人等地区的未开化民族的形象。“魔多”的原型则是《圣经》中记载的埃及和巴比伦。在《圣经》中,埃及和巴比伦代表魔怪世界,两国的君主被描绘成怪兽。在《但以理书》中,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就沦为了一头野兽(《但以理书》,4:33)。

但是,托尔金在半兽人的形象中更多的是赋予了现实讽刺意义。战争是托尔金作品中最显著的主题,对战争的思考一直贯穿《魔戒》的始终。托尔金将半兽人描述为纯粹的战争机器,它们不但仇视敌人,同时也仇视自己的主人和同类。《魔戒》中弗罗多和山姆之所以能成功地到达末日火山,原因之一就是半兽人阵营起了内讧,为他们创造了条件。作为一个善于制造武器、渴望战争的种族,半兽人投射到20世纪即是对军国主义的隐喻,尤其充满了纳粹的影子。无论是半兽人还是纳粹,他们都被拥有无限权力和煽动力的人所控制。半兽人并不明白战争的意义,它们只是渴求无止境的杀戮,就像一战时奔赴战场的青年,他们不明白这场战争的本质,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和沖动参与到无意义的帝国主义的竞赛中。

6 结语

“中土世界”中的魔怪形象大多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作为天主教徒的托尔金在创造这些形象时注入了自己的宗教思想,他的创世理念就是基督教精神的再现。《精灵宝钻》中的天使米尔寇违背创世神“伊露维塔”的意愿行事,这一故事的原型即撒旦对上帝的背叛。“中土世界”一再重复着亚当和夏娃堕落的故事:米尔寇引诱精灵族自相残杀;索隆侵蚀了萨鲁曼原本正义的心智;魔戒不断蛊惑“咕噜”、波罗莫、弗罗多等人。这些灵魂遭受腐蚀的人最终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无论他们曾经多么善良、睿智、强大而富有创造力。半兽人形象更多地表达了作家对战争的反思。托尔金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曾参加过一战)投射在他创造的“第二世界”,即“中土世界”,并结合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价值判断,形成了他创世理念中的重要版块。

综上所述,托尔金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原型隐喻性的魔怪形象,构建了一个“第二世界”,即“中土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世理念。托尔金关于“中土世界”的创世理念是对现实世界一次成功的解构,他的作品激发了关于地洞和巨龙的流行文化,带动了奇幻文学在20世纪后期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J.R.R . Tolkien:Beowulf:The Monsters and the Critics.[M]UK:Folcroft Library Editions,1985:17.

[2] 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13.

[3] J.R.R.托尔金.魔戒[M].邓嘉宛,石中歌,杜蕴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74.

[4] 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M].冯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5] J.R.R.托尔金.霍比特人[M].吴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6] J.R.R.托尔金.精灵宝钻[M].邓嘉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魔怪托尔金
语文学家的美人鱼:托尔金的学科拯救之路
勇闯魔怪岛
小魔怪要上学
我战胜了“小魔怪”
逆天!《指环王》里所有语言都是托尔金造的吗
Literary Mysteries: Did Tolkien Really Create Entire Languages for His Books?文学之谜:所有语言都是托尔金造的?
英美托尔金研究的第二、三波高潮
托尔金的美学思想探析
《魔戒》原著作者托尔金将出传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