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千袆
摘 要:“澄怀味象”是魏晋南北朝画家宗炳①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美学思想,本文试图从这一理论出发研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澄怀味象”;自然山水;生活环境;环境设计
1 研究现状综述
有关宗炳的“澄怀味象”美学思想,在学术界内主要在分析其理论的美学价值、美学思想、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心理等方面展开研究。唐虹(2009)提出宗炳的艺术直觉思想在艺术直觉观发展史上具有创新意义。胡牧(2011)的研究肯定了“澄怀味象”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关于审美方向研究的学者还有张玉勤(2003)、姚丹(2012)和卞俊鑫(2009)。张玉勤认为澄怀味象与审美静观有一定相似性,姚丹则是从一个审美的过程来论述其丰富的审美心理意义。卞俊鑫提出澄怀味象可以启示人们对客体进行欣赏从而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追求。刘德艳主要研究了“澄怀味象”的美学价值。潘哗分别 对“澄怀味象”理论的哲学基础、审美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综上可以看出对于宗炳的“澄怀味象”的研究主要是阐述这一理论对于美学方面的影响,相关学者的研究都离不开自然山水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并没有具体地谈到“澄怀味象”对人们追求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主要阐述“澄怀味象”对人们追求生活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这一理论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启示。
2 “澄怀味象”对人们追求生活环境的影响
2.1 “澄怀味象”:人们对自然生活环境的追求
“澄怀味象”是宗炳提出的美学思想,在书的开端写道“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在这里,澄怀指的是“贤者”所具有淡泊,虚静的心境,“象”则是指具有审美形象的自然山水,有“贤者”的心境和自然山水从而产生了审美关系,即“味”,是一种审美享受,是精神上的愉悦。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人们用自然山水比喻人的道德品质,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走向大自然,欣赏自然本身的美。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重视自然之美,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山水以行媚道,而仁者乐,不以几乎?”山水用自身具有的“形”来显现“道”,从而形成一种美,使仁者“乐”。人们通过欣赏自然山水品悟出自然之道,宇宙万物之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一思想推动着人们在追求生活环境的时候更倾向于自然山水式的世外桃源。
2.2 “澄怀味象”:诗歌中体现的自然山水之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于自然山水的偏爱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显现出来。左思在《招隐》中写道“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未必只有弦制和竹制的乐器才能发出美妙的音律,在山水之间也可以聆听大自然的音乐。左思肯定了自然本身具有的美。谢灵运在《登池上楼》中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对自然景色的声音、颜色细致地描绘,更体现出来自然山水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人们为了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往往会向往生活于自然山水之间,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正是显现出人们对生活于自然山水之间的向往。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便享受着自己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欲辨已忘言。”在诗句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他悠然自得的心情,更能够看到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2.3 “澄怀味象”:园林营造多以自然山水为主
人们以虚静的心胸来面对山水,从而领略到自然山水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思想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環境的追求。正是因为这种对山水的强烈情感,对生活于山水之间的向往,文人士大夫们把对自然山水的情感通过诗歌抒发出来,并通过营造自身生活环境来实现,也就是寄托于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多趋向于对山水自然的欣赏,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景观来进行园林的营造,从而达到自己对生活在自然之间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谢灵运在建造自己的园林之时,根据园址周围原有的自然景色来进行修建,使其园林的景观自然并富有生机活力。谢灵运的山居幽静典雅,远世间纷扰,近山水之乐,充分体现出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士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偏爱使得他们的园林不断发展并影响着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如著名的华林园,虽然保持了皇家园林的辉煌与气派,但还是融入了士人园林的风格特点,既具有帝王之气,又有自然山水景观之美。在寺观园林的营造上,也深受文人思想的影响。寺观园林一般选址在靠近自然山川的地方,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在园林的营造方面以自然山水为主进行营造。“处于城镇中的寺庙园林,通常效法自然山水,其布局方式和手法类似于私家园林二处于山林中的寺庙园林,则结合所处之地的环境,在保留其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达到寺庙与自然相融合的效果,”由此可见,寺观园林也与士人的私家园林一样,以自然山水为主,旨在寄情山水,获得精神享受。
3 “澄怀味象”理论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启示
上节谈到,澄怀味象说的是,人必须有一个虚静空明的心境和审美的心胸去欣赏自然山水才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接下来将要谈到“澄怀味象”给予现代环境设计的启示:在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应该怀有一个审美的心胸,须怀着超凡脱俗的心境来进行艺术创作,也就是环境设计,这样才能使环境成为一个审美的形象,居住者才能得到一个审美享受,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艺术创作需要一颗平淡的心,需要的是心无旁骛,若你心中不能做到超越世俗,没有虚静的心境来进行创作,那么你所做出的东西也是不符合审美需求的,无法给予人们精神寄托。现代环境设计者需要有这种心境来进行设计。设计者首先要做到“澄怀”,才能设计出“象”产生“味”,即设计者需以空灵淡泊的心境去品味自然山水,把自然山水的“象”应用于环境设计上,使设计出的环境也成为审美形象,这样居住者才能通过欣赏审美形象来获得审美享受,即精神愉悦。城市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巨大压力,他们需要一个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来获得轻松和快乐。正是因为这种需要,设计者们要创作出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而“澄怀味象”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正是设计师们在环境设计中应当注重的和运用的。
4 结语
“澄怀味象”理论把自然山水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人以淡泊的心境去欣赏自然山水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思想不断加深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同时影响着人们对自然山水式的生活环境的追求,并启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需用超凡脱俗、虚静空明的心境来进行设计,才能真正设计出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环境。
注释:①宗炳(375年~443年),字少文,南涅阳(今河南镇平)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宗炳(南宋).画山水序[M].中国画论类编.
[3]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77.
[4] 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5] 姜智.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 王毅著.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天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