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着单拐创伟业高擎火种燃希望
——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董事长高民纪实

2016-07-06 09:14中慈
慈善 2016年3期
关键词:吕梁市残疾残疾人

● 中慈



拄着单拐创伟业高擎火种燃希望
——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董事长高民纪实

● 中慈

2009年5月,被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证书;

2009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证书;

201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1年8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一位左下肢残疾的人,凭着自身坚强的毅力,靠知识改变命运,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为体现人生价值,为残疾人做些实事,他历经坎坷,先后创办了残疾人煤焦公司、大众服务公司、学校、企业。他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为广大残疾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食其力、自强不息、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民,男,1967年12月生,山西省柳林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吕梁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董事长。

在浩浩黄土高原、巍巍吕梁山上,人们传颂着一位残疾人的感人事迹:他是一名靠着拐杖行走的肢残人,却没有向命运妥协,靠着自强和勤奋,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为人师;他是一名颇有才气的美术教师,却不囿于固步自封,敢于搏击商海,办起了自己的企业,成为一名商人;他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却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毅然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私立的免费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为各类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他自强不息拄着单拐开辟事业新天地的精神,他无私奉献高擎火种点燃残疾生命希望之光的义举,感人肺腑、可歌可泣。他的事迹被中央及省内外各大媒体报道后,成为了新时期残疾人自立自强及“捐资助学、回报社会”的一段佳话。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肯定了他的成绩,一项项褒奖的荣誉给了他巨大的鼓舞和动力。

他,就是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董事长——高民。

不向厄运低头 靠知识改变命运

高民在6岁那年,因一场腿病无钱医治,造成了左下肢残疾。父亲为他准备好了钉鞋机、缝纫机,希望他尽早学习钉鞋、缝纫技术,将来靠这活计求生存、谋出路。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多少次他望着钉鞋机发呆。正当他在人生的岔道口苦闷迷茫时,“两本书、一场电影”给他点亮了明灯,使他懂得了奋斗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他在看了哥哥给他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生命的支柱》两本书,看了一场反映埃及盲人奋斗成音乐家的故事片《黑暗的光明》后,他明白了残疾人是可以靠自强不息,用知识、靠自信和奋斗改变人生命运的。此后,那些书籍、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为他树立了一生的榜样。后来他到一个木器厂学做木活,做工之余,拿着木工铅笔写写画画,开始对画画产生了兴趣,便着了迷般地喜欢上了绘画。终于,他的面前出现了曙光,他的画受到了周围人们的赞美和有关专家的认可,一幅《昭君出塞图》感动了许多人。他被调到吕梁市离石区一所小学任美术教师,第一次凭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不久,高民做出了到高等学府深造的决定。同事们知道了都讥笑他是异想天开。但是知识已经使他成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他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当别人尚在酣睡时,他已经伴随着天边的启明星挥笔作画了;晚上,当校园一片寂静后,只有他的窗前灯光辉映。为了练好人物素描,他暑期不回家,残疾的身躯整日出现在农村郊野和城市菜市场。从日出到日落,他身边总有不少人围着看他画。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他曾数次背着画夹,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严寒酷暑,单骑赴陕北采风。黄土高坡的苍茫,陕北农民那饱经风霜的脸,使他的画面更深沉,也更感人。1985年,他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次曙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山西大学艺术系,如愿迈进了他心仪已久的高等学府大门,一时间在当地引发轰动,成为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

大学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勤奋学习的他进步很快,绘画屡见报端,其中作品《苦恋》在山西画报上发表并获奖。

不畏挫折失败 立志扶助残疾人

有了固定的工作和心爱的艺术后,高民没有把自己的幸福关在小屋里,他认为自己必须做点事,尤其应该为和自己同样残疾的人做点事。“只有挣钱才能帮助他们”这是高民当时的想法。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艺术优势,开始承揽装修工程。下广州、闯深圳,上过当、受过骗,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挫折。为了追一笔欠款,他曾独自驾驶着对方抵账的旧车从几千公里外冰天雪地的哈尔滨驶回吕梁,几乎命丧异乡。这期间他曾帮助过无数的残疾人,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他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欣慰。但他也渐渐感到自己这样做只是杯水车薪,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解决他们就业,于是,他在1995年创办了吕梁地区残疾人煤焦有限公司,安排了30多名残疾人就业。两年后,他又创办了吕梁地区大众服务公司和残疾人墩布厂,这样他的公司先后容纳残疾人近80人。看到原来衣食无靠的残疾人在自己的公司里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高民感到这才是他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天有不测风云,正值高民的事业迅速向前发展的时候,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原材料短缺等困难。尽管高民殚精竭虑,但到2000年,他苦心经营起来的残疾人团队还是解散了,但是他要为残疾人办实事的想法却像火苗一样始终没有熄灭,他咬牙挺着,摸索着,思考着……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来吕梁考察扶贫攻坚工作时,专门接见了他,为他亲笔题写了“自强不息、造福社会”八个大字,他捧着胡书记为他题词并合影的照片,一个人驾车回到老家那滚滚的黄河边上,望着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黄河,他心潮难平,久久伫立:“我决不能辜负党和政府的希望,一定要为吕梁的残疾人找到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他发誓要让天下所有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都能超越残疾,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惧艰难险阻 敢为人先创伟业

多年的打拼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仅靠输血式的扶残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生存发展问题的,要从根本上使残疾人自立自强,必须让残疾人接受教育,学会一技之长。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引下,他有了创办一所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的念头……

创办民办特殊教育在吕梁山是首例,审批难、找场地难、筹资更难。他求过人,落过泪,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朴素执着的念头支撑着他克服了重重困难,那就是“不让残疾儿童像自己一样的痛苦,要在生命的废墟上播种希望”。

为了建设好学校,高民从图纸设计到施工质量,事无巨细,样样亲自把关,经常吃住在工地,五层的教学大楼,他拄着拐杖一层一层地上下,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检查。学校规模大,标准高,一切都按国家最先进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来,一切都着眼于百年之计。在建设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后,他把家里能卖的家当都卖了,亲戚朋友能借的地方都借了,年仅12岁的儿子把积攒的压岁钱也交给了父亲。然而资金的压力依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时他昔日生意上的朋友找到他,主动提出愿投资一百万元,条件是入股分红,高民断然拒绝了。他说:“我从办学的那天起就没有想到要赚钱,如果不投资办学我的钱是很充裕的,但我就是想为残疾人办点好事。”还有人愿出几十万租金,租学校的一层楼,高民也没有答应,他希望校园真正成为一片充满和谐的净土,真正成为残疾人成长的摇篮。

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自2004年9月19日主体教学楼奠基,到2005年10月20日第一批新生带着灿烂的笑容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现在一座现代化的特殊教育综合型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屹立在吕梁大地,累计总投资达5000余万元,在校生474名,教职工113人。而且,凡是来学校就读的学生一律实行“三免”,即免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簇拥在470余名残疾孩子中间的高民终于圆了多年的梦想,脸上绽开幸福的微笑。

高民说:“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学好技能,拥有自信、自强不息、享受人生。”他希望更多的关于残疾人的痛苦和无奈在他的视野里消失,他将在办学的基础上,创办校办企业,以学校为龙头,校办企业为基地,孤儿院、福利院为两翼,努力营造残疾人学有学校、劳有工厂、疾有医院、穷有福利这样一个和谐的类似大同社会的助残模式。

2009年、2012年学校分别创办了校办企业——吕梁市德善残疾人福利制衣有限公司和吕梁市德善残疾人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现已安置毕业生就业100余人;2010年成立了吕梁市聋儿语训中心,现在接受语训的残疾儿童有20多人,真正使学校成为集“康复、教育、职业培训、就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

这是多么宏大的设想、宏伟的抱负啊。看着高民那张真诚、灿烂、自信的笑脸,我们忽然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他勇敢地向宙斯挑战,历经千难万险盗回火种,终于使人类重见光明。现在高民以办学为火种,在生命的废墟上播种希望,点燃了残疾生命一盏盏希望的明灯,他不正是吕梁残疾人心目中的普罗米修斯吗?◎

猜你喜欢
吕梁市残疾残疾人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吕梁市土蝗发生趋势预报
吕梁市科协举办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 同时吕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单位挂牌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