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莉
摘 要:幼儿具有好动、爱美的天性,他们喜欢唱歌跳舞表演、涂鸦画画剪贴,以音乐、美术审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能满足幼儿这方面的认知心理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就强调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应“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多种多样的审美表现形式。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种表现形式;审美
在本文中“多种表现形式”特指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多种表现手段和方式,主要包括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如,音乐领域中不同形式的唱歌、跳舞和美术领域的不同用材和表现手法。下文就从多种表现形式在幼儿艺术教育应用中的依据展开。
一、艺术教育的取材和表现形式的选用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
来自于幼儿生活之中可以被利用的艺术教育素材内容丰富、林林总总,可以被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种类繁多,但并非所有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都符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发展需要。《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强调: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三个原则,即“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由此我们认为,在选取幼儿艺术教育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时,教师应充分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幼儿能够凭借已有的审美基础和经验去理解、感悟、欣赏美好的人、事、物,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和爱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并能引发他们积极情感体验的内容以及他们能够掌握的表现形式和技能技巧,充分认识、判断、尊重和把握好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审美基础和需要,切实贯彻《纲要》强调的三个原则,这样才能引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浓厚兴趣。
二、多种表现形式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必须借助富有浓厚艺术气息的环境
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中说过:“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画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显然,人的艺术修养只有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也强调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显然,在开展多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时,创设适宜于幼儿审美需要的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她的教育中把“给幼儿提供准备好的教学环境”作为其核心思想。她强调教师应成为环境的准备者、保护者和管理者。所有的环境创设都必须是在幼儿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它既是用来幼儿欣赏的优美环境,又是激发幼儿自由创造的乐园。因此,应将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环境中充分体现出来,努力营造一个能让幼儿充分欣赏美、感受美的环境,以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启示幼儿的审美兴趣和艺术创意。
三、多种表现形式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根植于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教育家乌索娃曾说:“正确地组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就意味着正确地教育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游戏时的各种相互关系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教育过程,正因为儿童在这里不是学习生活,而是过自己的生活。”《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指导要点”也强调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由此可以这样理解,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游戏,在活动中他们边模仿边探索实践,在获得情感体验和经验的同时,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发展了创造性能力和潜在的艺术智慧,因此活动就成为他们实现审美情趣发展和艺术表现能力提高的基础。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能力和发展需要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时应善于发现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点,正确把握幼儿的审美基础,从而有效指导幼儿掌握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切实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艺术表现是需要一定的媒介和技巧的。开始时,教师应该允许幼儿尽量自然地去探索其表现媒介,然后通过仔细指导,为创造满意的表现效果而提供接触技巧的机会,最后,在幼儿有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和目标意识之后,让他们去接触伟大的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去研究与模仿。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