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莼
摘 要: 新课标非常重视对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以此打造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体验。
关键词: 数学资源 有效利用 课堂教学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确实,现在代数学要求我们以数学的眼光看待我们生存的世界,孩子们不仅仅是生搬硬套地运用课本上的公式,而是要先在大脑中对所学知识有个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解决课本上和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让老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放松。
一、 情景描述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1页内容。
2.学习目标:通过“综合与实践”栏目,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深刻认知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即C=πd=2πr。
3.教学难点:在学生不了解圆周长计算方式的情况下,怎样引导学生顺利找到圆周长与直径或者半径的数量关系,从而切入π的数值,让学生理解圆周长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评析:通过了解课堂内容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按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内容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 课堂设计
1.准备教学道具。类似圆形,且可直观看到,容易测量,例如乒乓球、弹珠(小于乒乓球)、校园的树木等。辅助工具:卡尺、细绳、直尺。
2.课堂导入。课堂开始老师拿出乒乓球提问学生道具的形状,把球的圆形形状引入学生思维,当学生不约而同讲出乒乓球圆形的形状后,问孩子们校园里大树的树干是不是也具有圆的特征。之后提出实践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好奇心,把课本中理论性强的内容转化为生活中可以直观考究的案例,通过学生实践,找出应该得到的结果,这样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分析研究
让学生掀开书本,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内容,思考与圆的周长大小相关的数值。然后拿出准备好的道具,如乒乓球、弹珠(小于乒乓球)、卡尺和直尺。
1.让学生参与测量乒乓球和弹珠周长的实践中,利用白纸一张,将乒乓球和弹珠分别在白纸上滚动一周,然后分别用直尺测量出乒乓球和弹珠滚动的直线距离。得到结果乒乓球滚动的长度肯定大于弹珠滚动的长度,问学生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乒乓球的滚动长度比弹珠滚动的长度更长,引导孩子往球的大小(也就是圆的大小)方向思考, 得出直径的大小决定圆的周长的大小。
2.然后用卡尺分别卡住乒乓球和弹珠,分别得出两者直径或者计算出半径的数值。将数值列进书上表格中,让学生讨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或者圆的半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圆的周长大约是圆直径的3倍多,是圆的半径的2倍多。从而引出圆周率π的准确数值:π=3.14.
3.带领学生到校园大树下,让学生用细绳围绕大树绕一周,然后用直尺测量出来大树树干横截面的周长,提问学生大树树干横截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此时学生会自动根据测量乒乓球和弹珠的周长及直径推算大树树干横截面的直径和半径。
4.学生回到教师,让学生计算自己大腿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让每个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深刻理解圆的周长与直接或者半径的关系,熟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2πr。
评析:数学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原理,逻辑的缜密会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疲劳,所以很多学生会感到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老师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原理探究中,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空洞的理论和公式不宜被小学生理解。我们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更为直观接触到数学内容,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挖掘公式之间的潜在关系,学生对此类课堂内容的记忆也会加深甚多。
四、课堂总结
优秀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在课堂设计方面,我们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特别是在小学时代,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自我探索能力及实践能力。本节课的特点很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和开发。
1.转变老师角色。本节课老师从以往的教育者变身为引导者,一步步“诱导”学生往课堂内容方面靠拢,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找出数学内容,进而又引导学生参与温习,即计算自己大腿的直径,加深学生的理解。
2.直观化教学。本节课如果单纯利用教科书上面的圆形图形等解释或者按照课本测量,收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准备相关道具,让书本上的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3.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测量乒乓球、弹珠、树干横截面、自己大腿周长都让学生深入实践,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中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得数学课堂可以丰富多彩。通过实践,也让学生体会到常规数学的公式或空洞的理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得以验证的,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自我实现欲望,学习效率自然较高。
4.逻辑教学,注重数学教学理念。逻辑是贯穿数学的始终,是数学的精神所在,本节课很好地利用了逻辑教学理念,通过环环相扣,前呼后应有疑问变为确认。在课堂中老师很好地运用了学生心理学,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投学生所好,把数学知识融入实践生活,达到数学思维软着陆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