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涛
简力终于下决心离开了他工作七年多的税务局,跳槽到一家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税务经理一职。这个Offer相比几年前就已经跳槽的同事们,无论在待遇上还是级别上,都已经贬值了——前几年,像简力这样的税务官,到企业的年薪是30万起,现在只能打对折。
简力并不是第一个离开税务局的人,中国的税务部门正迎来最猛烈的一波离职潮。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资历开始贬值。税务官的自由流动也打破了专业税务力量在商业界和政府系统间的平衡,一场新的博弈拉开序幕。
经济压力
“公费医疗没有了,养老金改成了自费缴纳社保,税务局的收入在减少。”简力说。经济压力之下,升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2009年,意气风发的简力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北方一座中等城市的税务局。前三年,他一直处于业务知识学习阶段,不过已经开始直接面对1000多家企业,他觉得自己是有机会一展宏图的,尽管每个月工资才3000块。
三年间,简力所在单位已经有不少人离职,原因是非业务方面的加班成为常态,让大家疲于奔命。但简力认为这是个机会,前辈们的离开会空出更多职位,也能让他拥有更多的升迁机会。
但升迁的步伐永远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直到简力产生离职的想法前,他全部月收入也只能达到6000多元的水平,手头始终拮据。
离开的决定是2015年做出的,那一年,简力当父亲了。
简力的同事张海比他早一些离开,这位资深税务官已经在系统内工作了17年之久,但新工作的薪资也仅比简力高出一点点。回顾起自己做离职决定时的心态,张海说,税务系统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当收入待遇和地位与自身才能不匹配时,离开几乎是必然选择。
打破平衡
实际上,离开税务系统的不仅是基层官员,省级税务局乃至税务主管部门,这几年都有不少优秀人才离开。他们的价值在于更了解税务规则的变化,了解政策的制定规则。他们的加入,会使税收中介和企业更加熟悉政策和征管时的宽严尺度。
“前几年,税务局出去的人员少,力量对比的优势始终都在税务局这边,现在正在向着中间甚至另一端靠近。”张海回忆说,不少专业税务官员离职后,都去了国际税收中介机构和大型企业。离开的都是业务能力不错的人才,因此才会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或企业相中。
为解释其中的微妙关系,张海做了一个比喻。他说,如果把税务管理比作一场足球比赛,其中有三方参与人员:税务局相当于裁判,制定解释执行规则;教练代表中介,充分学习理解规则并指导企业;企业则相当于球员,要学习和吃透规则,并且明确规则的尺度有多大。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负责征管的税务部门和征管对象之间更像是猫与鼠的关系——企业希望少缴税、多避税,税务部门则力图增加税收收入。但张海更愿意正面理解这层关系,他认为,税务官员加入企业和税收中介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加强企业和税务局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此前企业和税务系统之间经常发生的互不理解甚至矛盾,会有效得到缓解。
但税务官做出离开的决定并不容易。张海称,即便是好的裁判,想下场踢球还是很难的,而裁判退役后变教练,这之间的跨度则相对较小,这也是大多数税务官员首先选择去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锻炼”的原因。
“但这两年离开的同行太多,即便在‘四大,也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顺利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offer。”一位不愿具名的税务官员说。